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学学科性质问题一直是教育学界讨论的世纪问题。关于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单一论、中介论、结合论、综合论四类观点。每类观点又有一些不同的具体观点。通过梳理、归纳教育学学科性质的研究,发现教育学学科性质既与对"科学"和"艺术"概念的理解有关,也与对教育学学科任务、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有关。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文章提出: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应是研究教育艺术的科学。教育学这一学科性质呼唤其应精加工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教育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近40年来,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经历了由"密"到"疏"的演变过程,这是高等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也是其与生俱来的自主创新品质的真实反映。当前高等教育学面临"内忧外患",一方面是因为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对自身的独特性认识不够,对所借鉴学科的理论加工、改造、整合不够;另一方面是受"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制度捆绑,难以理顺与教育学的关系,导致学科的相对独立地位受到威胁。"再学科化"和"建成一级学科"是高等教育学化解"内忧外患"的必由之路。未来高等教育学应坚守自己的学科立场和学科边界,并与教育学形成"平等互惠"和新水平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一个由众多教育学科组成的教育学学科群(即教育学体系)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和流行,大教育和大教育学的出现和发展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教育学和教育科学二者其实是同义语、同义词,指的是同一事物。在教育学体系中,旨在研究教育规律、原理和方法的学科,不应称之为"教育学",而应称之为"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体系中居...  相似文献   

4.
比较教育学即将迎来学科创立200周年。在经历了多次研究范式的转换之后,当代比较教育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即走向"批判"并回归"本土化"。伴随着传统的"描述与借鉴"范式的日趋式微,比较教育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批判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由此带来了批判性的学术话语。在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功能被重新定义,聚焦本土化问题成为新的取向,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国际性"与"本土化"之间寻找新的融合点与平衡点。  相似文献   

5.
李文英  田山俊 《教育研究》2012,(5):17-21,47
教育史学科和比较教育学科是两个关系极为密切的学科。虽然两门学科在学科性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时间维度上差异显著,但也存在着许多交叉之处。厘清教育史学科与比较教育学科的关系,探讨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对深入认识两个学科和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史学和比较教育学既应彼此借鉴研究方法,加强科际交流,同时又要创新研究范式,彰显学科特色。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学科独立性”问题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科独立性问题是教育学学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公案".在当前学科边界松动、学科对话频繁的特殊学术生态中,有必要对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进行更为清晰的辨识:"硬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学之独立已成事实,而"软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学之独立日显迫切;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不足以构成学科独立性的内在依据,但教育学者把握其研究对象的方式、选择和使用研究方法的水平,却是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重要表征;其他学科的理论或知识进入教育学,并不必然导致教育学独立性的丧失,但教育学者进行学科对话的心态与姿态,以及选择与使用其他学科理论或知识的方武却深刻影响着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  相似文献   

7.
对比较教育学研究方法展开讨论有利于比较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理论的建设,促使比较教育学学科方法论走向成熟。文章从比较教育学的史前期、奠基期、形成期、发展及繁荣期的研究方法的应用与演进进行探讨,从而得到启示为比较教育学的学科研究方法理论的建设略出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比较教育学科理论问题仍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论题。当代比较教育学研究在转变:从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从关注国家教育制度转为关注学校教育方法及教育效果;从主要研究发达国家转向重视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及全球性教育问题;从一味介绍外国教育制度的优越性到同时强调各国教育的独特性及相互借鉴;从仅重视国民教育制度到关注妇女、少数民族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从仅注重正规的中小学教育到关注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及私立教育。  相似文献   

9.
探求与建构独立的民族教育研究方法,是为促进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同时为民族教育学学科发展争取话语权,而苦苦追寻的"民族教育理想"。民族教育研究方法在生发的过程中彰显三重境遇:民族学或教育学传统研究方法的移植与镜鉴,在"学科"视角下寻求研究方法的相对独立,追求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只要能够推动民族教育学研究向前发展的方法,都应成为民族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畛域、借鉴之方与创新之基。  相似文献   

10.
布列钦卡"教育概念精确化"和对教育学进行"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为当前"比较教育学"化解身份危机、开展学科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和参考。澄清"比较教育"和"比较教育学"这一对核心概念,是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而从对象与内容、方法与方法论,以及价值与地位三个维度对"比较教育学"进行反思性的"元研究",进而建构兼具理论解释力与现实指导力的"元比较教育理论"体系,乃是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目标导向和学术旨归。  相似文献   

11.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在培养规模、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培养机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现存的主要问题是:学位点布局不平衡、研究方向不聚焦、论文选题不适切、课程设置不合理。对今后改革的建议是:学科布局,由“政策导向”转为“需求导向”;研究方向,由“大同小异”转为“特色研究”;毕业论文,由“散乱选题”转为“聚合研究”;课程设置,由“注重理论”转为“注重实践”。  相似文献   

12.
领导教育学作为在实践当中建立起来的综合交叉性新学科,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确定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域和研究方法.在梳理相关学科的基础上,从领导人才培养与领导力开发两方面定位领导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领导教育学理论基础,论证学科属性,从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层面阐述研究问题域;基于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当代发展论证领导教育学研究应建立跨学科的视野,综合运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研究者关于教育研究"学科立场"的寻问及探究是在各种学科过于分化、盲目追求高程度专业化以及相近学科互相渗透的背景下出现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学出现了"内裂"与"外解"双重危机。"内裂"是教育学学科内部的自身分解,而"外解"则是由  相似文献   

14.
王北生 《教育科学》2012,28(1):13-16
教育学是研究怎样更好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和培养人的一门科学,其出发点必须有一定的立场。本文在借鉴教育学立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教育学的立场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尝试提出教育学应坚持"三维一体"的立场,即从三个维度来分析教育学的立场:1、教育学立场的"原点.基础":人之生存与发展;2、教育学立场的"指向.目的":具体生命与自觉;3、教育学立场的"方式.方法":生命实践与律动。这三个方面紧密相连,相互支撑,三维一体,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5.
学科生态是影响学科成长的重要因素。我国比较教育学在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完善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面临着学科生态困境的阻隔。比较教育学的生态困境主要表现在其学术公信力缺少认同、研究方法缺乏创新和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等方面。化解比较教育学科所面临的困境,一是要在比较教育学研究中立学科潮头,发教育先声;二是要勤于思考,寻比较教育之道;三是要具备学科自信和理论自信,做到居高声自远;四是要彰显学科魅力,培育特色人才。  相似文献   

16.
叶澜老师的"生命·实践"教育学将中国教育学的思想和理论提到了一个高度,为中国教育学在中国的人文社会学科和世界的教育学之林赢得了一份尊严。对于"教育学与其他作为理论基础的学科之关系",首先,教育学应当是一门独立学科,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学应当有自己的学科立场,或者说有自己的学科之眼。其次,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不是由其他学科直接相加组成"团",而是需要教育学研究者从不同学科中,作出与研究主题相关认识的重组与整合,这是"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与以往观点的一个重要区别。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则应当是开放的、包容的、渗透的、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17.
比较教育学与比较文学握握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教育学与比较文学在近两百年成长中,有着惊人相似的学科发展历程、学术品格特质和现实问题困境.这说明它们存在着共同的命运、共同的需要、共同的利益,应走到一起同舟共济.所以本文建议两门学科结成合作伙伴,引入"比较学科"和"比较科学"研究平台,成立比较科学研究中心,推动跨学科的联合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形成是叶澜老师及其团队生命自觉的具体表现,彰显了学术自信与率真的诗意。"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学科"内立场"提醒我们教育学的研究谨防无立场、无自我立场的外因误导下,由教育学自身裂变而造成的"内裂危机"和由其他学科单向介入而引发的"外解危机"的双重挤压下丧失教育学科独特的根基。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一开始就是“进口”而来的,人们形象地称它是“舶来品”。教育学的引进与教育学的中国化几乎是相伴而生的,教育学中国化经历了六个阶段。解决教育学中国化问题,应注意中国的教育实际,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提倡教育学原创性研究,正确处理传承民族文化教育传统与借鉴国外教育理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比较是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制度化学科的逻辑起点。比较教育学的知识形态是由有一定逻辑联系的经验知识、技术知识和理论知识所组成的知识体系,它是比较教育学科的本质属性。比较教育学研究主体及其需求的复杂性和教育存在的多样性决定了比较教育学价值取向的多元性,这不仅决定着比较教育学科的生存根基与发展方向,而且从根本上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