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改以后,对于传统应用题及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批评,一直是否定多于肯定,批判多于继承。为此,《数学课程标准》对应用题作了重大的调整,新教材不再单独设置应用题教学单元,传统教材应用题的内容被分散、整合进计算教学中。此后.应用题教学的研讨趋于沉寂,不论是名师的公开课也好,还是普通教师的研究课也罢,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避开。“应用题”这一昔日教学的热点,成了当下教学的冷点。与此同时,随着课改年级的升高。新教材应用题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困难及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也更加突出,成为当前课改必须面对与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课改以来,对于传统应用题及传统应用题教学的评论,一直是否定多于肯定,批判多于继承。为此,《数学课程标准》对应用题作了重大调整,新教材不再单独设置“应用题”教学单元,传统教材中应用题的内容被分散、整合进计算教学中。此后,应用题教学的研讨趋于沉寂,名师的公开课也好,普通教师的研究课也罢,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避开。“应用题”这一昔日教学的热点,成了时下教学的冰点。与此相应,随着课改年级的升高,新教材中应用题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困难、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也更加突出,成为当前课改必须面对与亟须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寻求…  相似文献   

3.
课改以后,对于传统应用题及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批评,一直是否定多于肯定,批判多于继承。为此,《数学课程标准》对应用题作了重大的调整,新教材不再单独设置应用题教学单元,传统教材应用题的内容被分散、整合进计算教学中。此后,应用题教学的研讨趋于沉寂,不论是名师的公开课也好,还是普通教师的研究课也罢,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避开。“应用题”这一昔日教学的热点,成了当下教学的冷点。与此同时,随着课改年级的升高,新教材应用题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困难及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也更加突出,成为当前课改必须面对与亟须解决的问题。那么,如…  相似文献   

4.
沈怡 《考试周刊》2010,(42):71-73
应用题教学一向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现在的课改新教材大多不把应用题作为独立的教学单元列出,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出现,并且一改传统应用题多以文字表述为主的现象,从图文情境出发,使学生在联系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探索解题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应用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一直是部分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下称为新教材)中,“应用题”的提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内容更丰富、呈现形式更多样、问题更具挑战性的“解决问题”。几年的课改实验表明,新教材可喜的变化并没有带来理想的教学成绩。原因何在?固然,教材的变化是一个因素,但更多的是要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一、教师是不是完全领会了新教材的意图?有的教师认为:新教材“取消”了应用题,就意味着应用题的教学要求降低了,应用题不需要重点教了。显然,这些认识是错误的。首先,新教材取消的只是“应…  相似文献   

6.
“应用题”是传统数学教材中的经典板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课标”和新教材中.“应用题”的称谓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究竟有什么变化?本文试图从“解决问题”与传统“应用题”相比.在目标定位、教材编排、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的变革性差异.采解读这一新变化  相似文献   

7.
叶柱 《河北教育》2007,(10):39-41
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中,去掉了沿袭多年的“应用题”名称,代而冠之“解决问题”。从课标要求、教材编写等角度分析,“应用题”变换为“解决问题”,这绝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换。与传统“应用题”教学相比,新理念下“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范畴更为宽泛(尤为突出的是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材料、分析信息、灵活应用的能力”纳人到了课时教学目标)、呈现方式更为丰富(大幅度削减了纯文字题,  相似文献   

8.
重新审视现行修订的小学数学教材,我们仍会发现,时至今日,教材中随处可见的仍然是“修一条水渠……”、“加工一批零件……”、“……学生积肥多少筐”等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经典”应用题,现行课改实验使用的新教材中的应用题素材,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一刀切”,还有因南北、城乡学生生活经验迥异,应用题的素材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障碍等问题。因此,改变应用题的内容与教学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产生了利用改编应用题使“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理论设想,试图通过对现行教材中枯…  相似文献   

9.
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引进新课改的先进理念。抛弃以往陈旧的应用题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应继承传统应用题教学的精华,找到新旧教材的平衡点,做好继承与创新,才能防止课改中应用题教学的片面化,提高教学效率。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数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大领域。新教材没有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单元,而是结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这两个内容出现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或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单元。笔者比较过苏教版一至四年级新、老教材上的这些内容。如老教材四年级上册集中学习三步计算应用题和相遇应用题,新教材四年级上册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安排部分三步计算实际问题,而四年级下册在“混合运算”单元中又安排部分三步计算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安排相遇问题。由此看来,取消了独立的应用题教学单元,取而代之的是分散的解决问题的教学。虽然两者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方法有所区别,但教学内容的核心却是相同的。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客观存在,也不可能消失。  相似文献   

11.
关于“解决问题”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以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新课程大力改革应用题教学.把“解决问题”作为课程目标,在安排上也不单独设立“应用题”章节,而是把它与计算教学结合起来,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么在新教材实施以来.教师对于“解决问题”是怎样理解的?又是怎样去实施的?在教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又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何?为此我们在平时听课了解的基础上,于2006年10月对全镇使用过新教材的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座谈。  相似文献   

12.
应用题是传统数学教材中的经典板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和新教材中,应用题的称谓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究竟有什么变化?本文试图从“解决问题”与传统“应用题”相比。就目标定位、教材编排、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的变革性差异,来解读这一新变化。  相似文献   

13.
低年级的应用题教学是指已经贯穿于低年级数学新课程的全部内容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数学》第二册中的应用题教学,是困扰实验教师的一大难题,归纳起来,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解决问题”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精致的小单元.熟悉是因为它是传统应用题的“变脸”;陌生是因为“解决问题”教学又有不同于应用题教学的一些新特点;精致是因为在新教材中,多数应用题是结合计算教学分散在例题与习题中,而“解决问题”以小单元编排,包括加、减两步计算,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带小括号两步计算等3种例题“.解决问题”如何教学,笔者在我县新教材培训时两次执教此课,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写成教学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教材不再有“应用题”这一独立单元,应用题教学与数学意义和数学运算的教学一起出现,这并不意味着“应用题”在教科书中被“边缘化”,而是更加强调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功能。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算用结合,削减应用题“边缘化”呢?  相似文献   

16.
陈丹勤 《教育现代化》2006,(11):102-103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课改至今,成绩喜人,翻阅各级各类报纸杂志,到处都在谈“新课程”,并极力提倡在教学中采用“新课标”,课改的浪潮波涛汹涌。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教师在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同时,有意无意中全盘否定了传统教学。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冷静地反思,进而纠正这样的偏差。  相似文献   

17.
新教材应用题教学的"长处"恰是传统应用题教学的"短处",而新教材应用题教学的"短处"恰与排斥传统应用题教学的"长处"有关。这一特点印证了"新理念"与"旧经验"之间的人为对立。因此,教师教学新教材中的  相似文献   

18.
沈超 《小学教学研究》2009,(5):27-28,38
众所周知.新课程教材中已不再有“应用题”的用语.这并不是因为教材中不再有这样的题型.而恰恰相反,作为数学知识呈现与应用的主要方式.应用题在教材中随处可见。当然,新教材已不再将应用题作为一种独立的知识体系编排.而是作为解决问题的载体纳入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范畴.这大大超越了应用题作为“解题”的教学功能。这一变化体现了应用题教学价值观的转变,即从过去的学会“解题”.转变到获得“策略”.形成一般的解题能力——“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操作、交流、实践等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在数学教学中,围绕用好新教材,突出实验性的目标,我们做了有益的探索。探索一:新教材中“用数学”置换旧教材中的“应用题”教学片断:“用数学”。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47。教材呈现的内容是:一幅图画,画上有4个小学生在草地上捕蝴蝶,有2个小学生在观察昆虫。两部分学生下面有一个大括号“”和问号“?”。这部分内容是根据新教材中淡化应用题的模式,突出“用数学”的意识而编写的。教材将其作为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实践,重点在于体现“…  相似文献   

20.
周红 《青海教育》2004,(9):78-79
苏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同时,在新教材中,将传统的教学内容“应用题”表述为“解决问题”。这不仅是字面上的简单更换,更是新课程中有价值的知识观带来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