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影响复杂产品研发关键干系人知识共享行为的六个因素,即项目战略因素、干系人特征、组织因素、技术因素、知识特征和内部使能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复杂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关键干系人为调研对象,借助于SPSS 18.0和Amos 7.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各因素与关键干系人知识共享行为之间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作用强度进行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项目战略因素、干系人特征、组织因素、技术因素和内部使能因素均对复杂产品研发关键干系人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正面影响,知识特征对复杂产品研发关键干系人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娟茹  罗岭 《科研管理》2015,36(6):37-45
基于复杂产品研发的视角,运用知识管理和复杂产品系统理论,探讨关键干系人知识共享行为的两个构面、创新速度和创新质量与复杂产品研发绩效的关系,构建理论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显性知识共享行为和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不仅对产品绩效和学习绩效有直接作用,还通过创新速度和创新质量间接影响产品绩效和学习绩效;同时,显性知识共享行为和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创新和研发绩效的影响有所差异,显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创新速度和学习绩效的影响较大,而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创新质量和产品绩效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王娟茹  杨瑾 《软科学》2011,(10):12-16
分析了关键干系人知识共享的社会化行为、外部化行为、组合化行为和内部化行为与复杂产品研发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假设,构建了理论模型,并以复杂产品研发项目为调查对象,运用SPSS 18.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化行为、外部化行为、组合化行为和内部化行为均对复杂产品研发有显著性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娟茹  杨瑾 《科学学研究》2011,29(6):900-905
 采用文献和调研访谈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归纳提炼了影响复杂产品研发关键干系人知识共享行为发生的21个影响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286个样本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提取,得出影响关键干系人知识共享行为发生的6个主成分因子,即项目战略因素、干系人特征因素、技术因素、知识特征因素、组织因素和内部使能因素。  相似文献   

5.
姜道奎 《软科学》2017,(2):66-70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变革型领导、信任倾向、团队知识共享绩效的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样本包括791份有效问卷以及所对应的环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通过信任倾向作为中介变量对团队知识共享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信任倾向在变革型领导与团队知识共享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任务导向和关系导向的变革型领导对信任倾向和团队知识共享绩效的不同维度产生影响作用的路径是不同的,任务导向的变革型领导对共享意愿、共享行为、共享绩效有显著影响,关系导向的变革型领导对信任倾向、员工满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中国274家企业,研究组织记忆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组织记忆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共享行为在其中起到部分的中介效应,而企业家社会资本调节了知识共享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并对研究结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珠三角地区103个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研发团队成员知识隐藏行为对团队知识存量和新产品开发绩效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产品研发团队成员知识隐藏行为对团队知识深度和相关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团队知识广度影响不大;(2)团队知识广度、深度和相关度对团队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团队知识深度和相关度在研发人员知识隐藏行为与团队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以592名企业员工为样本,揭示面子意识对知识共享行为、员工创造力既抑制又促进的独特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虽然"怕丢面子"通过知识收集、知识贡献的部分中介机制负向影响员工创造力,但是"想挣面子"通过知识贡献的完全中介机制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支持性的组织沟通氛围在面子意识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我国管理者充分认识面子意识对知识共享、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员工的面子意识因势利导,以提升知识管理的效率和组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9.
基于开源软件项目发起人个体行为视角,以全球最大的开源软件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上的8053组开源软件项目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收集了333位项目发起人问卷数据,探索项目发起人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以及知识共享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开源软件项目发起人作为特殊开发者,其参与动机、个人价值观、个人影响力和创新意识对项目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前两者比后两者的重要性更大;(2)开源社区内的知识共享对项目绩效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高效的知识共享与清晰的知识流转过程对于项目最终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开源软件项目发起人对于促进开源社区的知识共享与提高项目绩效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而知识共享在项目发起人与项目绩效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构建共享领导、组织结构与知识共享的理论分析框架,应用阶层线性模型(HLM),以研究所、设计院等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共享领导的绩效期望、权责共享、团队学习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相互协作对知识共享行为不存在显著影响作用;组织结构的正规化、复杂化对共享领导与知识共享行为的中介效应显著,而集权化的中介效应不显著。进一步揭示了共享领导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内部作用机理,不仅拓展了共享领导与知识共享行为的理论研究,也为组织提高知识共享效率,进而提高团队绩效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新产品开发范式逐渐被客户共创范式所替代,但现有文献缺少对客户共创影响产品创新底层逻辑的探讨。为此,本文假设关系才是中小企业创新资源的真正来源,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关系的不同维度——感情、人情和信任——对中小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影响及其客户共创的中介效应,并利用来自长三角和珠三角275家制造型中小企业的样本数据检验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关系的三个维度不仅会直接促进中小企业的新产品绩效,还会通过客户共创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影响;调节客户共创与新产品绩效间的关系会受到动态环境的调节,当环境动态性较高时,客户共创对新产品绩效的作用会有所增强。通过对关系影响创新的作用机理更加细粒度的研究,并挖掘了客户共创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关系资源对中小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并拓展了客户共创理论的研究范畴,也可为中小企业产品创新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既有研究对于团队层面知识共享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研究忽视了成员主动性人格的作用。为丰富研究思路和认知,本文基于特质激活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以国企研发团队为研究对象,创造性地引入主动性人格作为知识共享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中间变量,以知识异质性为调节变量。通过对上海汽车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和宝武集团三家大型国企的研发团队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知识共享显著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并且对主动性人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主动性人格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并且在知识共享和新产品开发绩效的路径上起中介作用;(3)知识异质性在主动性人格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3.
张星  吴忧  夏火松  赵越 《现代情报》2018,38(8):18-26
[目的/意义]随着在线健康社区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并且开始关注在线健康社区中的知识共享问题。本文将S-O-R模型与动机理论结合起来,构建一个集成模型来研究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的不同种类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到249份有效调查问卷,使用SPSS24.0和AMOS23.0检验所提出的假设。[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硬性报酬对利他主义和知识的自我效能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软性报酬对利他主义有正向影响,对知识的自我效能无显著正向影响。此外,利他主义对一般健康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特殊健康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知识的自我效能对一般健康知识和特殊健康知识共享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组织氛围对企业员工间非正式知识分享行为的激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良好的组织氛围对企业员工的知识分享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对国内IT、化工、金融等行业中知识密集性部门员工的调查,获取320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 11.5检验了组织氛围中的创新氛围、公平氛围、支持氛围、人际氛围和身份认同氛围五个维度对员工非正式知识分享行为的激励功能.结论显示,公平氛围和身份认同氛围对员工非正式知识分享行为有显著的激励效应.研究结论对我国企业的知识分享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旨在为社区管理者制定管理制度、促进产品创新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华为产品定义社区的用户为样本,通过爬取用户行为数据、设计指标来对社区用户进行自动聚类,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模型分析,比较和分析不同类型用户知识共享对产品创新的影响机理.[结果/结论]该社区用户可以划分为专业贡献型和积极社交型用户;用户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