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学流畅体验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进 《体育科学》2006,26(3):94-94
锻炼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获得身体上的愉悦,而且,在心理上也会达到一种最佳境界。这种境界在心理研究中被称为“流畅体验”(Flow Experience),主要表现为主体与客体高度地融合、认知的有效性增加、活动过程产生愉快的状态。锻炼心理学有关流畅体验的理论(Csikszentmihalyi,1990)认为,运动时,个体认知环境有足够的机遇或挑战供其享受,且相信机遇或挑战是自己的能力所能应付时,活动过程就会达到最佳体验的状态。有关的研究发现,流畅现象通常发生在挑战性高,且活动参与者具备应对挑战技能的情况下。这种挑战与技能同时处在高度吻合的情景,不仅能使个体产生沉醉感,还可以增加新技能的学习。与生活中的其他情号相比,工作、学习和技能性休闲(如体育运动)更具备挑战与技能的特性,所以,流畅体验的研究更多的是以这些情景为特定对象。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重新编译过的《流畅状态量表》对在健身俱乐部锻炼的人群分锻炼项目、年限、频率及性别不同作了调查。通过对归纳的七个流畅体验的表现特征进行参数对比,发现锻炼项目不同的人群的流畅体验没有差异;不同锻炼年限的人群的流畅体验有差异,主要体现在“控制感”和“行动意识融合”两个特征上;不同锻炼频率的人群在流畅体验上也有差异,体现在“愉悦感”、“目标清晰”和“自我意识减弱”三个特征上;不同性别的人群的体验差异主要表现在“控制感”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心理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人口学为自变量对湖北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流畅状态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湖北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变量中清晰目标、享受体验、时间变换和意识丧失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年龄组、训练年限和运动等级指标中共性显著性差异的维度是挑战技能平衡、行动意识融合、控制感和清晰反馈;建议对运动员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大心理训练力度,提高运动员心理机能,促进流畅状态的出现于保持。  相似文献   

4.
锻炼行为、经历、意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主观强度感觉量表(RPE)和SCL-90问卷对117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有锻炼行为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没有锻炼行为的大学生;对锻炼者而言,实际锻炼量和主观锻炼感受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被试在中等强度的锻炼量及主观锻炼感受轻松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心理健康状况最优;对不锻炼者而言,锻炼经历和锻炼意愿对心理健康状况有交互作用,被试在同时具备锻炼经历和锻炼意愿的情况下心理健康状况最差。  相似文献   

5.
体育运动领域流畅状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畅状态是一种理想的内部体验状态,在体育运动领域也被称之为个体从事活动的最佳体验.由于其可以为个体提供良好的心境状态,有助于促进个体对活动的内部动机,提高个体的活动效率,所以,流畅状态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拟对体育运动情境中流畅状态的心理特征、模型构建及研究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相关的研究成果加以评述,如流畅状态的跨文化普遍性,体育运动中流畅体验的倾向性差异,流畅一运动技能表现间的关系,影响流畅状态的因素及其相应的调控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本领域的未来发展应拓展对流畅状态心理特征的研究,即以那些处于非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下的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背景的跨文化对比研究;同时,对流畅模型的进一步改进,以充实流畅状态的理论架构,也应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焦点;此外,通过目标设置等心理干预手段以促进运动员流畅状态的发生,以及为流畅状态与运动技能建立明确的中介模型,从而应用于运动技能提升的实践情境中也将是未来研究的新主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学生运动自信与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主观锻炼体验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有效增强体育锻炼意识,改善小学生锻炼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运动自信量表》《主观锻炼体验量表》对600名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小学生运动自信与其锻炼行为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1);运动自信与积极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与心理烦恼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运动自信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锻炼时间(R~2=0.046,p<0.001)、锻炼频率(R~2=0.039,p<0.01)、锻炼强度(R~2=0.028,p<0.01)以及积极幸福感(R~2=0.133,p<0.001),运动自信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心理烦恼(R~2=0.025,p<0.001);运动自信既可以直接影响锻炼行为,也可以通过主观锻炼体验的中介作用对锻炼行为产生间接影响。结论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小学生运动自信影响锻炼行为的作用机制,对于指导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增强体质,改善健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用自编《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制约因素问卷》对湖北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进行测量,分析制约流畅状态的因素以及因素的作用机制,为今后青少年网球及其他项目有效训练和完善心理水平以及体验与控制比赛流畅状态提供理论参考。结果发现:制约湖北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竞赛流畅状态的因素统计分析为积极心理、竞技技战术、外界干扰、竞技经验、赛前准备、状态体验、理性评估肯定和关键分8个因子。  相似文献   

8.
整合休闲涉入理论、心理资本理论、流畅体验理论等,检验心理资本—流畅体验的链式中介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链式中介效应模型。采用成熟量表自编问卷,对305名跑步参与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跑步参与者涉入程度、心理资本、流畅体验均是跑步参与者幸福感的前因变量。三者对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均达显著水平(P<0.005),跑步参与者涉入通过心理资本和流畅体验的中介作用对幸福感产生影响,且该中介作用包含3条路径,即心理资本与流畅体验各自产生的间接效应,以及二者共同产生的链式中介效应。研究揭示了跑步参与者涉入程度与其幸福感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深化了跑步参与者涉入对参与者自身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与研究,结合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现状认为,现阶段的有关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缺乏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层面的指标研究。文章详细介绍了流畅状态与锻炼承诺的理论及两者在大众锻炼领域的应用现状,结合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认为流畅状态与锻炼承诺可以作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心理评价指标,两者可以反映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心理层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身体自尊、目标取向与主观锻炼体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47名大学生身体自尊、运动中目标取向及主观锻炼体验等指标进行测量,研究发现,身体自尊对积极幸福感、心理烦恼与疲劳的预测都达到了显著性,自我定向不能够预测积极幸福感,任务定向可以作为身体自尊对积极幸福感进行预测的调节变量.研究表明,良好的身体自尊可以使其获得更好的主观锻炼体验,具体表现为更好的积极情感、更少的负性情绪、较低的疲劳与烦恼.身体自尊对积极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以及对疲劳与心理烦恼的负向预测都说明,身体自尊就考察运动参与者的主观体验而言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指标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