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研发的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一所高中的同一年级的2个平行班级和一所初中的同一年级的2个平行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对照组采用学校现有的大课间体育教学方案,实验组采用本研究编制的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运动干预周期为10周,每周2次,每次40分钟,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220-年龄)×(60%-69%),测量实验前(前测)、实验后(后测)两个时间点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变化。结果:(1)采用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组别中学生实验干预前后的体质健康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后测>前测,且实验组的提升效果好于对照组;(2)采用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学段中学生实验干预前后的体质健康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后测>前测。结论:(1)运动干预能够改善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具体体现在提升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2)运动干预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改善具有学段差异性,能够提高初中生仰卧起坐成绩,对高中生仰卧起坐成绩无影响;能够改善高中生肺活量,对初中生肺活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运动APP对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没有运动APP使用经历且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分别为不及格、及格、优良三种水平的学生为被试对象,实验组采取运动APP干预,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措施,大约4个月后统计分析两组体育锻炼态度和人数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体育锻炼态度不及格、及格水平实验组的均分和总均分比干预前均显著提高,而优良水平干预效果不显著。对照组由低至高3种水平体育锻炼态度均分及总均分均无显著性变化;体育锻炼态度8个维度分析中,实验组3种水平得分变化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运动APP干预对改善体育锻炼态度和提高大学体质健康水平总体有效,但是要考虑采用差异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卫东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5):565-566,557
通过对学生实施体育健康理论教学的实验,探讨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影响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后,对照组在体质健康测试和scl-90测试的成绩无显著性变化,而实验组在大部分指标方面都出现了显著性变化。体育健康理论教学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有效的校园足球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校园足球教学效果,本文选取某高中学校两个高三年级进行为期18周的教学实验,实验组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实验前、实验后分别对两组学生的足球技术水平及综合能力进行测试,并对两次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相比实验前,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足球颠球、25米踢准和运球过杆射门三项足球基础技术水平都显著提高,但实验组学生足球技术水平提高效果更加显著;在学生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和群体凝聚力培养方面,对照组实验前后差异不显著,而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上述三项能力差异显著。因此,说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足球技能和综合能力,在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积极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提高大学高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方法:对大学高年级学生是否参加体育课学习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实验,一年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5项体质健康素质测验,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高年级学生参加体育课学习的各项健康素质明显好于未参加体育课的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明显增多。结论:大学高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或学分制选修课,以达到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对“以赛促趣、以赛促练、以赛促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进行实践与研究,通过教学实验在实验组采用训练和体能测试赛相结合方式提取比赛成绩,与对照组采用训练和传统体质测试方法相结合方式提取测试成绩,两者进行相关指标数据的统计,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经过8周16节课时的教学实验后,测试结果表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采用赛制方法优于传统的测试方法,实验组体能测试赛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能测试项目的成绩,差异性显著;问卷调查分析表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采用赛制方法,即体能测试赛,学生的兴趣、喜欢度、积极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学生对采用“赛事”方式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赞同度与支持度高。  相似文献   

7.
就高校体育俱乐部配备专业指导员对高年级学生体质的影响进行实验,结果:男女生BMI、肺活量的值,男女生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握力、50m跑、男生1000m和女生800m跑的成绩,实验组实验后均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实验后各项指标的值均有变化,但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体育俱乐部配备专业指导员,并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员的指导作用,对高年级学生身体的BMI、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连续多年实施的青少年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基础上,以XX中学为例发现中学阶段的学生之间的体质差异很大。为了整体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让体育教师安排上课内容及运动量方面很好地关注到全体同学,本研究提出为期16周的课堂分组教学,以试验的形式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育成绩在实验前后都有显著性差异,从进步的幅度可以看出实验组的体育成绩较对照组进步更显著(p=0.000),这说明实验组采用的分组训练干预措施是非常有效、值得肯定的新颖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智能技术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自主提升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国药科大学720名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为不及格、及格、优良共3种水平的大一学生为被试对象。实验组在教师引导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施自主促进的干预策略,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通过约4个月的实验,对照两组学生体育活动等级、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体质健康成绩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不及格、及格水平及总均分在3个测试方面都有显著性提升,对照组不及格水平在3个测试方面都有显著性提升,其他无显著性变化。结论:高校对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大学生应采用差异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体质健康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途,因而探讨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实验法探索“押加”训练对贵州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1)“押加”训练对大学生身体形态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训练后平均BMI值比训练前提高了0.29kg/m2;(2)身体机能方面:“押加”干预后肺活量平均成绩比干预前提高了118.69mL;(3)身体素质方面:押加训练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均有积极的影响,效果尤为明显的是短跑和立定跳远。“押加”干预后所有队员的50米跑成绩均有提高,且总体平均值训练后比训练前提高了0.42s;干预后每位队员的立定跳远成绩均有明显提高,且干预后比干预前立定跳远平均成绩提高了18cm。  相似文献   

11.
应用音乐与有氧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82名身体健康的在校中学生进行体质运动干预,了解音乐有氧训练法对增强中学生体质的影响.实验组实施音乐有氧训练处方周期为5个月,每周2次,每次40min.运动干预前后分别对20m往返跑、下肢肌力等指标进行测评,并与从事常态有氧练习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估干预效果.实验组男、女学生肺活量、下肢肌力及20m往返跑成绩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对照组女生的肺活量、男生的20m往返跑显著高于干预前,其他指标变化并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音乐有氧训练法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在校中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究和分析后,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体质健康的提法不合理;体育教学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下该做何抉择;以及其中选测项目的兼容性有待提高;体育教师在测量过程的责任没有明确规定;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缺乏心理素质的测试指标。最后提出结论:改体质健康为体质状况;取消台阶实验以耐力跑替换;加强体育教学及教学目标的改革;增加心理测试指标;加强教师在测试过程中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旨在为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选取16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人。对照组采用下肢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实验组采用下肢快速伸缩复合训练,训练时长为8周,每周3次课,每次60min。训练前后对反映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原地双脚起跳摸高、助跑单脚起跳摸高、"T"字折返跑和30m冲刺跑指标进行测试。结果:经过8周的训练,对照组各测试指标成绩均有提高,其中立定跳远、原地双脚起跳摸高成绩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助跑单脚起跳摸高成绩有显著提高(P<0.05),"T"字折返跑和30m冲刺跑成绩提高但不显著(P>0.05);实验组的立定跳远、原地双脚起跳摸高、助跑单脚起跳摸高、"T"字折返跑和30m冲刺跑成绩均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实验后实验组各项爆发力测试指标的成绩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均可以提高青年篮球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但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比传统抗阻力量训练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发现:《标准》中测试指标体系不全面、选测项目的关联和替代程度较差、项目组合替代设置不合理等。认为:《标准》测试指标体系不能准确评价学生体质状况;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类测试指标各备选项的选择,应为相互间关联系数较大的项目;肺活量的测试应选择能够全面反映心肺功能的动态指标;台阶实验指数与耐力跑成绩的相关性较低,应用12分钟跑取代台阶试验;《标准》的分值跨度太大,应设置多项不同的分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中引入拓展训练教学课,分析拓展训练教学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实验后女子的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及立定跳远和800m的成绩,男子的肺活量、立定跳远和1000m跑的成绩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后男子和女子的肺活量及和800m(女)、1000m(男)跑的成绩呈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相对于普通体育教学课,拓展训练课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耐力能力和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运动处方干预对体质影响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运动处方干预下,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并为大学生的科学健身提供“量化”指导和今后的调研提供依据及参考。方法:按随机抽样原则,在本校06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个班,两个班作为实验组,实施运动处方;另两个班作为对照组,不实施运动处方干预,实验期为1年,以对比、验证运动处方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肺活量体重指数及台阶试验成绩等指标上,实验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运动处方对增强、改善大学生体质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选取浙江省某高职院校2015—2017级(10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学生实验前和实验后体测数据,探究高职院校运用课外APP跑步软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参加课外跑步的2015级学生耐力和体测成绩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参加课外跑步的2016级学生毕业时耐力提高了7s,有显著差异(P<0.01),其他素质略有下降,差异没有显著性;参加课外跑步的2017级学生毕业时耐力提高了6s,相较入学时有显著差异,立定跳远较入校提高了1cm,体测成绩略有下降但不明显。相较高职男生来说,课外跑步更能提升高职女生身体素质。可见,高职院校使用课外跑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耐力水平,但是提高学生体测成绩效果不明显。高职院校应让学生在跑步时采用增加强度的间歇跑步方法,另外男生的课外跑步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要高于女生,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何兴权  易东平  尹松 《精武》2012,(29):17-19
目的:利用网球运动干预中学生身体素质,探讨网球运动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法对实验组学生进行网球运动干预15周后,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干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经过15周的网球运动干预,实验组学生所有身体素质指标在实验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而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立定跳远、握力、50m、800/1000m成绩提高差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各指标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网球运动对促进中学生的上肢力量素质、爆发力素质、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干预影响效果突出,对学生的柔韧素质干预影响效果不够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中国美术学院4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上网时间的长短分为4个实验组,对他们的体重、肺活量、台阶实验、立定跳远、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和单脚闭眼站立等8项人体体质健康指标进行实验前后测试,并对实验结果的差异状况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上网时间越长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越大,上网2h内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不明显,上网3h会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显著下降(P<0.05),上网4h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非常显著 (P<0.01);上网2h后女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幅度大于男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体育师友》2018,(2):76-78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滑是困扰我国教育的问题之一,通过开展校园足球,使足球成为学生愉悦身心、强健体魄、培养技能的阳光体育活动。通过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结合《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和学生体育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比对,并分析校园足球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总结得失,形成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