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创新教育与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宏观(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从中观(高等工程教育自身)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本质,从微观(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可以促进个人的创造性的发展。因此,在21世纪,要培养大批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实施创新教育。但是,现行高等工程教育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基本思路一是转变教育思想;二是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优化创新人才的成才环境。  相似文献   

2.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以工程实践教育为内涵,结合"中国制造2025"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和现代化制造业对于人才的渴求,以培养具备自动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的自动化专业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构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先进智慧工厂实训平台"创新实验室建设,加强学生对于"中国制造2025"现代化制造业的认知,培养学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工程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开展中,我们要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智力因素引一发与非智力因素开发的结合,传授知识与哈菲能力的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实践证明:营造高等职业教育工程环境,对以技术岗位型、工程设备型和工程对象型的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营造高等职业教育工程环境,必须加强实践训练基地建设,其任务繁重,即要有人才、物力,还要有为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一颗心。为了营造高职《数控加工工艺及装备》试点专业的工程环境,我们加强了实践训练基地(中心)建设。一.开展厂校合作,巩固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4.
转变观念 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担负着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培养各类工程人才的使命。可以认为,一个现代工程人才应当具有较广博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知识并能加以综合运用;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创新科学思维的能力;具有从事与组织工程实践活动的能力。其中核心是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最为关键的是要转变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以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为目的的教育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和校园氛围。为此,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在工程人才创新…  相似文献   

5.
以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下,现代工程实训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应运而生。高等工程教育要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深入思考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问题,从功能定位、环境建设、教学内容、运行模式等方面深化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构建贴近产业实际的现代工程实训平台,培养适应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重庆交通大学"茅以升班"在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卓越人才的实践中践行茅以升工程教育思想,构建了"以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工程创新能力为主线,以课堂内外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为保障"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外环境学科教育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以及美国环境学科的现状和演化出的三类环境工程教育模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科学与工程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创新型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阐述了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理工文融合、教学和科研结合、与国际接轨、培养创新型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方面的理念和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跨入新世纪之际,高等工程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从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素质结构,以及培养模式和途径,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对我国工程教育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上提出了批评。特别是10几年来,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遭遇重重困难,让人感到失望。因此,正确地认识,及时地沟通包括产学合作教育在内的多种途径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的作用,对于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必须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  相似文献   

9.
以就业为导向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动力之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教育必须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原则及人才定位。实施人才培养特色工程,培养高技能人才,开发人才就业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产学研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对工程教育的一种新诠释,体现了工程教育面向21世纪的教育理念,摒弃了传统工程教育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而代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工程教育新理念。一、产学研工程对工程人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培养现代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在培养具有“绿色人格”、“环境品德”、“生态素养”的工程技术人才,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产学研工程的实践过程是向学生传输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实践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会应用、学会创新、学会关心,前者是对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的运用和发挥,…  相似文献   

11.
双证书制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文章提出了双证书制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建议大学本科毕业生不仅要通过本科教育取得学士学位证书,还要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认为本科教育将发展成为国民普及教育,要把以培养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为目的转变为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级职业劳动者为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适应新世纪的教育发展,高等教育需要更新观念,核心是注意培养高素质富有个性化创新型的人才,以适应新的社会竞争环境。强化问题意识,突破创新思维障碍,培养创新人才,文理渗透,注重学生的创新教育,无疑是培养个性及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种新趋势要求高校对创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培养生存型、机会型创业人才向培养科技型创新创业工程人才转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世界知名的创业型高校,以战略性创业目标为向导,开发项目式课程、独创BMoE创业教学法,积极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并成立产学研创结合机构,将创业教育融于工程教育,致力于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程人才。审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特点,我国要厘清创业教育在工程教育中的地位;以跨学科人才培养为引领,扩大创业教育的实施空间;利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创业教育的实施搭建沟通桥梁。  相似文献   

14.
超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工程人才是突破专业限制通识社会的人才,工程人才的培养必须在教育过程中从“四大模块”方面着力,即着力于目标结构模块发展的辩证统一、知识结构模块的跨学科整合、环境结构模块的优化组合、社会适应能力模块的超前导引,鼓励超越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向现代工程文化教育跨越。  相似文献   

15.
以河北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例,认为应充分认识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和技能训练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合理调整培养计划中三者的比例,在教学体系的构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技能训练,从而构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从制定培养计划、课程改革、营造工程技术环境、加强队伍建设和教学过程管理着手进行了成人高等教育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人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培养创新能力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创设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并在不断实践操作中日渐形成鲜明的教育特色。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初中老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7.
发展产学合作教育 培养新型机械工程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学合作教育对于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十分必要,它既确保了学校和工业界能保持紧密的联系,也为毕业生迅速进入工业界提供了较好的机会。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只有和企业、行业紧密结合,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才能更好地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促进技术创新,不断推出市场需要的新产品以提高竞争力。为了培养出真正的新型机械工程人才,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联合起来,积极发展产学合作教育,加大了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力度。一、产学合作是高校工程教育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我国加入W…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教育与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性化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更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灵魂,日益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需。为此,高等学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奠定个性化教育发展的思想基础,引导和培养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有利于优良个性发展的环境,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工业4.0背景下人才的培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借鉴国内外建环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探索区域性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之路。以安徽建筑大学建环专业建设为例,研究与实践了区域性高校探寻特色办学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工程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地方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基地,需要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成为地方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提高办学质量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建设一支产教融合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工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