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我国各省(区市)竞技体操运动员、教练员数量结构与大赛成绩为研究对象,对竞技体操运动员、教练员配置状况与效益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主要结论:我国竞技体操人力资源配置在空间与数量结构上欠合理,选材面狭窄,效益不平衡,人力资源配置目标分化,部分省(区市)围绕"全运战略"进行人力资源分配,奥运战略在运动员与教练员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心理训练在排球运动中的意义进行调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教练员对心理训练理论知识的认知情况、教练员对自身角色和运动员心理特点的认知、教练员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以及心理训练对排球运动员情绪的调节作用、对排球运动员技能掌握发挥的作用、对排球运动员处理突发情况的作用、对排球运动员赛后心理调整的作用等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及访谈、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法对东北地区青年男篮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结构及评价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为:①青年男篮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特征可以通过14项典型指标描述;②青年男篮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结构由八个因子组成;③制定了青年男篮运动员认知心理特征典型指标的单项评价标准;④制定了青年男篮运动员认知心理综合发展水平和认知心理发展均衡程度的等级评价标准,有利于发现青年男篮运动员在认知心理发展上的优势与不足,使教练员易于把握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4.
竞技体操创新系统建构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万刚 《体育科学》2003,23(1):67-70,86
以竞技体操创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在对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决定性因素和影响技术训练效果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以技术因素为中心,初步建立了竞技体操创新系统的理论主体框架,并对竞技体操创新系统的各构成要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认知-行为调节在射击射箭运动员心理调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茜  王华  张建功 《体育科技》2001,22(1):48-50
通过认知-行为心理调节方法在射击射箭运动员中的应用,剖析了认知-行为心理技能、焦虑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强调了认知-行为调节对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作用,揭示了认知-行为调节是运动员保持良好情绪状态、充分发挥技术水平的可靠保证,是促进运动水平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调查访问法及结合运动实践对竞技体操比赛所需要的心理技能进行分析综合,总结出体操运动员所需要的4种心理技能.并且对导致体操动作失败的相关心理因素如焦虑、应激、动机、心理准备等进行初步探析,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心理预防措施,以期对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员的临场发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陆小马 《体育世界》2011,(10):66-67
本论文主要以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体操运动员的文化程度、文化教育现状加以研究分析,找出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员文化素质低下的原因,为提高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员文化素质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作为传统优势项目,竞技体操为我国赢得无数的荣誉和辉煌,为保持我国竞技体操的优势地位,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运动员队伍建设.本文以2006-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注册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从运动员地域分布、年龄分布、首次注册3个方面分析我国竞技体操运动人才资源的发展状况,以期为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员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沈体竞体校与省级、国家级体操、田径运动员几项认知心理指标的比较分析,找出不同运动级别之间运动员心理水平的差距,以及高级心理指标在不同级别、项目中的作用。供体操、田径教练员在运动员心理选材、评定和心理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赛后心理恢复对运动员心理优势的完善和形成,对推进冰雪运动员竞赛和训练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认为冰雪运动员赛后心理具有动作技能动力定型负向变化、竞赛动机水平变化、自信心正负变化、情绪变化幅度较大等特点,提出积极采用运动员动作认知结构的恢复、增强运动员自信心、修复运动员比赛动机、调整运动员紧张情绪等手段及时进行赛后心理恢复,以促进运动员心理优势的完善和形成,为冰雪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认知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身体认知观念,具身认知的思想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关于身体认知的研究开始朝向具身化方向转变。从人体运动场域的视角,探讨身体运动与身体认知具身性转向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研究认为,身体运动在身体认知与被认知的过程中起到中介和调适作用,身体运动的方式可以映射出身体认知过程的具身性变化。身体运动可分为客观身体运动与现象身体运动两种类型,它们对身体认知的具身性转向起着不同的推动作用。身体运动特有的行为模式反映了身体认知与周围环境的关联性,身体运动的限制作用体现在身体认知表征的特性与范围方面,身体运动的分派特征对身体认知转向中的构成性角色具有证实作用,身体运动的调适功能是身体认知与具身行动之间协调性存在的重要保障。在身体运动对身体认知具身性转向的解释方面,要求身体运动应在身体认知的具身性转向中保持主动,重视身体经验的投射功能,关注身体运动的物理属性与运动方式的决定性作用。将身体运动的相关研究融入到具身认知的范畴,形成完整而有序的研究范式,将有助于解决身体认知研究领域中出现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参加业余体操训练活动幼儿的家长职业特点。主要动机、信息源以及时间和财力的投入态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其职业大多为工农、文化程度高中以下,改善形体、增强体质和成为优秀运动员是幼儿家长的主要动机;家长主要通过他人介绍和教练员下学校挑选来获得幼儿体操活动信息;在“您的孩子是体操苗子”的假设条件下,大多数家长愿意长期投入精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健康的认知心理建构与测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剑  季浏 《体育科学》2004,24(6):40-44
把青少年对健康的认知放在与时代相关的社会实践土壤中去考察,沿着理论建构→提出假设→研究论证→理论创新与整合的路线,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寻求青少年心目中的健康包含那些具体内容,从理论上、方法上对青少年健康的内在认知心理结构、测评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提出青少年健康的认知心理六因素结构,在此基础上研制出“青少年健康评定量表”,作为评定青少年健康的有效量具。  相似文献   

14.
极限皮划艇激流回旋是新兴运动,探索运动项目的训练特征是提高竞技水平的基础,提高教练员对训练特征的认知水平是形成正确训练理念的前提。研究运用运动训练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极限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教练员对训练特征的认知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绝大部分教练员对极限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技术、战术、体能和心理训练特征的认知符合项目的运动特征和竞赛特征;近4成教练员对该项目训练理念的认知不够清晰;我国极限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运动员专项化训练水平较低。建议:加强项目供能结构等的基础研究;加强该项目运动员的专项化训练程度,以尽快提高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5.
定向运动员反应认知方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7名中国定向运动员(男30名,女27名)反应认知方式的测试与分析,发现定向运动员的反应认知方式主要为慢而准确型、快而不准确型和快而准确型,以慢而准确型为主。优秀与一般定向运动员反应认知方式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准确性上,优秀运动员的准确性明显高于一般运动员。优秀定向运动员的反应认知方式主要为慢而准确型和快而准确型。定向运动可能具有要求运动员反应认知方式以准确为主要目标的特征。反应认知方式测试与评价可用于定向运动员的选材、个性化教学与训练。  相似文献   

16.
谭长青  彭杰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1):14-15,18
优秀运动员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最终目的是使运动员尽可能早地达到竞技能力高峰期 ,并尽可能长地维持这个高峰期 ,创造出更多的优异的运动成绩。作为竞技体育主体的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文章选择人文社会学视角为切入点 ,通过体操运动员李东华的个案分析 ,来研究其对运动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存,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400名大学生进行文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就目前我校大学生对瑜伽认知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瑜伽认知程度有一些认识,行为上却相对滞后。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停留在看到一些宣传网络上,没自己去参与、专业场地教师的正确指导指导。  相似文献   

18.
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评价的心理认知干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燕 《体育科学》2005,25(12):43-45,52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对101名现役一级以上运动员大负荷训练的心理认知干预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在经过心理认知干预后,“情绪性自我评定”的句子比例显著下降,“意义性评定社会取向”和积极性评定的句子比例均显著升高,消极性评定句子比例显著下降,男、女运动员之间差距减少。对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评价的心理认知干预可能会使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亦可能会提高女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的积极性评价。  相似文献   

19.
运动技能获得中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外显认知与内隐认知是运动技能认知的两种模式.外显认知是指一种是有日的、受意识控制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并采取一定策略来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人们学习运动技能的主要认知模式.内隐认知是指无意识认知.它包括内隐记忆、内隐学习及内隐知觉等认知范式.在运动技能的外显认知中,当指导者提供的外显指导具体且准确,与学习者所要探寻的规则一致时,将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否则将起到阻碍作用.复杂运动技能的学习更适合于两种认知模式的协同化,即先内隐认知后冉外显认知可以使技能学习效果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20.
关于运动员对公平竞争原则认知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竞技运动主体运动员在公平竞争原则的认知、态度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结合我国十运会的相关案例,旨在揭示影响我国竞技运动公平竞争的因素,为我国竞技运动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