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笔者聆听了一节示范课,该课的标题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这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第20课。这节示范课教学手段先进、理念新颖,使笔者受益匪浅。但也存在着一些瑕疵,集中表现在第三个子目《“斯大林模式”》中。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30年代,联共(布)党内围绕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式方法问题连续发生了几次激烈的斗争和论战,随着这种斗争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斯大林制订了自己的一整套战略和策略,并将之付诸实践,从而形成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斯大林模式。这种以高度中央集权为主要特征的政治、经济体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保证了苏联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政局的稳定和粗放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早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形态。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给前苏联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关于这种模式形成的原因,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从心理层面上来说,大致可以包括三个方面:1.斯大林个人的性格特征;2.工人阶级自身心理特点;3.整个俄罗斯民族心理特性。这三方面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脱离了其中的任何一点可能就不会造成斯大林模式的出现。这其中工人阶级的自身心理特点和俄罗斯民族心理特性为斯大林模式的出现铺下了基础,而斯大林个人的性格特征则是最终的导火线。当然,如果没有斯大林个人,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最终也会出现专制局面,但情况可能会两样。也许会成为开明专制。  相似文献   

4.
二十年代末,斯大林在苏联党内确立了他的个人领导地位,从这时开始,直至1953年他逝世为止,是苏联历史上的“斯大林时期”。在此期间,苏联形成了一种称之为“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该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和限制商品经济正常发展,同时又不得不在一定范围内保留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斯大林时期有关商品经济的所有理论与实践问题,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几乎都首先与斯大林的名字有关联。这一方面由于斯大林多次谈到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货币问题,1952年出版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则专门论述了这一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斯大林拥有至高无上的政治和思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代末,斯大林在苏联党内确立了他的个人领导地位,从这时开始,直至1953年他逝世为止,是苏联历史上的“斯大林时期”。在此期间,苏联形成了一种称之为“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该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和限制商品经济正常发展,同时又不得不在一定范围内保留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斯大林时期有关商品经济的所有理论与实践问题,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几乎都首先与斯大林的名字有关联。这一方面由于斯大林多次谈到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货币问题,1952年出版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则专门论述了这一问  相似文献   

6.
高中历史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第二目 ,在分析苏联解体时概括了三方面原因。本人试就其中“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这方面谈点个人浅见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一、关于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特征苏联社会主义体制 ,一般是指斯大林领导时期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权制 ,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一 )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第一 ,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 192 4年 1月列宁逝世后 ,斯大林机械地搬用马克思根据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情况所作的“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设想 ,急于变革所…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经济体制上的一个严重弊端,是“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五十年代初我国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后,由于我们缺乏经验,又没有完全做到结合本国国情去对待、运用外国经验,搬用了苏联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有人称作“斯大林模式”)。而这个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国家对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统得过多,管得太死,使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提高我们改革的自觉性,我认为有必要对这一体制的形成,作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1950-60年代,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的深层原因在于制度,即以苏联模式为蓝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和管理体制——“斯大林体制”。“斯大林体制”合法性基础刚性化,抗震能力较弱,这是导致中苏决裂和社会主义阵营分裂的主要原因;“斯大林体制”的集权性质使国家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机制,纠错机制难以形成,这是导致中苏决裂的另一个原因。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一定要兼顾这两个特征,积极稳妥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统治苏联时期形成的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对苏联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也促使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和中国照搬苏联模式,致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斯大林模式"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薛伟强 《历史学习》2007,(11):17-18
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时期形成的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也促使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布哈林的平衡论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应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在理论上作出的回答,在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斯大林认为布哈林的平衡论是完全违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打击。时隔几十年,人们发现布哈林的平衡论对于如何在和平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与斯大林模式不同的另一种选择。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布哈林的平衡论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核心与实质,是列宁晚年思想的重要理论特色。列宁新经济政策虽然在列宁逝世后被“斯大林模式”逐步中断了,但按列宁的本意,是需要整整一个历史时代的。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贡献。邓小平称赞列宁新经济政策是个好“思路”。新经济政策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3.
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对我国的影响不容忽视。《京都议定书》面临失效,引起了国内部分学者和业界人士对现阶段低碳经济提法背后的"低碳陷阱"的警惕。从实际情况看,与"低碳陷阱"相比,"高碳陷阱"是我国面临的更现实的危机。低碳发展目标必须长期坚持,面对目前碳金融市场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我国应当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艺术专业的主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具有师徒色彩,发挥好主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大大提高艺术专业的育人水平.借助KSAIBs管理理论,可以进一步探索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KSAs,最终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主项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斯大林在担任国家最高领导人期间,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逐渐形成了有效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劳动策略思想、党团活动策略思想、艺术感染策略思想和理论渗透策略思想.斯大林的这些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思想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却没有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量需要的杰出人才;因为,社会不缺人才,缺的是杰出人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传统的教育观还没有在思维方式上有根本的变化,没有真正在教育事业上落实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实践本性思想。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是一种正确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性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的教育观是合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性的教育观,它规定其四个基本的维度。  相似文献   

17.
苏联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城乡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实行排挤和消灭的过程。斯大林根据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变动情况,初步探索和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一致与和谐的关系。问题在于,斯大林把和谐看成是无矛盾,甚至“完全一致”,这就使得他的认识不仅偏离了唯物辩证法,在很大程度上陷入形而上学,而且也不符合当时苏联的实际情况,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斯大林的错误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8.
三重螺旋模型理论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又一创新理论流派。围绕着知识的生产与转化,该理论提出了大学-产业-政府的三重螺旋关系这一命题。经由各螺旋内部的进化等环节,三重螺旋模型得以维持其良性发展。在三重螺旋模型的形成过程中,主要有“国家社会主义模型”、“自由放任的模型”、“三重螺旋模型”三个层次。在三重螺旋模型的建构上,其突破口则在于推动大学的转型即大学的第二次学术革命。  相似文献   

19.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新经济政策”符合苏俄当时的国情,从其成效来看,效果是明显和突出的,苏俄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然而,列宁去世后,苏联背离了列宁的正确主张,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在列宁新经济政策提出六十年之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局面,从而使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得到了合乎逻辑的延续和与时俱进的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斯大林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对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实践诠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斯大林思想;由于较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斯大林在对社会主义,所有制、市场经济、工业化等问题的理解上存在着片面化、绝对化的错误,这无疑是斯大林对马克思主文本土化进行实践诠释过程中的历史性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