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既是概念内涵间固有的联系,也是教育理论乃至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已有的整合研究试图从实践的视角整合课程论、教学论,但收效甚微。“教育工学”则有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实现课程论与教学论,以及课程与教学之间的联接,为其整合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课程教学与研究的主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课程与教学不可分离,课程与教学直接同一,二者必须整合。课程教学是对课程与教学整合的新的理念及相应的实践形态的概括。整合的课程教学观要求教师发挥在课程教学与课程教学研究两方面的主体性。在整合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性通过反思性教学与行动研究得到实现。课程教学的建构过程是行动中的反思过程。反思性教学不仅是课程教学主体性的实现途径,而且是积极主动的课程教学研究,是教师行动研究的主要内容。行动研究不仅是教师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式,而且其目的是实现反思性教学。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时代为在线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在线教学环境也催生出新型教学方式.教师品性作为教学实施的行动理念与行为评价准则,不仅规范着教师的行为表现,也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本研究对欧美国家教师品性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进行梳理,构建了以社会互动理论为基础,以认知临场、教学临场、社交临场三维临场为框架,以多层次教师行为表现为核心的在线教师品性特征模型,并对特征模型中的要素进行相关性量化验证分析.在线教师品性的研究是对在线教师价值观体现、特质倾向、潜在教学行为的描述,能够促进在线教师加强教学反思、完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学的情境性决定了教师对学院式的教学理论没有足够的兴趣,而情境的丰富性又决定了教师具有特殊的理论旨趣,这种旨趣使一部分教师可能成为实践型的教学大师。教学论专家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应承担起启示、激发和建议的角色。“课程与教学论”是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门学科,它是由上位的“课程与教学论原理”和下位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共同组成的一个学科群。“课程论”教材与“教学论”教材的分列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所倡导的校本教研制度,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种种问题。作为校本教研一部分的区域教研,以解决教学实践问题为出发点,具有跨地域、跨校际、形式多样灵活的特点,使其具有了唤醒教师课程意识,开发课程资源的课程论意义;具有了研讨教学设计、促进课堂生成、改进教学评价的教学论意义;具有了使教师观摩他人、反思打磨自己教学行为的教学行为优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所倡导的校本教研制度,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种种问题.作为校本教研一部分的区域教研,以解决教学实践问题为出发点,具有跨地域、跨校际、形式多样灵活的特点,使其具有了唤醒教师课程意识,开发课程资源的课程论意义;具有了研讨教学设计、促进课堂生成、改进教学评价的教学论意义;具有了使教师观摩他人、反思打磨自己教学行为的教学行为优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学论研究的进展与走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20年,我国教学论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进行拨乱反正,逐步形成正确的教学思想;2.解放思想,引进外国的优秀化;3.进行理论探讨,着手教材建设;4.深入教学实践,开展教育实验;5.课程论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热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我国教学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近年来我国教学论界已开始反思和检讨教学论学科本身的发展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检讨预示了我国教学论的发展方向:1.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教学论研究的指导,是一项严肃艰巨的任务;2.整合教学论研究成果,改变散无序状态;3.进一步明确我国教学论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在教学实践探索过程中,许多教师出现一些困惑。本文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层面出发,分析和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何为整合;怎样才算整合;整合和CAI的区别;如何整合;整合中应防止的倾向。对课程整合的内涵,形式,操作和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改革中若干问题与困惑的反思 1.从课程与教学关系论争中思索,关注改革中过程性的教学行为,释放教学张力,走出已经或正在步入的“新制度课程”的误区。有关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之论争历来普遍存在,从不多把课程问题纳入学术研究领域而导致的教学论涵盖课程论的传统,到近代以来因为重视教学内容更新而重视研究课程问题导致的课程论涵盖教学论的传统,再到以“课程实施”或“实践的课程”替代教学。课程改革实践作为存在的事实,真实地预告着有关这一论争的某种前提:即要将教学(论)纳入课程(论)之中。  相似文献   

10.
就对我国教育领域的影响来看,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论和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经典课程论的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两种理论在研究范式、内容的理解和处理、教师作用和地位等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发掘二者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可以为充分地认清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新旧世纪交替更迭,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此起彼伏,各种理论与学说交相辉映,共同形成颇为壮阔的图景。作为教育的核心领域——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在近些年同样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文尝试从香港与内地学者的视角勾勒出近二十年香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脉络与发展轮廓。文章首先概述两岸三地在课程与教学研究交流发展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其次,文章围绕课程改革、课程实施、教师教育、学科教育、大学教育等关键词,梳理、归纳两岸学者就香港课程与教学所进行的探索与研究;最后,文章基于对整体脉络的把握,对两岸三地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提出殷切的期望与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比较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困境出发,以"比较课程与教学论"为切入点拓展一个新的研究视域,在研究方法论层面对"课程与教学论"在中国的发轫、现状和未来走向进行了回顾与展望,试图构建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课程学术共同体,并通过课程理论研究的突破,在世界课程界形成一定影响,旨在为了中国课程学派的崛起.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已经进入了自主构建阶段,原创性研究和本土化研究为建设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土壤。在批判和借鉴已有课程与教学论流派的知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之上,大力促进中国课程与教学论流派的发展,可以丰富和发展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更好地利用课程与教学论流派所创生的理论与学说,指导中国大地上的课程与教学实践,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面对的各种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五星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五星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和宗旨,指出课程与教学改革要重视教学技术、使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相容、聚焦分类教学策略、博采众家之长、潜心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审议是概念重建主义的倡导者施瓦布提出的重要的课程研究方式,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课程研究者的关注,沃克等课程研究学者对课程审议的理论与实践模式进行过系统的总结。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中,第一次有意识、大规模地尝试使用了课程审议这一研究方式。用质化研究的方法揭示表现在课程审议中的交流与决策,可为我们认识课程审议这一研究方式提供依据。以审议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是课程设计合理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进步及教育自身的发展,人们对课程与教学的认识在一步步走向深入,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在从分离走向融合,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发展趋势符合这种观念演进的逻辑。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期美国一些学者开始反思理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揭示它们造成的课程危机、专业教育信心危机以及教学研究的范式缺失,他们将研究焦点转向实践,倡导开展课程审议、教学反思以及案例的开发与教学,形成课程与教学研究中的理论失位与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要求课程与教学回到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笔者通过再现一个以"非典"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试图对情境中的课程与教学加深理解,从而揭示情境中的课程与教学的整体性与多元变革性。  相似文献   

19.
教材的“二次开发”:涵义与本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教材“二次开发” 的基本涵义,不仅包括教师对既有教材的灵活运用,还包括教材与其他教学资源的 整合和教师自主开发教材资源。从本质上说,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有五种过 程:课程情景化的过程,“课程重构”过程,多元主体的“对话”过程,课程教学 一体化的过程,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从传统的课程“消费者”转变为积 极的课程开发者。通过“二次开发”教材,教师也拥有课程开发的话语权。与专 家、学者开发教材所不同的是,这种开发存在于教师的日常职业生活,是教师专业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诸多新的教学理念已经越来越多地转化为实际行动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情景教学也逐渐成为一个大家讨论比较多的热点话题。在此,笔者从情景教学的定义,情景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以及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情景教学出发,来深入研讨情景教学在实践层面上的一些具体问题。以期对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