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时学生的习作做了很明确的要求。要求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保持学生的习作热情,保护学生的习作信心。让学生热爱写作。乐意写习作,写好习作。在习作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2.
如何对学生进行快速习作训练,探索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快速习作课堂程序?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学生对快速习作的学习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的特殊语言——图像、声音和文字符号,有效表达快速习作教学内容,将人物(语言、外貌、动作……)、动物(外形、生活习性……)、植物(外形、生长特点……)、活动(点、面……)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进行分项录像、再现观察、限时习作训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习作教学要就具体的习作话题做文体区划,在此基础上确定与学情相契合的教学目标和核心习作知识,设计不同的“写作支架”,帮助学生克服习作难点。具体策略有:写人类习作,以程序支架“写出‘人’的特点”;记事类习作,以元认知支架“把‘事’写具体”;状物类习作,以例文支架“把事物写生动”;写景类习作,以策略支架“把景象写有序”;想象类习作,以问题支架“让想象有创意”。  相似文献   

4.
点评:这是一篇小作者的习作。他将人物的形象与动物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让我们看到了身高体胖的爸爸、严厉的妈妈、和蔼可亲的爷爷、默默奉献的奶奶,纵观全文,语言表达较准确,语义连贯.行文流畅.不失为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  相似文献   

5.
张伟 《小学语文》2008,(6):63-63
人类的情绪有良性情绪和负性情绪之分。对于小学生习作的负性情绪,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厌倦。具有这种情绪的小学生对习作课缺乏应有的热情,对习作训练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常常把习作当成一种负担,无法享受习作带来的愉快与欢乐。②畏惧。畏惧是在厌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情绪。  相似文献   

6.
陈明海 《广西教育》2004,(7A):38-38
如何认识当前习作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怎样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学生习作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应当是当前语文教改中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敢于和善于突破已形成的习作误区,弘扬让学生在与生活实践互动中进行习作教学的思想,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中的习作,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改革习作教学的精神,在中年级习作的编排中,重视培养习作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使学生乐于作文。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落实课程标准,正确把握和使用教材,改变学生习作时下笔欲言无物,落笔无话可说的现象呢?增强学生的习作自信心,体验习作乐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习作     
复习思考 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听了.几节习作指导课就会写了,也不是看了几本作文书就有内容了,它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经过六年的语文学习,同学们一定有了较丰富的语言积累,也或多或少习得一些习作方法和技巧。此次复习,意在对小学阶段常练之作进行回顾、梳理,同时为中学学习作好衔接。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怕写作文,一提起作文就头痛,视作文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宁可多做些基础题,也不愿写作文。形成学生习作障碍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郾要求过高。教师以成人化的作文标准要求小学生作文,甚至讲究表达技巧、结构安排等,让学生望而生畏。2郾缺少鼓励。教师总喜欢对学生的习作求全责备,不能从中发现闪光点,导致学生失去了写作的信心和热情。3郾脱离实际。命题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环境,思维水平,学生不能写自己熟悉的东西,脑中一片空白。4郾指导过细。习作指导课“满堂灌”,连开头、结尾如何,中间怎样过渡都强调再三,统…  相似文献   

10.
张瑰 《河北教育》2007,(7):90-91
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内动力,小学生作文最难的问题是“写什么”,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发现并利用有趣的素材,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投入到习作中去。  相似文献   

11.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惧怕习作的心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缺乏习作动机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陆红梅 《甘肃教育》2011,(14):30-30
学生习作大多停留在被动应付的层面,缺少自信和兴趣;想象苍白.缺乏创新。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过分依赖教材,使得大量鲜活的习作资源被白白浪费,从而影响了习作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突破陈旧理念的束缚,重新审视传统习作教学的得与欠,  相似文献   

13.
姚晓英 《文教资料》2011,(20):46-47
习作评议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构建有效有习作评议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的关键环节,因为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学生来说,习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更是学生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结晶。因此,评价习作时,要珍视作品中闪烁着个性光彩的有表现力、富有时代特征的“亮点”,张扬个性体验。  相似文献   

15.
习作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分析。而对于小学阶段学生实施合理的习作评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促进习作质量呈上升趋势发展。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主体评价、多样化评价、多层次评价等评价路径,促进学生习作水平与习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来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是目前小学生习作水平的低下仍然困惑着广大语文教师,习作仍然是学生眼中的苦差使。因此,有效的习作教学之路注定是一条充满崎岖坎坷而艰难的道路。而习作是一名学生语文能力、综合素养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不容忽视。我认为,学生怕习作的原因,主要有这样的一些方面:1.学生读的好作品少.缺少积累。2.命题习作多,严重束缚了学生自南表达的欲望。  相似文献   

17.
海燕 《云南教育》2001,(14):27-2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与热情。注意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对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完成习作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从写一句话开始   在教完拼音后,我安排了一节习作练习课,让孩子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刚开始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写“一句话”还有些迟疑,在我的不断启发鼓励下,孩子们用已学的汉语拼音写下了人生的第一篇“作文”。我让他们互相传看,顿时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激动地读着自己写的话。我又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  相似文献   

18.
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的关键环节.因为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学生来说,习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更是学生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结晶。因此,评价习作时。要珍视作品中闪烁着个性光彩的、有表现力的、富有时代特征的“亮点”,张扬个性体验。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第二学段的习作教学要求,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产生习作兴趣,掌握正确习作方法外,必须要使学生有话可写,即采用以生活为素材习作、发挥想象习作、创设情景习作等习作方法,把“封闭式习作”转化为“开放式习作”。  相似文献   

20.
1.打破时空界限,走进学生生活。“一篇习作教学就是两课时的习作教学”这是我们传统的作文法,这种作法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习作教学首先打破这种模式,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做“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比如我们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因此,一篇习作的练习的周期不是两课时,而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两周,甚至一个月。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