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彭澄 《海外英语》2014,(19):178-179
当下各大高校里,英语精读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跨文化素质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许多文章没有文化背景下的意境,就无法完美的翻译出原文中的意义,所谓原汁原味的英语翻译,就像是我们中国的古文一样,如果没有那个时代、那个文化背景的韵意在其中,就无法还原文章中所写的真正含义。在此,笔者就高职精度课程中教师对学生跨文化素质的培养策略问题进行简单的剖析,希望各位同仁能予以指导或意见交流。  相似文献   

2.
范文松 《英语教师》2023,(6):169-172
阐述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价值及原则。分析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跨文化能力培养现状。结合实例,探究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跨文化能力培养途径,即将课程作为载体实施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将文化差异作为切入点进行跨文化教育,创建跨文化教学情境,强调文化背景介绍和内涵延伸,激活文化背景知识等。认为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讲解英语知识,而且要对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3.
曹莉 《考试周刊》2012,(84):114-115
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之课程性质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强调“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英语教师.我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就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芸 《教育与职业》2006,(15):175-177
文章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大学英语教育的两大功能——工具功能和整体培养功能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英语国家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有关英语文化背景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提倡多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其培养现状令人堪忧:没有明确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教师没有明晰的跨文化教学理念,跨文化交际教学课程设置不健全,英语教材内容不是很合理,缺乏行之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制定明确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目标,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课程设置,遴选合适的教材,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英美文学"课程能够为大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实现其素质拓展提供最有力的文学素养和文化背景支持,这是别的学科无法取代的优势。论述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就加强高等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应全球化趋势下频繁的国际交流。纯粹学习语言知识而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是无法进行有效交际的。教师应该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培养,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吴华 《时代教育》2009,(10):107-107
语言和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密不可分.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应全球化趋势下频繁的国际交流。纯粹学习语言知识而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是无法进行有效交际的。教师应该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培养,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合跨文化要素,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对于国际化人才适应“一带一路”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国内10所高校的调研分析,发现目前高校对创新创业型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存在学生生活圈层封闭、教师国际化程度不高、跨文化课程边缘化、教学模式静态化等问题。基于此,从文化培育、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实践平台、教师素质、地域特征等六个维度,提出了一条以学生为中心,基于浸润式课程、多层次实践平台以及动态化教学,并结合高校地域特征开展创新创业跨文化培养的理路。  相似文献   

11.
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是对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习俗的了解;脱离了文化背景去学习语言知识,学到的就只是语言的外壳。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同时,更应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秀 《时代教育》2013,(11):214
由于英语与汉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受到汉语文化的影响,英语学习水平难以得到有效地提高。跨文化意识教学在当前的外语教学中逐渐得到认可,但由于教师对跨文化教学的认识不足,导致英语教学中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本文主要是对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跨文化管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随着来我国留学的国际留学生和外籍教师数量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在国际合作项目下的中外学生和教师的交换、互访的增多,显示出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跨国往来与日俱增,高校人员的文化背景的多元化趋势也日益明显。相应的,跨文化管理对大学也就变得更加重要。文章列举了影响中国高校跨文化管理的几点要素,并结合管理经验做了初步的、探索性的研究,陈述了如何提高高校跨文化管理效率的一些做法,并就跨文化的必要性和目的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文化背景知识是培养英语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具体的方式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使语言技能的培养教与文化背景知识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要提高英语素质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就必须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了解对象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自如得体地使用语言,避免误解和错误。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李艳丽 《考试周刊》2012,(35):82-83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应全球化趋势下频繁的国际交流。具有纯粹学习语言知识而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是无法进行有效交际的。教师应该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刘蒙 《海外英语》2015,(1):189-190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在跨文化的英语交际中,会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交流的差异。如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英语教学往往会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现状不容忽视。该文就教改环境下对跨文化教育进行探究,提出培养英语教师跨文化的英语教育能力的方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帮助教师树立多元的文化观念,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扩展文化视野,以期通过对跨文化教育的认知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8.
赵碧 《双语学习》2007,(6M):25-26
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把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语言教学过程中去,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了解文化差异,消除文化障碍,逐步培养学生得体运用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外语教学要求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把跨文化知识渗透到外语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遗憾的是中学教师在跨文化知识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教学内容涉及的有关文化背景的介绍,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第二课堂,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20.
徐静 《中学生电脑》2021,(1):113-113
目前很多英语教师并没有把握好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方法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跨文化沟通交流当中出现误解。所以,在今后的小学英语教学当中,教师要基于实际选择有效方法,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为学生补充必要的文化知识,增进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本文将着重就培养小学生英语跨文化意识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