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畅体验是人沉浸在某种活动中的一种愉悦、欣喜、忘我的心理状态,也被人称为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最佳体验。在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流畅体验因可以为个体提供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个体对活动的内部动机,提高个体的活动效率,一直被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被众学者所研究。本文以洛阳市206名网球运动参与者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分析。结论得出,网球运动参与者流畅体验的产生在性别方面存在着差异。与女性相比,男性网球运动参与者流畅体验得分较高;不同锻炼量对流畅体验的产生也有很重要的影响,锻炼量越大越容易获得流畅体验;在主观锻炼感受方面,相比"不费力"、"费力",主观锻炼感受为"轻松"时,流畅体验的水平最高;运动年限的不同也影响着流畅体验的产生,运动年限越长越容易产生流畅体验。  相似文献   

2.
研究对象:对西安市5所中学初一、二年级21个班的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女生为调查对象,年龄范围在11-15岁之间(共570人,平均每班27人).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谈话访问法、测试法、实验法. 结果与讨论 1.步行活动课程的目标一结构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对青春期女生在不同类型步行活动中的锻炼动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春期女生对不同类型步行活动的自主选择倾向表现为:a)社会性活动多于运动健身性活动;b)游戏性或竞赛性步行活动多于运动健身性活动;c)社会性活动多于游戏性活动,游戏性活动又多于竞赛性活动。青春期女生选择步行锻炼活动类型的动机主要取决于活动的社会交往性、活动的游戏性和竞赛性,而其健身性对练习动机并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十所城市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残疾人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积极的、高涨的,锻炼动机明确.但活动项目较单一;选择锻炼场所时以就近就地为原则,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呈自发、松散、无序的状态;从事体育锻炼的年限以5-8年最多,每次活动时间以15分钟、15-30分钟的人居多.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进一步繁荣残疾人体育事业及推动残痰人参与正常社会体育活动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体育态度变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体育态度调节着人对体育参与的行为选择和行为反应,影响着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和效率。高师学生的职业定向是教师,重视和加强高师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与培养.对推动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活动广泛与深入地开展及提高未来教师队伍的健康水平等,都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不同年级学生对体育课教学所持的态度及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表现等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法、 问卷调查法、 数理统计法、 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法学院、体育科学学院等8个学院的本科男生128人,女生154人,共28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佩戴日本产OM-RON(HJA-400)型号计步器基于日步行量进行试验.研究发现:大学生平均每日步行步数为8808步,平均消耗293.73Kcal热量,其中男生平均为9013步,女生平均为8661步,此数值与维持成年人正常健康水平的每日行走"万步",消耗300Kcal的水平基本持平但略有差距;双休日中男女生的步行量可能由于周末活动增多而均有所增加;由于专业性质等原因,理工类专业学生平均日步行步数小于体育专业学生,但大于文史类的学生;大四学生由于面试等活动增多的原因,比其它学年学生的每日步行量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采用社交行为、交往焦虑量表,主观锻炼诱导情绪体验量表,对实验对象进行心理测量法和数据统计,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心理指标交往焦虑和锻炼主观情绪体验指标上实验前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试验后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实验后横向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发现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交往的意识,降低交往焦虑提高交际交往能力,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维持;合作学习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激情,利于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8.
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的体育兴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人对客体的选择”,“是对一定对象的心理倾向”,“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根据心理学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学生的体育兴趣理解为:学生从事体育(或体育中某一内容)学习与锻炼的心理倾向或选择。体育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积极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心理因素”。很多人都爱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来说明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国的五六十年代,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中学生耐力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运用实验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应用计算训练法对中学生耐力水平、主观锻炼体验和锻炼诱导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计算训练法有效提高中学生耐力水平,扩大了计算训练法的应用领域;中学生主观锻炼体验属于中上等水平;中学生锻炼诱导情绪属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0.
研究对象:凤阳县城三所院校(安徽科技学院、凤阳师范学校、凤阳农技校)退休教职工350人。研究方法:专家访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结果与分析1.老年人体育活动状况调查结果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应同时具备以下四个主要特征:体育活动有明确的目的;选择确定的体育项目;达到我国体育人口的基本标准,即时间、频率、强度分别达到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3次以上,中等强度;对活动评价良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老年人均有明确的目的和确定的体育项目,他们参与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健康、防治疾病和休闲娱乐。体育活动达到每周3次或3次以上有192人,每次30分钟以上有205人,达中等强度有210人,对活动评价达良好以上231人,由此分析得出具有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老年人应有  相似文献   

11.
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体验运动乐趣和培养刻苦锻炼精神的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结果发现: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了阳光体育运动,他们在选择活动项目、形式时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没有时间、体育设施有限、体育课得不到重视、锻炼意识缺乏这些因素是影响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度不稳定,随意性较大,锻炼时间明显不足;活动项目选择切合实际,注重发展身体素质,并兼顾价值取向;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形式、活动项目、场所的选择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呈现多层次;体育意识差和学校体育设施不足是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大学体育教学状况对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确立大学体育教学目标、任务以及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 ,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取得更好的教学和锻炼效果。本文试图对大学生的体育参与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与能力提供参考。1 研究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天津商学院 1 998~ 1 999学年 1~ 4年级本科生共 6 0 0人 ,共中男生 42 0人 ,占 70 % ;女生 1 80人 ,占 30 %。1 .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进行调查 ,共发问卷 6 5 0份 ,回收6 2 0份 ,回收率 95 .4% ,其中有效问卷 6 0 0…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江苏7个城市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等的980名老年人的体育消费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因素中年龄因素对老年人的参与行为具有显著性差异影响;个体间因素中,与朋友、家人一起锻炼对老年人影响最大;自然环境因素中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主要有地理环境、天气、季节等3方面的影响;社区因素层面中居住环境的体育设施对老年人有一定影响,在月收入1001-2000元之间的老年人住所附近步行10min之内有收费体育场所所占人数最多;政策法规层面中,希望得到的公共保障中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保障公民基本的体育权利所选择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16.
体育锻炼是残疾人康复、健身和融入社会的有效手段,本文以18-23岁的腿部残疾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腿部残疾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腿部残疾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参与心理;学校为残疾人提供的特殊场地器材及专业体育指导人员较少;供腿部残疾学生可选择的体育项目也较为局限。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残疾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思想引导;培养改善教师的特殊教育方法;学校为腿部残疾学生提供适宜的场地和器材等,为其提供体育活动锻炼的帮助,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与运动参与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与运动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别从锻炼项目、锻炼频率、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等因子以及性别的差异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与体育锻炼活动参与的各个因子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但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本研究旨在为中学教师指导学生锻炼提供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增进中学生身体素质和全面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跑和健美操的运动效果的异同点。对象:根据健美操和慢跑的运动特点以运动效果作为研究对象。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及对比分析法进行收集整理与讨论。结果:健美操与慢跑所产生的运动效果不同。在活动过程中健美操和慢跑使体重及三围均有改善,精神状态较好,睡眠质量也有了提高。讨论:健美操对发展人的肌肉力量的作用较为显著,身体姿态发生明显变化;慢跑更着重改善人的心肺功能,锻炼机体的协调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江苏省7~18岁中小学学生共13701人,其中男7059人,女6642人。(2)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2.结果与分析(1)速度素质15年间,江苏省7~18岁中小学学生的50m跑平均成绩总体上呈现负增长趋势,表明学生的速度素质出现“滑坡”现象。这一方面说明江苏省学校体育工作者对中小学学生速度素质发展不够,或者体育教学中缺乏发展学生速度素质的练习内容;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自身身体的锻炼意识不强,至少缺乏必要的速度素质锻炼活动。(2)下肢爆发力15年间,江苏省中小学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中明确指出:"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