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邵芳 《教书育人》2020,(2):65-65
小学班主任需要用"慢"的心态来对待学生的成长。只有实施慢教育,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等待中陪伴学生成长,在等待中引导学生,才能促使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一、尊重个体差异,实施从容教育小学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的发育都不够成熟,教师在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时,更需要保持耐心。不同的学生在生理、心理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都是不同的,班主任需要认识到这一客观事实,不能一味地要求所有学生步调一致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很多小城市或农村小学生来说,小学老师是小学生在懵懂的年龄正式与外界的接触,可以说教师就像是一扇窗户。学生透过这扇窗户看到外面的世界或鲜艳或平庸或暗淡,这都取决于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气质、理想、性格、行为方式、对事情的态度、观念等个性心理特质,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工作不仅是负责学生的学习和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心理变  相似文献   

3.
有喜有泪,有起有落,成长就是一连串的惊喜加上一连串的困惑。《学生之友》编辑部为了展示当代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决定举办“成长杯”小学生作文大赛。从即日起征稿,至2003年6月30日截稿。作文在题材上不限,形式上可以自由表达,内容可以写童年趣事、成长历程,也可  相似文献   

4.
王晓东 《辽宁教育》2013,(7X):54-55
<正>我们为什么选择"小循环"我国实行的是小学六年学制,学生在小学阶段要经历从幼儿到少年的成长,应该说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较大的跨度,时间相当于初中和高中的总和。小学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基础性和奠基性,需要科学、严谨地实施系统教育。这六年细分起来,又可分为特征鲜明的三个阶段:(一)初小阶段。也就是1~2年级,是幼儿向小学生的过渡阶段,幼儿特征逐渐消失,小学生的特质逐渐形成。(二)中小阶段。也就是3~4年级,真正的小学阶段,小学生的特征非常明显。(三)高小阶段。也就是5~6年级,是小学生向初中生的过渡阶段,小学生的特征逐渐  相似文献   

5.
有喜有泪,有起有落,成长就是一连串的惊喜加上一连串的困惑。《学生之友》编辑部为了展示当代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决定举办“成长杯”小学生作文大赛。从即日起征稿,至2003年6月30日截稿。作文在题材上不限,形式上可以自由表达,内容可以写童年趣事、成长历程,也可以写成长道路上遇到的波折,以及烦恼忧愁等。比赛设一等  相似文献   

6.
今年秋,教育部颁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就小学生入学、编班、教学、作业等十个方面对小学生减负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是学校优化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的导师。班主任的教育方式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展。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理能力差,需要班主任以“妈妈式”的关心、呵护,走进学生内心,引领学生成长。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做一位“妈妈式”的班主任,以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实际行动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心陪伴学生,精心培育学生,理解关怀学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做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引导学生健康向上,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学生成长助力。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小学生在以后的成长中更好地得到发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水平?除了不断加强小学生们对科学课程的重视度,并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者也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本文就"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实施策略进行简单的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9.
教师被冠以辛勤的园丁,因此赋予这一职业以神圣的使命:修正学生成长中的瑕疵,解答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教育需要一个过程,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巧妙地运用教育手段,并非干预越多,教育效果越好;对学生的教育不能急功近利,需要一种细致的观察和深情的期待;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对学生运用合理的评价机制。可见,做好园丁也需要一些艺术,要正确处理好下面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0.
原新国 《教师》2011,(22):8+3-8
教师被冠以"辛勤的园丁",因此赋予这一职业以神圣的使命:修正学生成长中的瑕疵,解答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教育需要一个过程,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巧妙地运用教育手段,并非干预越多,教育效果越好;对学生的教育不能急功近利,需要一种细致的观察和深情的期待;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对学生运用合理的评价机制。可见,做好园丁也需要一些艺术,要正确处理好下面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崭新的课程形态。在“五年制师专”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掌握知识以及能力和情感的培养起重要作用。在“五年制师专”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C省10所乡村学校中小学生学习现状调查研究发现,乡村地区中小学生学习现状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学习观和学习态度较好,学习方法有待提升,学习管理需要加强。同时,由于受性别、年级、父母关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情况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和特点。因此,需要重新认识乡村教育的价值,重塑积极的学习观;加强学生学习的科学性,优化学习方法;建立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机制,提高学习管理水平;强化留守儿童教育,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现状。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校”是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理论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要搞好学校管理 ,领导要以德施政 ,为人典范 ;教师要以德施教 ,为人师表 ;学生要以德治学 ,为人正直 ,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中小学生闲暇时间的增多,闲暇教育对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中小学闲暇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我国中小学闲暇教育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应重视中小学闲暇教育,以促进我国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健康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校合作的教育管理模式能够形成教育的最大合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高职院校开展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入手,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固有观念,构建和谐家校合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拓宽有效家校合作渠道;学校设立机构,提升家校合作工作水平;明晰权责分工,提高家校合作工作效率”4条高职院校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primary to the secondary phase in education can be a pivotal moment for many students, but for students who have autism, their difficulties with socialisation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can make this time period especially challenging.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experiences of key stakeholders regarding the issue of students with an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ASD) transitioning from primary to secondary school. Five students with an ASD who were about to transfer to mainstream secondary schools, their parents and members of thei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aff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Using mixed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a complex picture of student experiences was discovered.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school transitions for the student with ASD.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团体工作中团体认知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可以从技术层面帮助大学生改变网络依赖的现状,使之重新回归正确健康的社会认知轨道。团体治疗方案的设计与运作不仅需要学校方面提供组织、制度、师资、经费等方面的资源保障和支持,而且需要学校调整管理和教育的观念和做法,使治疗活动融入一个社会系统中,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学校安全问题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撑。针对我国中小学发生火灾的常见原因,就建立健全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消防安全培训课程模块建设和家校消防安全意识方面进行了探讨,可为完善我国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要使学籍管理工作紧跟高校教学改革的步伐,就必须运用创新思维。根据新的形势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革新旧的学籍管理模式,在严格管理的传统观念中引进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变消极被动的管理为积极主动的管理,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的外在环境。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闲暇时间的管理有利于促进人的个性化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小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策略为:在社会层面,将闲暇教育列入国家和学校教育的议程,动员社会力量开发闲暇活动可利用的资源;在学生层面,树立正确的观念,重视闲暇时间的管理,学习科学方法,合理管理闲暇时间;在学校层面,培育闲暇时间管理意识和技能兼具的教师队伍,开发建立闲暇时间管理的课程体系,落实闲暇活动设施与场所的多样性与开放性;在家庭层面,发挥父母为第一任教师的启蒙作用,坚持整体性原则,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