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师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切要求高师教育为其培养教学基本技能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范生.实践证明,师生全程参与的全程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模式能使教师和学生同时成为"校本培训"的对象,是提高师范生教学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中小学合格师资的历史使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地方高师院校应准确定位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通识+专业+人文+教师技能的融合式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师资培养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重构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为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高师院校,必须跟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要重构学科课程体系,增加教育类和实践类课程的比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高质量基础教育师资,突出高师院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不仅是对一线中小学教师,更是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此,高师院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精品课程建设应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建设高品质课程体系,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实践活动、写作指导、评价方式的改革为切入点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师范生的教育科研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师资,是高师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给高师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几十年来变化不大,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脱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高师院校培养的准教师不能完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为此,高师院校应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加强与基础教育的合作与联系,形成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以彰显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6.
高师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致力于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输送合格师资,推动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7.
郑丽 《丽水学院学报》2008,30(4):121-123
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但作为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重要基地的高师院校,还存在着一系列与新课改要求相脱节的突出问题。为此,高师院校必须深化认识,主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管理机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实习实践,增强师资培养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高师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致力于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输送合格师资,推动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间交流最常用的语言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使得双语教学成为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高师教育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对师资教育的变革需求而进行着深化改革。高师院校在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基础上,正进行着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当前全国中小学都在积极探索各学科双语教学实践,音乐课程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也被作为实验学科提上日程,这种教学模式上的转变对高师院校艺术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综合课程的开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基础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师资的培养.高师院校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其教育观念和课程设置应适应这一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