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实力操纵和控制别人的行为,谓之“霸权”。本文所说的“话语霸权”就是指教者凭借他在教学中绝对的主动地位和支配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的学校德育中,德育教师独霸话语权力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德育教师完全操纵课堂的话语权利,还是对学生课堂话语权利的假性赋予,都无一例外地为德育教师强势话语的产生和持久存在提供了温床.德育教师话语的膨胀和学生矢语的现象,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健全个性的发展,背离了道德教育的初衷,其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权威的异化和知识本位的价值追求是德育教师话语霸权产生的重要原因.要消解德育教师话语霸权,教师要还学生话语表达的权力,师生需走向平等交流对话,实现经验共享.  相似文献   

3.
所谓"话语霸权",就是在表达某个观点时具有一定的控制权或操纵权。拥有"话语霸权"的人,通常用居高临下的架势、绝对权威的姿态和说一不二的语气,试图向受众灌输某种理念,强迫他人接受。采用公开示范课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对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推进新课程改革走向深入具有重要作用。但时下一些公开课研讨活动中的"话语霸权"现象,使公开课在公开的场合得不到"公开"的评述和探究,失去了公开课应有的意义。下面结合近期本人经历的一次高中新课程公开课活动,就"话语霸权"问题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古代中国的道德教化是指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社会具有愚民性质的道德教育。道德教化主要是封建专制话语霸权下的一元道德价值和话语的不可通约所致。话语霸权是整个封建专制社会实施愚民教化的主要手段。统治阶级对话语的控制 ,促使封建话语权圈的形成 ,由此构建了统治阶级和平民大众之间无形的两套话语系统 ,从而随心所欲的“化民成俗” ,并抑制其他道德观念的影响。要消解话语霸权下的道德教化关键在于摧毁封建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5.
在这个交际社会里 ,话语霸权显得特别重要。掌握了话语霸权 ,也就有了说话的资格。《省长与画家》中 ,省长、秘书、厅长、院长等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话语霸权的人 ,尽管他们话语霸权之“权”有大小之别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 ,那就是“有权不用 ,过期作废”。而话语霸权之所以往往奏效 ,主要源于人们的“官本位”思想。中国自古便有“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说法 ,所以投长官之所好似乎已成为屡试不爽的“护官符”了。看看文中秘书、厅长、院长等人的所作所为 ,已是不言自明了。拥有话语霸权的人 ,一方面随时将自己的话语霸权发挥到极…  相似文献   

6.
话语霸权的建构经由言论,辩论和修辞获得。后结构主义语言学关注话语的解构作用,强调“去中心化”,挑战并剖析主导话语霸权。结合后结构主义与话语霸权理论,剖析了美国国会与行政部门中国委员会(CECC)2010年年度人权与法治报告英文版的涉华话语霸权建构模式。研究显示CECC通过词汇的重复、被动语态、对偶、对照、头韵、拟人等语言和话语手段,把中国政府置于话语低地,制造单方话语霸权。CECC涉华话语霸权建构模式应引起我国的重视及警惕,但仍具一定价值,可作为我国政府建构国际话语主动权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伍志贤  伍剑婷 《师道》2010,(9):31-32
所谓“话语霸权”,就是在表达某个观点时.用居高临下的态势、说一不二的语气、绝对权威的结论,先向受众灌输某种意念,强硬接受.先人为主。细细斟酌话语霸权的含意,发现教师有可能是“话语霸权”的使用者。究竟现实课堂教学中教师存在哪些话语霸权的现象,学生有何感想与感受?  相似文献   

8.
缠足产生于偏爱小脚的审美话语霸权之下,而放足则在政治话语霸权之下艰难前行,话语霸权在缠足放足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放足或禁止缠足上,男性审美话语霸权没有形成,而急切依赖政府的行政命令,反观缠足却很少有政府的参与,几乎完全由于男性的审美偏好而盛行,封建礼教等只是挟持缠足为己所用而已.不管缠足还是放足,都是积弱的男性话语霸权任意驰骋之场域.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教育中,话语权对教育和教学模式影响较大,话语者的意志力渗透到学校的各个领域中形成话语霸权,共同的期待行为是“利益”和“暴力”的语境生成,对教育教学环节进行话语形式的控制是“利益”与“暴力”的表现形式,制定教育活动中的话语权是实现话语者意志力需求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话语霸权进行重新解构和建构。解构:从了解话语霸权的背后隐藏着的复杂的权力关系这个社会学本质入手,探明其表现(显性话语霸权和隐性话语霸权),其危害(失语现象和师生交往关系的异化),并对话语霸权现象进行重新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话语霸权进行重新解构和建构。解构:从了解话语霸权的背后隐藏着的复杂的权力关系这个社会学本质入手,探明其表现(显性话语霸权和隐性话语霸权),其危害(失语现象和师生交往关系的异化),并对话语霸权现象进行重新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12.
运用语言学话语分析的视角和方法,探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权运作方式和话语霸权实现路径。教师的话语权主要表现在"话题掌控、回合结构、话权分配、话权移交"四个环节上,并由此对课堂对话进行导引和调控,这四个方面控制过度、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形成教师课堂上的话语霸权。教师在课堂上既要用好话语权力,又要谨防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13.
话语霸权表现为语言的专制与保守。教师话语霸权压制了学生个人化的理解和追求,对学生语言和思想进行着控制。改变这种现象的主要方法是调整教师课堂的角色,使其成为组织者与设计者、参与者与督导者、激励者和协调者。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白--话语霸权,并剖析了教师话语霸权产生的根源及其危害.为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试图在教学活动中建构师幼之间的对话.在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体现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其次,要创设平等的师幼关系,促使师幼之间走向对话.  相似文献   

15.
话语霸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失去亲和力和感染力,从而失去实效性的重要原因。其深刻根源在于教师的本位思想。马克思主义不需要话语霸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终结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16.
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霸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话语霸权现象,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话语权的合理分配与平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低效的重要原因,必须时话语霸权进行解构,实现平等对话和话语共享,克服教师权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走向生活世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方式,天然具有对话的教育意蕴,然而,当前大多数课堂提问成为教师话语霸权产生的高发地带。提问中的教师话语霸权表征为话语滥用,话语偏见和话语专断。消解教师话语霸权,需要回归课堂提问本身。从提问的实践形态来看,需要达成师生双主体的话语共识.建立和谐的话语氛围以及形成理性的对话交往行为。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中的话语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话语和权力有着密切的联系,话语是权力的表征,权力搭载话语实施控制。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言说并以独白演说的方式言说着“成人世界”,用单一的声音制造着自己的话语霸权,而学生却保持沉默。课堂教学中的“共声喧哗”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是双方共同的责任和追求,因而必须:重构言语环境,消解中心;激活主体意识,加强对话;关注“弱势群体”,用心倾听。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的课堂世界中普遍存在着话语霸权现象,教师话语霸权的产生是教师权威和异化的师生交往所导致的,因此期望通过重构课堂生活、淡化教师权威以及实施对话教学来实现从教师话语霸权向师生平等对话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所在,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间话语系统的信息传递,从“教育者树立平等观念”“话语内容富有时代性”“话语主体共享话语权”三个方面诠释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新”话语体系的诉求,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话语体系的构建,并给出“充分运用学术话语,厘清话语内容”“注重贴近生活实际,满足学生需求”“坚持主体平等权利,消解话语霸权”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