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的实现有赖于政府相关部门对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加分政策作为教育政策的一种,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出现了象征执行和附加执行等问题,严重地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要实现教育公平,可以从政策科学性、政策监督机制和政策执行人员等方面对加分政策执行进行分析,逐步改善加分政策执行的效果,以期待进一步的教育公平,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教育政策制定程序的公平是影响教育政策公平的因素之一。对于教育政策制定程序而言,利益相关者参与教育决策是教育政策程序公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素,因此,利益相关者缺席则是影响教育政策程序公平的重要因素。要提升教育政策公平性,理应从教育政策制定程序入手,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度,以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已成为我国社会热点问题,教育公平问题产生于教育政策,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应从教育政策入手。公平问题属伦理学范畴,对教育政策进行分析、研究理应运用伦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由于应用伦理学的迅猛发展,采用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教育政策进行伦理分析研究是现实的需要;另外,教育政策本身蕴涵着伦理性(最重要的是公平性),教育政策研究也应该注重其伦理性的重要一面。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校招生政策是一种公共政策,而所有公共政策均有其政治旨趣,即追求社会公平。但是,从现实看,无论在何种文化下,社会公平作为高校招生政策的政治旨趣难以在政策中得到充分体现,教育领域中的公共政策尤为如此。究其原因,在于高校招生政策一方面是公共政策,但另一方面它还具有教育属性。在教育视野里,高校招生政策应追求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应以教育中的"应得"为表现。教育中的"应得"不是仅仅依靠外部行政力量的"给予",更重要的是"应得者"具有教育应得的"资质"。这些"资质"具有教育学意义,而不具有社会学意义。教育通过另外一种形式服务社会,而不是以牺牲教育本质为代价。寻找教育政策中的政治旨趣与教育诉求的平衡点是高校招生政策有效性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教育政策的有力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推进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政策执行过程就是将政策的抽象规范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解释、组织和实施是政策执行中三种最为重要的行动方式。其中解释为政府推进教育公平奠定了思想基础;组织为政府推进教育公平在组织机构和策略上做好了准备;实施则从执行机构提供服务、设备和经费的角度为政府推进教育公平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是国家和社会追求的价值观.与普通教育相比,我国特殊教育政策中的教育公平问题更备受关注.本文力图从教育公平的三个环节:起点、过程和结果来讨论我国特殊教育政策中的教育公平问题,以提出完善特殊教育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实行招生收费制度改革。本文从政策影响、政策事实和政策价值方面对我国高校收费政策进行分析,认为现有收费水平偏高,对教育公平产生了消极影响。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发展重要基石,教育政策的首选价值应是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国家和社会追求的价值观。与普通教育相比,我国特殊教育政策中的教育公平问题更备受关注。本文力图从教育公平的三个环节:起点、过程和结果来讨论我国特殊教育政策中的教育公平问题,以提出完善特殊教育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考加分政策建立在不均等的教育资源上,在制定过程中缺乏制约且在实际操作中难以量化,导致考生在实际中获得加分的不公平。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类别的加分政策进行统计和分析,指出高考加分政策在制定时应该坚持公平原则,增加透明性,并在执行中通过法律、行政问责等方式加强监管,确保能够有效发挥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及对弱势群体的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大体经历了从阶级内权利公平经机会公平到质量公平的制度建构轨迹。在这一进程中,质量与公平的协调与平衡始终是一个难题。在当前凸显质量提升与和谐公平的整体政策诉求和制度建构中,高等教育质量公平目标的提出现实而迫切。推动这一进程需要从高等教育质量公平的各层次政策要点、多主体质量观念表达机制以及补偿性教育政策模式的生成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演变划分为优先录取、降分录取以及加分录取三个阶段,梳理了高考加分的三种论调:维持论、废除论与规范论,并对谁应该成为高考加分的对象、高考加分应以多大幅度为宜以及谁有权制定高考加分政策等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制定高考加分政策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应慎之又慎,决不可随意制定出台新的高考加分政策,理想的社会应该不存在任何高考加分政策。  相似文献   

12.
康翠萍 《教育研究》2005,26(12):56-61
学位政策是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学位自身的运行逻辑来看,一个国家的学位政策体系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学位授予权的审定政策、学位中请者的培养政策、学位的授予政策、学位质量的评价政策。其中,学位授予权的审定政策是学位申请者的培养和学位的授予的政策性前提。学位申请者的培养政策是学位质量得以提高的基本途径和重要环节,学位的授予政策是学位授予权的审定和学位申请者的培养的最终体现和实现结果,而学位质量的评价政策是以上三个方面政策实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政策教育是社会教育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决策咨询机构作为联系知识与公共政策、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不仅承担着生产政策思想和提供政策方案的功能,同时也被赋予了自身以传播公共政策知识,提高公民政策素质的重要使命。政策教育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环节。也是政府决策咨询机构职业化的基本目标之一。决策咨询机构政策教育功能的体系由政策教育内容、政策教育对象和政策教育方式等三方面构成。政策教育的价值承载表现在有利于政策思想的推陈出新,有利于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与规范化,有利于公共政策执行的规范化等。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全球的教育政策步入隐性变革时代。从全球化视角考量,教育政策发生隐性变革有其深层原因:全球化促使全球教育的本质和功能发生演变,全球化促使教育的管理理念发生演变,全球化促使教育走向国际化。在形式上,全球语境下教育政策隐性变革是在两个相反向度上突显出来的,即同质建构与异质解构的趋势并存。由于新形式的教育模式和政策的不断涌现,这两种反向趋势始终处于不断交汇融合的竞争状态。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教育政策隐性变革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民族国家对教育政策的重新阐释,民族国家对教育政策干预力度加强,教育政策时效性增强,教育政策应对意识和服务功能增强。全球化语境下教育政策未来将有四大发展趋势:第一,未来民族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将更多地依附于全球语境;第二,教育政策的制定将朝着多元化和多层治理的趋势发展;第三,未来教育政策的制定将以培养国民全球能力和终身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第四,教育政策作为民族国家经济发展的助推剂的指导作用将日益彰显和巩固。  相似文献   

15.
以2000—2019年中央层面颁布的166份职业教育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等分析软件,从政策颁布主体、政策工具和职业教育发展要素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政策颁布主体呈多元化趋势、政策工具使用过溢或不足、政策工具与职业教育发展要素契合性不高等。因此,应加强职业教育政策颁布主体之间的协作性,优化协调政策工具的使用结构,注重政策工具与职业教育发展要素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16.
The study of how policy processes shape religious education as a curriculum subject, rather than within faith schooling, is relatively unexplored. This paper applies a policy analysis perspective to an important distinction in non-confessional English religious education, which has also been adopted internationally: ‘learning about religion’ and ‘learning from religion’.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he distinction in English policy documents from 1994 is examined in the light of three main voices of influence on educational policy: neo-conservatives, neo-liberals and progressives. These changes are also analysed through three policy contexts: influence, text production and practice. Revisions to policy wording are interpreted in the light of this theory, showing the growing significance of neo-liberalism, and the nature of compromise, amendment and ambiguity. The implications for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cy, pedagogy and practice are then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创业政策体系包括开展创业教育培训,减少进入障碍,提供金融支持和商务支持,促进创业文化等内容。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创业培训有长足发展,但创业教育落后;减少进入障碍政策日渐完备,但商务支持不足;信贷政策日趋合理,但创业基金政策滞后;改善硬环境政策日臻完善,但改善软环境政策缺失。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应强化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构建创业教育新体系;优化创业促进政策,构建创业促进政策新模式;完善创业融资政策,开拓创业融资政策新渠道;改善创业环境,营造适宜创业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8.
政策分析的程序在政策制定和政策评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基本步骤包括:界定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搜寻备选方案、预测方案结果、选择政策方案、评估政策效果等。  相似文献   

19.
西南地区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已有一段时间,在肯定"两免一补"所取得成就的同时,更应注意到"两免一补"政策在实施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政策落实得不够全面,西南地区人民对政策还不完全了解;政策加重了西南地区各级财政的经济负担;政策未能有效改善学校经费不足的状况,未能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完善西南地区"两免一补"政策的对策为:政府充分认识政策的重要性,继续推进西南地区"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不断完善政策的实施细则,增强实施效力;认识政策在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方面的局限性,采取多种措施确保西南地区义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加坡的和谐教育政策:理想的教育目标,教育分流制度,双语教育政策、课程政策和共同价值观指导下的国民教育政策,从中得出一些对构建我国和谐教育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