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运用高速摄影与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的技术特征过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在摆动腿着地瞬间,身体重心距摆动腿着地点的水平距离较大,在摆动腿缓冲阶段,摆动腿膝关节缓冲幅度过大,水平速度损失较为严重,最后一步步长/身高指数较小。  相似文献   

2.
运用影片拍摄法、图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以揭示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技术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最后助跑倒数第二步摆动腿着地瞬间身体的内倾角均偏大,而离地瞬间的内倾角度则比较小;在起跳开始瞬间两大腿夹角都小于摆动腿离地瞬间夹角。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着地瞬间着地点距身体重心投影点的距离与运动员着地瞬间速度的损失具有非常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对国内外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效果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从运动员的助跑、摆动动作实效性以及起跳蹬伸技术的质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起跳过程中获得较小的垂直速度而导致较小的起跳腾空高度(h2)是导致我国男子跳高运动成绩落后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少年女子跳高运动员早期训练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我国女子跳高严重滑坡现象论述了少年女子跳高运动员早期训练的重要性,进而明确了早期训练的任务,同时对少年女子跳高运动员内脏功能、敏感期、支撑器官、体重和基本技术几个方面的早期训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少年女子跳高运动员早期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起跳技术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技术,也是决定跳高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参加2008年全国田径大奖赛(乌鲁木齐站)总决赛前5名运动员的研究,探讨其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缓冲阶段起跳腿的缓冲幅度较小;在起跳腿蹬离地面瞬间的蹬伸幅度不足,水平速度转化率较低;身体重心高度及起跳腿工作距离都比较小.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摘要:研究目的是分析中外优秀女子20Km竞走运动员的运动技术特征和差异,为我国女子20Km竞走运动员提高和改善技术提供运动学参数依据。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高速录像解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法,对2014年竞走世界杯中外优秀女子运动员的运动技术特征进行了研究与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现役女子20Km竞走运动员存在以下技术特征和问题:1)虽然中国女子运动员步长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世界优秀选手相比,步幅依然偏小,且出现左右步长不平衡的现象;2)中国女子20Km竞走运动员步长和步频的整体效益较差,质心速度偏慢;3)中国女子运动员踝关节蹬伸幅度偏小;4)中国女子运动员腾空犯规相对于世界级运动员来说表现良好;5)中国女子运动员上肢摆动幅度较小,且上下肢摆动速度偏慢;6)国外优秀运动员特别是俄罗斯运动员的直腿摆动技术明显优于中国运动员。研究结论是中国优秀女子20Km竞走运动员在步长和步频、踝关节蹬伸角度、上下肢摆动速度等方面与世界优秀女子20Km竞走运动员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我国优秀女子20Km竞走运动员在在腾空犯规上表现较好。建议我国优秀女子20Km竞走运动员提高上下肢的摆动幅度,提高步长和步频等关键运动技术。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和归纳法,对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的竞技表现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当今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男子平均年龄为25.9岁,女子为26.8岁,跳高运动员的年龄与发挥率呈低度负相关: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平均发挥率为99.36%,超水平发挥率为27.5%;女子运动员平均发挥率为为99.31%,超水平发挥率为20...  相似文献   

8.
我国男、女跳高都曾达到过世界先进水平,多方面原因造成我国近10多年来跳高运动水平的滑坡,其中运动损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以参加2009年全国田径大奖系列赛(嘉兴站)男、女子跳高比赛的18名跳高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调查我国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运动损伤并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损伤原因,为科学训练、预...  相似文献   

9.
对40年来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进行了深人调查,发现第一、二代运动员的跳高成绩随训练年限和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同时把最高成绩表现在最佳年龄阶段。而第三代运动员训练年限平均较短,退役年龄偏早,训练时间、手段与负荷比老一代运动员明显减少,身体素质发展不全面,基本功不扎实,严重影响了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发现,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出成绩的趋势表现出双高峰现象与世界优秀女子跳高选手出成绩的规律相一致,符合人体生理发育规律和运动训练规律。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三维摄像法和录像解析法,对河北省三代女子铁饼奥运选手肖艳玲、宋爱民、苏欣悦和陈扬的投掷技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名运动员在动作节奏方面存在差异,肖艳玲旋转速度较慢但幅度大,其他3人旋转速度较快,但旋转过程中身体和投掷臂相对放松;宋爱民腾空阶段用时最短且保持了加速趋势,其他3人在腾空阶段的旋转速度都出现了明显下降;4名运动员在转换阶段对身体和投掷臂都进行了很好的控制;在铁饼出手瞬间,肖艳玲、宋爱民和苏欣悦的左侧支撑十分稳固,且右髋的转动与右腿的蹬伸都非常充分,而陈扬的左侧支撑和右侧蹬转都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体育锻炼人群的体质状况及体育锻炼的效果。方法:对研究对象按体育锻炼情况进行分类,分析比较不同锻炼情况下的体质状况差异。结果:广州市成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率达到60.4%,明显高于不锻炼人群的39.6%;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身体机能、素质水平高于不参加锻炼人群的水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这种作用效果更明显。男女经常锻炼者的BMI总体水平高于偶尔锻炼者和不锻炼者;女性经常锻炼的"腰臀比"水平低于偶尔锻炼和不锻炼。结论: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对身体形态的改善不明显并与相关研究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体育系 (PED)、生物系 (BD)女生的 V O2 max、VT(% V O2 max)及亚极量恒负荷运动前后的心率(HR)、血乳酸 (Bla)、主观体力负荷评估表 (RPE)。结果认为 :1)体育系女生 V O2 max、VT(% V O2 max)较高 ,提示其体能水平即有氧工作能力明显高于一般女大学生。 2 )体育系女生静息及亚极量负荷运动时的 HR、运动后的 BL a及 RPE明显低于生物系女生。说明在相同的相对负荷应激下 ,有氧工作能力较高者生理反应较小 ,无氧供能比重较低 ,疲劳出现较迟  相似文献   

13.
浙南沿海地区成年人群体质与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省南部沿海地区城市成年人群体质和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南沿海地区城市成年人群体质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女性好于男性.成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4.08%,男性患高血压病率高于女性、城市体力劳动者高于城市非体力劳动者(P<0.01);城市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较高,然而体质状况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锻炼指导.通过调查分析,为浙江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女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心理健康测查量表(PHI)>,对河南省几个项目的女运动员心理健康相关因素进行了调研.按各个因素分类的对比分析,以及与全国常模和男运动员的比较,结果显示:女运动员心理问题检出率比较高;心理健康水平不及全国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各项因子症状比较明显;不同运动项目、入队训练年限、家庭经济收入的在躯体化、抑郁、疑心、焦虑、脱离现实等因子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建议重点针对6年以上的运动员、一些集体项目的运动员、家庭经济条件差的运动员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交客运量关联分析,对制定城市公交规划、提高公交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缓解我国大城市"乘车难"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关联分析,可知影响我国城市公交客运量的前三位优势因素分别是公交年行驶里程、公交车船数、公交线路总长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世界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在近两年的20场国际比赛的发球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运动员发球多选用前场1号区,男、女运动员在发球落点区域的选择上不存在显著性差;6号区和3号区的发球得分率较高,2号区发球失误率高,1号区失误率最少。男、女运动员发球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男运动员发球得分的能力要强于女运动员,男运动员发球失误率高于女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近七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女子铅球前八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试投成功率、最好成绩出现轮次分布、有效成绩的发挥率和变异系数等进行统计,分析世界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的竞技表现特征。结果显示:1)青年女子铅球项目整体竞技水平保持平稳,整体竞技表现稳定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在资格赛中的试投成功率均呈现"V"字型变化,在决赛中的成功率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3)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在靠前轮次的竞技表现水平更高,决赛第2轮的竞技表现尤其关键;4)我国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整体竞技水平和竞技成绩处于世界前列,竞技表现更稳定,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运用高速摄影等方法对女子大学生三级跳远技术进行研究 ,并与世界优秀选手技术进行对比 ,分析了女子大学生三级跳远的关键技术和机械能利用问题。结果表明 ,大学生三级跑远的助跑速度及机械能的利用率与优秀选手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9.
以国青队21名女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赛艇项目相关选材指标的测试,分析我国青年女子赛艇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等指标的现状特征,为探索高水平赛艇运动员选材体系奠定基础。研究结果显示,国青队与国家队队员在身高、体重、指距、指距-身高、克托莱指数、体脂百分比指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BMI、瘦体重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下蹲伸臂距达到五级水平(优秀赛艇运动员要求)者仅占4.7%;VO2max的变化范围为2.713-4.831L/min,14.3%的受试者达到国内优秀女子赛艇的平均水平,4.8%的受试者达到国际标准;乳酸变化率在6.26-13.99mmol/min之间。指出,目前我国青年女子赛艇运动员的选材成效较好,人才储备力量较强,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弱势,与国际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存在差距,需要加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减脂的有氧训练,同时注意各项素质训练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