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前提。它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后设计的,重点是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探究通分的方法。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2.
通分是求最小公倍数和分数基本性质的综合运用,是比较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它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的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是本节教学过程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一课时,需要引导学生将异分母分数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即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再加减。有的老师认为:“一定要以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有的老师指出:“只要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这个过程就叫作通分。公分母不一定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因此,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来计算。”  相似文献   

4.
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常用的方法是:先求出两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这两个分数的公分母。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异分母的分数化为同分母的分数,最后按“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较大”的规律进行比较。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能力,笔者介绍用“十字相乘”的方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例如,在讲完六年制数学第十册第  相似文献   

5.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通分》一节内容是比较异分母、分子分数的大小 ,它是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重要基础 ,也为日后学习比的知识奠定基础。在具体教学中 ,以通分这部分知识为载体 ,教师组织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探索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并通过这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自己走完由不懂到懂的过程 ,并在其中深刻体验做数学、学数学的艰辛与快乐。一、铺垫创境开课安排三层复习内容 ,其中求最小公倍数和分数改写为通分过程中求公分母和改写分数作铺垫。第三层组织学生比较几组分数的大小 :27○57、27○ 2…  相似文献   

6.
课堂场景学生学习通分时,懂得了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后,为了计算简便,一般应先找出原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学生对于找最小公倍数只会用短除法,要想一眼就看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学生觉得相当困难。该如何让学生拥有一双能快速看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慧眼”呢?  相似文献   

7.
[课堂场景]学生学习通分,懂得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为了计算简便,一般先应找出原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学生对于最小公倍数只会用短除法,如果要一眼就看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学生觉得相当困难。该如何让学生拥有一双能快速看出几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慧眼”呢?  相似文献   

8.
学生学习通分,懂得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为了计算简便,一般应先找出原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学生对于最小公倍数只会用短除法,如果要求他们一眼就看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学生觉得相当困难。那该如何让学生拥有一双能快速口答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慧眼”呢?  相似文献   

9.
教学片断教师揭示课题“通分”,并对分数基本性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及比较分子或分母相同分数的大小,作了复习性练习。继而,由比较分数大小导出例1:“比较3/4和5/6的大小。”师3/4和5/6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不容易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但我们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先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习通分时,懂得了要把异分母化为同分母分数后,为了计算方便,一般应先找出原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学生觉得相当困难。该如何让学生拥有~双能快速看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慧眼”呢?  相似文献   

11.
学生学习通分,懂得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为了计算简便,一般应先找出原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学生对于最小公倍数只会用短除法,如果要求他们一眼就看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学生觉得相当困难。那该如何让学生拥有一双能快速口答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慧眼”呢?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教师要站在更高的层次引导学生进行智慧地学习.作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出结果,核心的知识目标就可以达成.当然,作为教师,我们总希望学生少走“弯路”,用最小公倍数更简单、更便捷、更有利于学生解决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中的通分问题,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他们有自己的认知风格,有自己的知识背景,所以,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用最小公倍数进行通分.  相似文献   

13.
一、分式 知识链接 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个不等于0的数,分式的值不变. 2.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母不同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一般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公分母,这样的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相似文献   

14.
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谈几点体会。一、运用迁移扩充认知进行某一知识教学时,应正确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抓住新旧知识本质意义上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对比准确地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充分运用迁移规律,促进新旧知识的同化,形成一个更为扩展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必须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这是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是否掌握了通分的方法,这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因此,教学重点就是使学生会用通分方法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其实质是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计算。这样学生利用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等旧知识,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新知识,有利于学生认知的主动构建,扩充了认知。二、运用比较调整认知比较是一种用以确定客观事物的异同与联系的思维过程与逻辑方法。小学教学中的许多知识,既有联系又易混淆,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排除干扰,使易混的知识清晰分化,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调整了认知。  相似文献   

15.
正一、知识梳理1.分式的通分(1)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为与原来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通分.(2)通分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通分的关键是确定最简公分母.最简公分母主要由以下3种方法确定:①最简公分母的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②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取各分母所有字母的最高次幂的积;(3)如果分母是多项式,则首先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相似文献   

16.
学习最小公倍数、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相当容易的.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提升练习品质上,使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分数的美丽与奇妙,开发创造性思维,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富内涵.  相似文献   

17.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通分和约分等知识后才教学的。对比现行的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和浙教版四个版本教材中"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内容,通过分析导入情境、教学活动和课后练习的设置,探讨如何才能更好地教学。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比较34 和 56 的大小”教学片断。在即将下课之时 ,我鼓励学生提出了许多较好的问题 :生1:刘老师 ,比较 34 和 56 的大小 ,为什么要用12作4和6的公分母 ,能不能用24、36、48……作公分母呢?为什么?师 :比较几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一般的方法是 :先用通分的方法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为分母的分数 ,再进行比较。能够用24、36、48……分别作4和6的公分母 ,但24、36、48它们不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 ,较繁易…  相似文献   

19.
通分     
教学内容;通分教学重点: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懂得可以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难点:为什么要对分母不同的分数通分。教学过程:(一)复习1.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口答)4和6 3和2 7和21  相似文献   

20.
在比较几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时,常用以下几种方法。一、通分法。即根据“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较大”的性质,先把几个异分母化为同分母,再根据分子的大小进行比较。如,比较3/4、7/12和5/6的大小。解:3/4=9/12,7/12=7/12,5/6=10/12 ∴10/12>9/12>7/12,即 5/6>3/4>7/12。二、比较分母法。即根据“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较大”的性质,先把几个异分母分数的分子化为同分子,再根据分母的大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