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英国当代作家兼文艺理论家戴维·洛奇在其"新写实"小说《想…》(2001)中,让人物对"意识流"作了文学层面的探讨和科学层面的实验。洛奇一方面借此探讨了"意识流"问题,讽刺了科学界在此问题上的傲慢自大;另一方面,针对"意识流手法"在当代文坛日益衰落的现象,对传统的"意识流手法"作出革新,并将之大规模地运用于《想…》中,改变了传统意识流小说情节淡化、可读性差的弊端,为"意识流"在当代科学和文学语境中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香港作家刘以鬯的长篇小说《酒徒》是“中国第一部意识流小说”,作者在借鉴西方意识流小说技巧时,从四个方面即意识流与现代诗意象的结合、情节交待与意识流动的交替展示、社会现实与“内心真实”的交融、意识流与象征手法的结合,说明了作者在对新感觉派、西方意识流及传统文学中的意象、情节及象征手法的整合中,形成了自己的“意识流”小说的特色,但他这种特色不可避免地具有肤浅性和世俗性。  相似文献   

3.
意识流文学是现代文学中成就较高的一个文学流派,詹姆斯·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当之无愧为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乔伊斯以反传统的叙事方式,直入人物内心,解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揭示现代西方社会中普通人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状态。笔者以《尤利西斯》为例,探究乔伊斯意识流小说表现手法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伍尔夫的经典作品《达罗威夫人》,通过对两条线索的并行与交织表现了现代人精神恐惧的普遍性。作为经典的意识流小说,《达罗威夫人》熟练运用自由联想的手段和内心独白和蒙太奇的意识流技巧,打破时空的自然顺序,使作品完美呈现了意识流小说的文本特征和艺术特色,真实地反映出20世纪初西方人灵魂的骚动和心灵的渴求。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总体格局,是以鲁迅和矛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作为主潮左右着整个文坛,在"左翼"文学之外,京派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学支派。京派作家里尤以沈从文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30年代,沈从文创作了以《边城》为代表的许多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的抒情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流变中,他的小说以独特的审美风格,引人注目,为京派小说乃至中国现代小说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西方意识流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作家自觉地运用意识流手法进行小说创作,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等人的意识流小说创作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合在一起,使意识流小说呈现出东方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赵国龙 《家教世界》2013,(9X):215-216
(本文原刊于《理论探讨》2013年8月刊P263-P264)二十世纪意识流文学的杰出代表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威廉·福克纳采用心理描写方法极力展示和刻画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时代。他们在创作《尤利西斯》、《达洛卫夫人》以及《喧哗与骚动》中运用了飘忽不定的视角转换,纷乱复杂的叙述者等意识流小说的技巧,通过比较三个文本叙述视角的异同,进一步阐释小说在运用叙述聚焦表现主题方面的差异,进而更深层次地理解和领悟意识流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浅探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琨 《天中学刊》2003,18(1):62-65
施蛰存的小说集《将军的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最能代表其心理分析小说的特色。他接受了弗洛伊德、显尼志勒与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影响,由于他的较深的古典文学修养,现代手法的运用与传统现实主义在其心理分析小说中实现了有效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相似文献   

10.
废名小说中运用的意识流手法是形成其独特诗化风格不可或缺的元素,而这一点常常被大多数研究者忽略。尽管废名小说中的自由联想、时空转换跳跃、情节淡化等特点与西方现代意识流手法的表现特征是不谋而合的,但它又并非完全等同于西方的意识流。废名在西方意识流小说和中国古典诗词的启发下,创造了独特的中国式意识流。  相似文献   

11.
惠能和道元的禅学思想,在“即心即佛”、“顿悟与渐悟修行观”、“佛性论”和“般若思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道元禅学思想既有对惠能禅学思想的传承也有创新。惠能强调明心见性,注重开悟见性,禅修上弘扬顿悟。道元继承如净“只管打坐,身心脱落”的修禅证悟思想,并予以发展,使之日本本土化。道元在禅修实践上主张渐悟,认为唯有坐禅才是佛法正门,在修行与证悟上提倡“修正一等”。两者的禅学思想虽然存在殊异之处,但都旨在阐扬南禅宗的禅理教义。  相似文献   

12.
王蒙:中国意识流小说的重要实践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意识流文学是20世纪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许多作家运用意识流手法进行了小说创作,其中王蒙是新时期中国意识流小说的首倡者与重要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3.
郝经是元初重要的文学家,他不仅文学创作丰富,而且有系统的文学主张。他的文学观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实用”的文论观点,强调文学创作要以实用为主。二是在文学创作中提出了“顺”的概念,主张文学创作要顺应事物本身的道理和形式而不主张“作文”。三是在作家的修养中提出了“内游”说,郝经的“内游’嚏从创作的本体上解决文学创作中文与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1930年代"京派"虽是一个松散的群体,但有大体一致的美学追求,这种美学追求和他们当时的存在境遇密切相关,经济生活状况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以教授为主体的"京派"文人,以学院为依托享有很高的薪金待遇,这种待遇不但在新教育体制中处于最高层,也与当时欧美的学院待遇相当;他们在1930年代北平社会中也处于"贵族阶层",既是精神上的也是物质上的。优越的经济生活是"京派"的"纯粹""超越"美学追求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到灯塔去》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名篇。透过小说中以作家父母为原型的拉姆齐夫妇的性格刻画,伍尔夫重新审视男、女两性,抒写自己在探讨健康的两性关系的人格理想,即通过两性之间智力与情感的相互补充建立一种完满的人格。作者试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分析结构模式探索该小说中以作家本人为原型的艺术家莉丽·布里斯科的心理世界。分析了"本我"与"超我"的斗争在其成长的心路历程中相互作用,最终把矛盾的"自我"推向成熟与和谐,实现了"自我"整合,两性关系最终走向了和谐。  相似文献   

16.
在沈、汤论争中,沈碌力倡“音律说”、“本色论”,这对扭转明中期以来的不良创作风气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表现出明后期戏曲创作对音乐美、形式美追求的时代特色。但沈臻的理论忽视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客观上对明后期吴江派的戏曲创作及作品品评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汤显祖提出“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强调了作品的“曲意”、“意趣”,重视作品的思想内容,重视作品的机趣、神似、真色等问题,对明后期临川派作家的创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秦瀛是乾嘉时期一位重要的作家,他与桐城派的姚鼐、阳湖文派的张惠言、恽敬等人皆有往来。一直以来,人们对秦瀛的认识并不太清楚,或将其归之桐城派,或将其列于阳湖派。通过客观地、全面地辨析与厘清秦瀛和与其有所联系的桐城、阳湖两派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秦瀛应该归之于桐城派阵营,将其纳入阳湖派不妥。  相似文献   

18.
古典文学的现代研读存在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两种不同路径。京派以现代批评的方式介入古典文学,在批评测度及其表述、批评方法、批评视域上都显示出文学批评进入“现代”之后的鲜明特色。在这种古典与现代的对话中,京派批评家立足民族审美传统、同时积极将文学和文学批评推向现代的思考和实践,迄今仍启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乐器,喻神、娱(育)人、寓意——独弦琴构筑了一种民族文化形态,是自然与人文共生的缩影。独弦琴文化是具有本土性、民族性的重要教育资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民族认同、艺术教育和学校教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