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华武术》2007,(7):15-15
一、文件依据根据《中国武术段位制》规定,参照武术套路和散于系列晋升段位的规定,制定本规定。二、申报资格凡中国武术协会会员,遵守武德,参加过武术功力比赛的运动员或武术功法习练者,均可申报相应的武术段位。三、申报办法(一)本办法仪为武术功法运动员申报武术段位的技术标准,理论考核及其他标准参照《中国武术段位  相似文献   

2.
周伟良 《武当》2014,(12):39-41
我国武术段位制始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其宗旨在《中国武术段位制》第一章第一条写得非常清楚,它是为了推动武术运动发展而建立的"规范的武术锻炼体系和技术等级评价标准"。但是,在颁布的相关文件中,无论是其段位设置还是考评内容与实施办法等等,都存在严重问题,从而导致目前冠以"武术段位制"之名的这本经被念歪了,亟待改正,加以完善。否则,将会对中华武术的世纪之行带来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中国武术和韩国跆拳道段位制制定目的,等级划分,等级标志,资格年限,考评、审批办法及考评时间,考评内容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了二者的差异,结合现阶段武术段位实施情况和实际问题,以期对我国武术段位制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武术段位制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采用访问法、调查法等,分析《中国武术段位制》实施两年多来各段位人员特征及实施现状,探讨今后实施对策。研究结果:武术段位制主要依靠行政(各级体委)方式运作,实施武术段位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习武者技术、理论水平提高,同时也存在高段位人员职业分布不平衡,中段位评审标准各地差异较大等问题。建议: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的武术段位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习武者的“需求”实施段拉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于段位制的认识,已有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实施段位制,以促进自身的社会化、标准化发展。为了和世界接轨,经过众多武术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998年开始,我国也实施了《中国武术段位制》,它对于武术的挖掘和整理、普及和推广均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是,中国武术段位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竞技武术是构成武术段位制技术内容的主要部分,武术“打练分离”问题在武术段位制中的延续,武德建设较为薄弱;武术段位制标准化亟待加强等等,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孙喜莲 《体育学刊》2004,11(2):69-71
通过对各地高校武术部分知名教授以及各省主管武术段位工作负责人等的调查与访问,对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考评的内容体系进行了研究,指出武术段位考试是面向社会的水平考试,考试内容应体现面广、题易的特点,以普及性知识为主,考试内容以基础理论和技术理论为主。建议广泛征集试题,经专家审核建立试题库:选取部分武术段位制开展得较好的省市,率先进行理论考试的试点。  相似文献   

7.
周伟良 《武当》2015,(2):47-50
(接上期)三、其它问题除了上述之外,目前推行的武术段位制还存在以下三个突出问题。1、"筛选"的拳种教程在《中国武术段位制》等文件中,均提到了《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但无具体内容说明,而《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下编的"关于中国武术段位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列出了包括12个拳种在内的"教程"内容,并强调:"这套教程就是段位制考试的统一内容,统一标准"。故而也有人誉其为"国标"。然而,作为"国标"的这12个拳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武术管理制度之一,其中蕴藏着浓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武术走向奥运、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举措,以《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内容和段位晋段的方法,构筑起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实验证明,武术《段位制》课程不仅能够较全面反映练习者的武术技术水平,还可以满足当代中小学生自我鉴定、自我认可的心理需求,使学生掌握的武术技能与知识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接受。同时,更有利于广大学生树立起信心、恒心去锻炼身体,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从而扩展了校外武术教学功能。因此,武术《段位制》课程教学模式值得在少年宫武术专业课中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武术段位制既有以考试内容系统传承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的作用,又有着以考试标准引导科学健身和逐步提高武术水平的作用。因此,武术段位制引入高校武术教学也是必然趋势。文章以武术段位制课程教学为研究内容,运用SWOT分析法对当前高校武术段位制课程实施的内部环境(优势、劣势)和外部条件(机遇、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完善考评制度、加强段位制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充实段位制课程教材、统筹段位考评机构等手段,旨在为武术段位制课程在高校更好开展,更广泛地被运用于更多高校的武术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为推广武术段位制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校推广武术段位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武术段位制倡导的武德教育是新时期武术工作的改革重心和发展方向.武术段位制规定的套路内容具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特点,将武术段位制推广到普通高校,符合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拓展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故此,必须构建高校武术段位制自己的"直通车"运行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小学实施武术段位制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方法,通过分析《中国武术段位制》十年来初段位实施现状,探讨可行性对策。建议要从娃娃抓起,在小学实施武术段位制。为以后段位制更好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激发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了终身体育的发展,也为我国培养大量的奥运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2.
文章解析上海高校实施《中国武术段位制》与高校武术教学的相关关系,探讨当前上海高校武术教学实施的现状以及武术教学与段位制考评的和谐发展,从而为更好的提高高校武术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武术段位制的指导思想及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现现有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缺陷,并针对这些缺陷提出有效建立武术发展体制的建议,采用调查研究法与文献资料法对武术段位制的现实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参照日本武道段位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武术虽已实行了武术段位制,却存在指导思想不明确、段位价值观错位、对象错位、考察内容不完整等缺陷;在实施过程中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行政味道大于文化魅力;人们对现有的武术段位制的认知与评价不高.建议可以参考日本武道的段位制思想及运行体制,进行系统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武术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中小学推行武术段位制段位教学,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特长优势。通过武术教学可以培养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锻炼意志品质、树立终身锻炼的理念。学生从段位制段位考评中可以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具有勇往向上的激励作用。当前中小学武术教育开展不乐观。本文采用文...  相似文献   

15.
丁宝震 《体育世界》2014,(10):71-72
《中国武术段位制》作为传承、推广、普及武术的重要手段和载体,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逐步得到了推广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使我国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学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本文以《中国武术段位制》在普通高校的推广现状为着手点,分析了普通高校武术必修课引入《中国武术段位制》的优势及《中国武术段位制》对普通高校武术必修课的积极影响,进而证实了普通高校武术必修课引入《中国武术段位制》不仅具有极强的可行性,而且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武术段位制教学课程是集武术理论、技术学习、段位考核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普通院系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的重要性进行研究,旨在推进武术段位制教学在高校普通院系的推广步伐,为相关部门的宏观管理与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精武》2006,(12):59-59
李步前(宁波市镇海区陈家村万盛路):武术段位制自20世纪90年代国家体委武术管理中心推行,就引发争议。实行近十年来,各方面的效果并不被人看好。首先,段位制对于武术的发展没有起到推动作用,竞技套路练习者越来越少,民间习武者也越来越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其二,由于中国武术门派、拳种众多,究竟谁能代表武术呢?是传统武术、竞技套路,还是竞技散打?都不能。所以,用一种统一的制度来体现习武者的武术水平,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其三,武术段位制本身设定上存在缺陷。本人以为,应将八段像国外武道一样(如跆拳道、空手道)设为十级。最高段位不应颁发给某一个人,只能作为象征性、荣誉性的段位。武术的修炼是永无止境的,谁都不能代表中国武术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国家体委颁布《中国武术段位制》第一条目的为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提高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锻炼体系,特制定本段位制。第二条段位名称根据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限,掌握武术技术和理论的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武...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高校普及发展武术段位制是实现全民健身和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关系着武术未来的兴衰。现行的武术段位制在高校中存在着缺乏推广和普及;晋级标准不太适合大学生;收费标准偏高;高校考评点不多等问题。文章提出加大教学与比赛力度;完善段位制教学体制,另设考段费用标准;增加考评点和考试次数,适当降低申报机构条件等对策,以促进武术及段位制在高校的推广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文献法、逻辑法分析《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打练合一、精炼传统”的编写原则,讨论其对于中国武术改革的历史价值.研究发现,段位武术可以治愈中国武术长期以来自我分裂的痛苦,使中国武术回归技术本根,深入到中国文化的活水源头,汲取营养以恢复元气,从而对中国的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大众武术、武术研究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