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陈虎 《华夏星火》2005,(6):51-51
“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环境问题是一个复合而复杂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可变性也就决定了“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汝 《资源科学》1988,10(2):35-41
热区农业气候是热区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充分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对促进农业生产,提高经济、生态效益有很大意义。 云南热区系指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本文所论述的热带作物只含典型的热带多年生作物,其中也包括热带山地作物在内。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是形成人们所需的各种物质产品和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何做到在资源生态系统承受能力所允许的限度内最经济有效地开发利用每一种自然资源,实质上是一个生态经济问题。这里的“利用”,并不是单纯的“使用”,而是从生态经济学上理解的综合利用活动的组织,即“利用配置”,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改造、保护和管理的合理组织,以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而获取资源利用的最大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知道“万有引力”这一说法,而我今天要说是由“万有引力”而延伸出来的“万有一切能力”。下面,我就由“统一场论”来探讨物质的“万有一切能力”。能一是指能量,能力一是指各项能量所对应的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开发与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章从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出发,分析讨论了该区农业气候资源对作物的影响系数和气候生产力,探讨了限制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的主要因子是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和农业结构不尽合理。提出了提高该区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的主要途径和对策措施是要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监测和防御,并进行合理的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荒则荒的战略转变,可谓西部地区农业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晏路明 《资源科学》1987,9(4):77-83
一、前言 农业气候资源是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它深刻地影响着农业生物的地理分布、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从农业生态系统的观点来看,农业气候资源和其它资源一样,是一种可为人类开发利用的、必不可少的天然资源。农业气候资源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特色,这在山地表现得尤其复杂。如何根据现有少数台站资料,推算出广无资料地区的农  相似文献   

7.
<正> 人才资源作为一个人才群体的范畴,具有量和质的规定性,是指企业全体人才现有能量、潜在能量以及协调能量的总和,其总量表现为人才资源平均数量和平均质量的乘积,我们称之为人才资源的“价值当量”。它蕴涵在人才资源中,表现为企业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等,表明了企业可能拥有的发展前途。 人才作为一种资源虽然暗含了其作为手段的性质,但与其它自然资源相比,它既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组织者、实践者和创新者,同时它又是生产目的的一部分。所  相似文献   

8.
资源范式的证伪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念平 《资源科学》2001,23(4):26-35
迄今为止,所有关于自然资源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都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是有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这一基本认知之上的。但是如何仅仅根据这样的认知并不能将自然资源与自然物质和能量区分开来,也不能准确地界定自然资源。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自然资源与人类是共同起源的,是与人类的知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而且自然资源的范围、质量与数量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人类的知识积累和科技发展水平。所以,自然资源指的并不是自然物质的能量本身,而是人类在对自然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而开发出来的附着于自然物质和能量之上的使用功能,自然物质和能量仅仅是承载自然资源的载体。对自然资源物质概念的否定必然会导致所有关于自然资源研究的理论体系的调整或重建。同时由于自然资源也是其他许多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基础,因此自然资源科学必将会成为超越自然、社会与人文科学之上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信息经济     
信息经济是指以信息产业为主体和为主导的经济系统。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考察。从宏观方面来看,在信息经济中,信息产业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高,信息劳动者的数目占社会劳动者的比例较大。从微观方面来看,在信息经济中,产品的价值构成中信息成份占的比重较大。信息经济是对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言的。农业经济是以农业为主体和主导的经济系,工业经济是以工业为主体和为主导的经济系统。无论是农业经济还是工业经济,都是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借助于信息的力量产生价值。而信息经济则是信息资源借助于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力量产生价值,从而使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信息和知识的生产成为经济系统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对发展关中平原循环农业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农业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农业发展理念,其理论框架及支撑其理论体系的实践例证尚处于争鸣与建构中。陕西关中平原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区,过去几十年来已建立起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为特征的集约化农业生产,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作物秸秆大都不能以合理方式返还农田。本文基于对关中地区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紧紧围绕循环农业所倡导的“4R”原则,提出以田块尺度的秸秆还田为主要纽带,以期连通农田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链,建立关中平原地区秸秆资源高效利用的农业循环生产模式和体系,为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因子-能量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提高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是切实保护资源、节约资源和高效持续利用资源的根本途径 ,而诊断和寻找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低效的制约因素和“瓶颈”所在是农业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该文在概括和总结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能量运动转化特征的基础上 ,通过对各资源因子作物生产作用的虚拟阶段划分 ,以能量运动转化的资源因子衰减过程为评价主线 ,建立了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因子 -能量评价模型 ,并将之应用于山东省宁津县 ,得出了可行的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2.
海岸带农业进入农垦阶段后,建立新型的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农业生态系统,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粮食、经济作物是人畜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早已被先人所认可,草地建设与之相提并论,还有待于从认识付诸实践,进而形成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生态系统,达到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生态平衡。中国工程院卢良恕副院长最早提出了“三元”结构的新概念,打破了传统农业观,为把农牧业结构由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草作物改制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草业生产不仅关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是一种划时代的新事物,它的出现对人类政治、社会经济以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充满创新精神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一环必将倍受重视。技术创新活动将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一、技术创新活动信息化 技术创新活动信息化主要是指技术的创新将更加依赖于信息和信息技术。信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物质为人类提供材料,能量提供动力,而信息提供的是知识。工业经济时代以物质生产为主,而知…  相似文献   

14.
《金秋科苑》2010,(19):56-58
循环农业,是指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通俗地讲,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5.
章祖同 《资源科学》1982,4(4):31-39
草场作为一种农业自然资源,它是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因此,弄清和研究我区草场资源,并合理利用,使其不断地更新和提高,构成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达到有利于草原生产的生态平衡,使草场为人民提供更多的畜产品,是我们草原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光荣任务。 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适合于牧业生产。因而,自治区发展生产的方针是“以林牧为主,多种经济”的生产方针,是完全符合我区农业资源及自然条件的。从草场资源角  相似文献   

16.
陈念平 《资源科学》2001,23(4):26-30
迄今为止,所有关于自然资源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都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是有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这一基本认识之上的。但是如果仅仅根据这样的认识并不能将自然资源与自然物质和能量区分开来,也不能准确地界定自然资源。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起源与发展,而且自然资源的范围、质量与数量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人类的知识积累和科技发展水平。所以,自然资源值的并不是自然物质的能量本身,而是人类在对自然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而开发出来的附着于自然物质和能量之上的使用功能,自然物质和能量仅仅是承载自然资源的载体。对自然资源物质概念的否定必然会导致所有关于自然资源研究的理论体系的调整或重建。同时由于自然资源也是其他许多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基础,因此自然资源科学必将会成为超越自然、社会与人文科学之上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毛主席在其伟大的著作实践论中说:“人的认识,主要的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与人的一定的相互产系。”农业气象是一种科学,它的发展自然也是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苏联卓越的科学家如米邱林、道库却也夫、李森科等就是为了生产而向自然作斗争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8.
晏路明 《资源科学》1991,13(1):41-47
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受着气候的制约,一个地方究竟是发展农业,还是发展林业或牧业,主要是由气候决定的。农业气候处于农业与气候两大系统的界面,构成一个复杂的农业气候系统。系统运行的时间、空间规律,不仅使农业生产具有相应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而且还强烈地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快慢、质量高低和产量大小,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经济结构及其布局。 农业气候系统对农业的影响是整体性的,至少也是几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各个要素都是不能缺少的,不能互相替代的。现代农业生产规划首先要求对农业气候系统的功能作出定量评价。任何事物缺乏数量指标,其内部规律性也就很难认识清楚。由于农业气候系统的功能涉  相似文献   

19.
张柏齐 《软科学》1993,7(1):47-49
<正> (一)“农业科技园区”指的是在一定的地域内,以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科研、教育、技术推广等单位为依托,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进步的优势,广泛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使之成为某一区域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高产高效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农业科技园区”,具有科学技术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资金投入产出率高,产品加工增值率高,农业商品率高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互结合等特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稀缺,农业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立与发展,将扬科技进步之长,避资源稀缺之短,把资源为基础的农业逐渐转变为依靠科技为基础的农业,促使潜在的  相似文献   

20.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一词出现在管理文献中大约是 2 0世纪 6 0年代至 70年代。它将人力看成企业增加价值的一种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的含义有很多种 ,其中一种定义为“存在于人体的经济资源 ,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总体所拥有的劳动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于人力资源的生产、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