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璐 《数学小灵通》2008,(11):29-30
昨天的数学课上,我们班学习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书上介绍的方法是先把圆剪拼转化成长方形,再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我觉得这种方法很有意思。晚上做完作业,我就找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读了《数学小灵通》第三期上的“我学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一文,文中把圆经过剪拼转化成三角形和梯形,再利用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那么,有没有其它推导方法  相似文献   

3.
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 ,是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圆面积公式”的教学中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  师 :这是一个圆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圆的面积 ,请同学们联系前面一些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 ,怎样才能计算圆的面积呢 ?  生 :可以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一种图形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 :对 !让我们利用手中的教具来帮助我们的学习。  师 :这是一个什么图形 ?  生 :圆形。  师 :我把它平均分成了 16份 (其中有 1份平均分成了 2小份 ,补在两边 )。大家想想 ,能不能把这个圆拼成一个近似什么形状的图…  相似文献   

4.
问题:学生怎么会忘记公式的推导过程? “圆面积公式”的经典推导思路是: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将其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最后根据长方形与圆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趋于多样化,即圆不仅可以转化成长方形,也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纵观这些方法,不管将圆转化成什么图形,推导原理却是一致的,概括成6个字就是:先分再拼后推。  相似文献   

5.
一说教材分析圆的面积【人教版第十一册(六年制)教材】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学生解决生产和生活中有关圆面积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计算的基础。教材首先指出圆面积的概念,然后直接提出如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的问题。学生在学习求直线图形面积时,已用过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师生共同实验、运用逐步逼近的方法,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再通过例3加以运用。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学习目标:1.圆面…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学生怎么会忘记公式的推导过程?“圆面积公式”的经典推导思路是: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将其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最后根据长方形与圆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趋于多样化,即圆不仅可以转化成长方形,也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纵观这些方法,不管将圆转化成什么图形,推导原理却是一致的,概括成6个字就是:先分再拼后推。值得深思的是,尽管广大教师强调推导过程,也确实让学生动手剪拼圆了,然而过多少天后,学生记忆深刻的竟是公式,至于推导过程早忘得一干二净。难怪某教…  相似文献   

7.
张滨 《黑河教育》2002,(2):24-25
课题:圆的面积 目的: 1.使学生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圆面积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3.渗透极限思想,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难点:学生自己推导、总结圆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用较准确的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科室要求我给全校教师提供一节生态教育展示课,力求体现我校生态教育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拿出教材一看,发现教学进度正好是“圆的面积”,头脑中立刻呈现出清晰的教学程序:复习已知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方法,使学生感知未知化已知的学习思路,进而引导学生将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利用等积变形的方法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学习"圆的面积"时,在经历了把圆剪拼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没有停留于此,又演示了把一个草绳编织的茶杯垫转化成三角形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思考,自己结合这样的转化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既加深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的印象,又强化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当时就有一个学生提出他用另一种方法把圆转化成了三角形,从而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虽然他的方法不够成熟、不够完善,但我很赞赏这种勇于  相似文献   

10.
学习"圆的面积"时,在经历了把圆剪拼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没有停留于此,又演示了把一个草绳编织的茶杯垫转化成三角形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思考,自己结合这样的转化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既加深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的印象,又强化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当时就有一个学生提出他用另一种方法把圆转化成了三角形,从而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虽然他的方法不够成熟、不够完善,但我很赞赏这种勇于思考、举一反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一、圆的周长和面积甲、教学重点:求圆的周长和面积。乙、教学难点:圆面积、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丙、基础知识教学要求: 1.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 2.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的公式。 3.懂得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圆的面积》。教学目标1.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进行圆面积计算。2.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转化的思维方法,经历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渗透极限的思想,初步体会知识间转化的神奇,体会数学的美。3.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交流能力。第一次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师:同学们,你们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还记得吗?生:……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现在我们先来做个思维训练。大家手…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2.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使学生初步感知极限思想。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提出 圆面积公式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公式的推导也采用转化方法。大致的步骤是:先把圆等分成若干个扇形,拼成近似长方形,然后依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得到圆面积计算公式。但是,教学实践表明,限于课堂教学时间限制,运用常规教学手段教学,难以使学生想出应该如此分割、拼补,从而归纳为已学过的求长方形面积的问题;难以让学生确信拼成长方形的面积和原来圆的面积相等;也不利于学生在学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同时,进一步领会“转化”这一重要的思考方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尝试运用电教手段,对改进圆面积教学进行了一次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15.
傅嵘 《江西教育》2002,(5):31-31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科书“圆柱的体积”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取出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瓶):谁能告诉老师,老师手中拿的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瓶子?生:是一个圆柱。师:这节课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圆柱的体积。现在,先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把圆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它的面积的?生(在学生回忆和同桌相互议论后):通过先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师:那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生1(讨论后):如果能把圆柱也像圆那样转化成我们已经…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十二册圆柱的体积(P36-38例4、例5,练习1-2题)。 二、教学设想 先通过让学生回忆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时,是怎样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的,再提出圆柱能否转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求出它的体积。其重点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理解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重在应用。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知识结构,设计上应着重考虑如何用计算机、实物展出台等电教手段优化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也结合学具操作等传统的教学手  相似文献   

17.
“圆的面积”一节教学体会民勤县教师进修学校周友文关于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材是通过把圆割补为一个曲边长方形,然后用极限的思想,以“直”代“曲”,得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对于无限的概念,极限的思想,小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因此,在数学教材中:所拼成的曲边长...  相似文献   

18.
圆的面积这节教材主要是讲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圆面积的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求圆的面积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在学习本节知识时,学生容易出现这样几个问题:一、常把半径的二次方当作半径×2,混淆圆面积与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二、当已知直径或圆周长求圆面积时,不能熟练、灵活运用公式;三、对圆面积单位难于理解,往往与圆周长单位混为一谈。针对这些问题,我觉得教学时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圆的面积》。教学目标1.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进行圆面积计算。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中,出现了"圆面积=?cr"的公式.再用2πr代替c,便得"S=πr~2"的计算公式.公式S=?cr表明,圆面积与一个以圆周长为底、半径为高的三角形等积.只要我们证明这样的三角形和圆等积,就能根据三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