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坚韧性人格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以苗族、布依族大一学生为例,采用中国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结果发现:苗族、布依族大一学生学校适应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坚韧人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除满意度因子,苗族男女学生在学校适应6因子和坚韧人格4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布依族男女生在挑战因子有显著差异,男生较高;苗族和布依族男生人际适应有显著差异;苗族和布依族女生在校园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控制等因子上差异显著.学校适应和坚韧人格存在较紧密的联系(0.246~0.706).控制、挑战和投入是影响学校适应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被欺凌经历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32名有被欺凌经历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情感温暖、核心自我评价与学校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父母拒绝、父母过度保护与学校适应存在显著负相关;(2)父母情感温暖、父母过度保护能通过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预测被欺凌经历初中生的学校适应;...  相似文献   

3.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农村211名留守初中生和223名非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初中生在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三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非留守学生,且差异显著(P<0.05);在人际关系状况、健康适应及心理压力总分三个因子上差异极其显著(P<0.01)。调查结论:农村留守初中生面临的生活压力事件多于非留守学生;留守初中学生在生活压力事件因子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2名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进行调查,分析幼儿教师在职业适应、职业发展支持与职业认同方面的特点,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职业适应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在不同学历、收入水平、年龄和入职时间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职业认同度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在不同学历、收入水平、年龄、园所等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职业发展支持度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在入职年限和园所等级上存在显著差异。(2)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职业适应、职业认同、职业发展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职业适应、职业认同各因子、职业发展支持各因子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3)职业适应、职业发展支持及内部各维度(提高薪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职业发展规划、情感与生活关怀)对职业认同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职业适应对职业认同的预测力最佳,职业发展支持各维度对职业适应与职业认同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取分层抽样法抽取289名初中生,利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进行学校恐惧、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家庭关怀指数、社会支持等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1)农村初中生学校恐惧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初中生,初三学生学校恐惧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学生;(2)自我效能感、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成长度、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对降低学校恐惧具有积极作用,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对降低学校恐惧具有消极作用;(3)自我效能感、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成长度、适应度、对支持的利用程度对初中生学校恐惧心理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测验法对福州市初中生社会支持与抑郁现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女生客观支持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其他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学生的社会支持得分最低,抑郁程度最高;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有一定影响;初中生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支持总分与抑郁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初中生社会支持水平对其抑郁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初中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是影响抑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潮汕地区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以该地区城乡670名初中生为被试对象,对学生心理健康及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共15个因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农村初中学生;城乡初中学生在五个因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影响因子的相关不尽相同,且在个别因子上存在反相关;在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较好预测变量上,有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8.
采用学习氛围量表、学校适应量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和意向性自我调节量表,对663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学业情绪在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这一中介效应能否被意向性自我调节所调节.结果发现:学生感知的教师自主支持、学业情绪、意向性自我调节、学校适应之间均呈现显著相关关系;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在教师自主支持与学校适应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受到意向性自我调节的调节.为了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的学校适应水平,学校和教师应积极营造自主支持的教育氛围,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业情绪,同时着力提升青少年的意向性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86名苗族初中生的学习乐观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苗族初中生的学习乐观整体上表现出积极趋势,但其结构的内部发展不平衡,学习效能乐观明显低于学习期望乐观,并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学习乐观水平较低;(2)苗族初中生的学习乐观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一定的年级差异;苗族学生的学习乐观水平显著低于汉族学生;(3)各来源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包括烦恼倾诉、团体参与)对学习乐观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问卷调查研究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主观幸福感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普通中学的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都显著地高于重点中学的初中生;性别之间在社会支持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主观幸福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发现,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搬迁学生的学校适应关乎其学业和身心健康,关注搬迁初中生的学校适应,能为搬迁后续的教育保障工作提供有力的实证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人口学信息以及学校适应量表对贵州省某安置点学校整群抽样,得到有效数据741份,其中搬迁学生355名,非搬迁学生386份。研究发现搬迁学生与非搬迁学生整体学校适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校适应存在搬迁与非搬迁、男女、年级和搬迁年限的显著差异。总体来看搬迁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高于非搬迁学生,搬迁女生的环境适应显著好于男生,初一年级搬迁学生学校适应水平高于初二搬迁学生,搬迁年限越久,搬迁学生的师生适应越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农村小学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支持状况及关系,采用小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罗城仫佬族自治县410名农村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农村小学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支持的所有因子呈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除同伴关系外,不同年级农村小学生学校归属感所有因子呈显著差异,六年级显著低于四、五年级;不同年级农村小学生社会支持的所有因子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农村小学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支持的所有因子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对学校归属感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中学新生学校适应状况调查问卷》,对1720名初中和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28.6%的学生存在比较明显的学校适应不良,9.7%的学生对新的学校生活“很不适应”;新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存在群体差异,其学校适应能力与他们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采用的应对方式、拥有的社会支持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存在显著相关。对此,本文提出五点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4.
调查分析中职对口升本新生的学校适应的整体情况和特点,探析中职对口升本新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有利于做好中职升本新生的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等工作,从而提高中职升本学生的社会支持利用度,优化中职升本新生的学校适应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中职对口升本新生的社会支持水平与学校适应情况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社会支持水平的提升对中职升本新生的学校适应有促进作用;中职升本新生的学校适应情况与其所领悟到的社会支持情况跟学生的年龄、性别、生源地、家庭关系、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等方面的关系不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与中职对口升本新生的学校适应不同方面的关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心理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APA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18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探讨初中生心理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性别和年级因素在群体活动适应性因子上的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初三年级在群体活动适应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2)性别和年级因素在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上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性别在松弛与紧张维度上的主效应显著,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年级在精力维度上的主效应显著,初二年级显著高于初二和初三年级;(3)初中生心理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有着密切的关系:身体与体育竞赛适应、考试焦虑情境适应和群体活动适应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呈非常显著正相关,陌生情境与学习情境适应与初中生的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社会支持作为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资源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为考察流动儿童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建立三者的关系模型,选取511名流动儿童,运用少年儿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尊量表(SES)和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SASCA)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会适应与领悟社会支持各因素及总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社会适应各因素及总分与自尊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学校支持和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自尊具有不完全中介效应。证明流动儿童的自尊存在高自尊异质性现象,流动儿童的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社会适应的过程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乡镇青少年的领悟社会支持在社会适应和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以及建立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使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SASCA)对277名乡镇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乡镇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存在性别、年级上的显著差异;家庭功能、领悟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三者均具有显著相关性;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功能对社会适应的影响中具有不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使用中学生社会关系网络问卷和心理健康问卷对来自不同水平学校548名初中生调查发现,重点中学被试与普通中学被试在社会支持方面差异显著:重点中学被试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显著高于普通中学被试,与重要他人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显著低于普通中学被试;成人(主要是母亲)是重点中学被试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同伴是普通中学被试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重点中学被试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优于普通中学被试.成人(父母、教师)应该给予普通中学初中生更多的社会支持,以促进其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初中生社会支持、生活压力事件、学习倦怠的总体情况;探讨初中生社会支持、生活压力事件的不同水平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市白云区三所初中三个年级共1600名学生,以自编的《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社会支持评定表(SSRS)和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问卷(LEC)为研究工具,对初中生进行施测.结果:①初中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接近中等倦怠水平,社会支持、生活压力事件的得分都比较居中;②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呈负显著相关,社会支持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学习倦怠的各维度及总体上都存在显著差异;③学习倦怠与生活压力事件呈正显著相关,生活压力事件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初中生在学习倦怠的各维度(除了低成就感外)及学习倦怠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初中生感受到的生活压力事件越多、社会支持越低,其学习倦怠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受到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影响,为了探讨学校适应在亲子关系与初中生生活满意度关系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亲子亲密度量表、初中生学校适应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9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亲子关系、学校适应和初中生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亲子关系能够正向预测初中生生活满意度。(3)学校适应在亲子关系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2.21%。本研究结果表明,亲密的亲子关系和高水平的学校适应能够提高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有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