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社会文化对语言和交际的规约作用以及文化差异对语言和交际的影响。这主要从词汇使用的制约和语法使用的制约两个方面来研究,以揭示语言和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完善、丰富语用与社会文化的理论体系,最终减少社交失误,促进人际交流。词汇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现实,并受该民族的文化传统等的制约。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小结,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由于地域、历史、习俗、宗教、思维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词语承载着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英汉词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对语言和交际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美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语言表达特点等方面的不同,语言产生千变万化的原因和语言使用习惯千差万别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文化意识上的差异。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其所表达的内涵也有所不同。从而所表现出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组成文化意识。文章通过对中、美两国不同文化意识对其语言使用的影响的分析,以及各自文化的差异对双方交流的严重影响,进一步来探讨中美文化在个人和社会的对比关系,从而使双方的交流共进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跨文化社交活动日益频繁,遵循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原则,熟练掌握英语委婉语这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和谐外交促进交流的着力点。委婉语是人们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性的文化现象,它折射出不同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及文化沉淀的差异,并蕴藏着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对人生的看法。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忌讳,我们应从某些生活习惯或习俗出发,在跨文化社交活动中努力运用好委婉语来提升交际的质量,以达到文明礼貌的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4.
口译不仅是语言交际的过程,而且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由于中法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风俗、历史文化等环境不同,导致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举止和文化寓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法语口译中,这些涉及到文化背景差异的问题,以及其他一些涉及到日常用语习惯不同、语句语序不同、数字用法差异等翻译问题可能会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因此译员只有注意到这些问题,重视目的语用语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饮食习惯、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构建成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而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英汉习语往往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它们之间往往存在对应(corresponding)、半对应(semi-cor-responding)和非对应(non-corresponding)的关系,在英汉习语互译过程中,大部分都不能直接翻译,而需要对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理解、分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通过直译、意译、增译的方法,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6.
英汉语言中颜色词文化异同微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民族特色、语言习惯、历史背景等的影响和制约,英汉色彩词运用的文化内涵存在着异同。了解学习语言和文化同样重要,这对于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促进文化的交流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英色彩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英汉颜色词文化上不等值问题的探讨,说明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有很多不同,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别。因此,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及所构成词汇的差异,对中外文化交流及翻译实践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日常生活习惯中中英文化差异产生的同一单字、词组的不同理解和翻译的不同,说明学习英语必须重视中英文化差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并通过课堂训练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内涵和差异。  相似文献   

9.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外语学习尤为突出。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差异成为交际的最大障碍。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一大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语言迁移是语言研究者探讨母语对二语习得影响的研究;社会框架是产生于社会文化的内容,一个框架在与另一个框架交际过程中,会表现出社会文化差异。将王绍斌,李玮的语用迁移实证研究收集到的数据结果作为样本,从拒绝言语行为入手探讨语言迁移折射的中西方文化框架差异及其成因,获取对二语习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布迪厄文化权力理论下的高等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迪厄的文化权力理论试图揭示文化在维持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他利用"惯习"和"场域"的概念来分析大学作为文化符号的生产者在社会分层与实现社会公平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本文从这一理论出发,分析从竞争性的入学考试到学生离开大学进入就业市场,文化资本的差异导致的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差异.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或者说明词的空缺,这种空缺必然会造成语义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词汇和词义联想之中.词义联想属于文化信息差异。这种差异又体现在东西方文化方面。东西方民族在词义联想上必然存在着较大差异。要消除这种差异必须了解对方的文化及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3.
因民族历史文化、政治、宗教、习俗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汉英两种语言中色彩词用法各异,汉英两民族的颜色观也有所不同。同时,由于文化趋同性和文化的交流,两种语言所反映的颜色观有相似或叠合的现象。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去分析、探究各民族文化发展对颜色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小凤 《闽江学院学报》2003,24(3):123-125,134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英汉口语中比喻和委婉等修辞格进行对比。指出:社会习俗、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等引起英汉口语中这些修辞格用法的差异,以及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云南温泉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但由于开发的时代不同,民族习惯不同,文化背景及温泉的温度、处所等不同,名称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称谓.这些称谓也反映出古今用语的差异,以及雅与俗、洋与中、生活用语与专业术语、少数民族与汉族语言文化的交融与共存,反映了云南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态及地理形态.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该国家文化背景的过程。掌握其文化背景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本文主要从日常交际用语、社会风俗与礼仪、历史文化内涵三方面论述了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强调了文化差异的不可忽视性。  相似文献   

17.
译者在翻译自己的作品时,会考虑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更会在翻译过程中顺应自身需要和交际需要。以《桂花蒸·阿小悲秋》的英译为例,从语言顺应论角度分析张爱玲的自译行为:张爱玲在自译过程中考虑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目标语的文化语境以及目标语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接受习惯等,采取删减与改写等翻译策略,同时意译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的词语,从而使译文顺应目标语读者的需要,顺应目标语的文化语境以及交际语境,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大陆和台湾同种同文,但两地因诸多方面差异存在,导致在政治词汇、社会习俗用语、科技新词、新词语传播等方面都差异明显。目前,台湾新词汇对大陆的影响比较大,大陆对台湾的影响也正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9.
与众多语言一样,俄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久已存在,在称呼语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称呼语中的性别歧视不仅能够凸显交际双方的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而且可以直接反映俄罗斯民族的社会规约、历史沉积、文化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民族习性。文章在梳理与整合俄语称呼语中各种性别歧视语料的基础上,指出了社会对于男女两性的不同期望与心理认同.并对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入境问俗,入国问禁。"由于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经验的不同,各民族语言中数字所表达的语义和表现形式就有很大的差别。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字文化,俄罗斯民族亦然。数词作为一种数字文化,客观地反映出俄罗斯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状况等文化背景。俄语数字所蕴藏的文化涵义丰富多彩,由于俄汉两个民族历史和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俄汉数字语义大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因此,学习不同的民族语言的数字不只局限于对表象的理解,还应该重视文化背景知识,以达到恰当使用,准确翻译,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