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什么是主流新闻?主流新闻就是关注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反映社会生活的主流脉动,成为社会主流人群所倚重的资讯来源和思想来源的新闻。主流新闻具有导向性、重要性、权威性,讲品位、求精品、重公信等特点。一、党报抓好主流新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我国的各级党报是当地公认的"第一大报"和主流媒体,具有极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凭借与党委和政府的密切关系,党报可以在第一时间拿到反映党和国家立场和观点的新闻,"重大事件看党报"、"关键时刻看党报"已成为受众的共识。2、党报的核心读者群是: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层、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知识界人士。同时,党报的定位又具有兼容性,将广大人民群众视为自己的紧密读者群,追求更大的受众面。党报这种核心读者群的定位与主流媒体的定位相吻合。3、党报的权威性、公信力,历来为受众所关注。那些在读者中曾经引起过巨大影响且至今难以忘怀的报道,几乎都产生在党报。正是党报以开阔的视野、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想,树立  相似文献   

2.
适应受众市场 增强党报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明 《新闻传播》2004,(4):7-8,21
党报,是党和国家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担负着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任务的主流媒体。一直以来,党报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随着国际国内新闻竞争日趋激烈,各级党政机关报已经被推向市场,原来的党报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各种  相似文献   

3.
余会 《新闻爱好者》2008,(11):34-34
我国主流媒体的现状 所谓主流媒体,一是主流媒体能够影响社会中的主流人群,也就是能影响最有话语权和行动能力的人群:二是主流媒体能够代表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即反映主流人群对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立场和观点。那么主流媒体的“桂冠”非党报莫属,因为党报毫无疑问是主流舆论、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倡导者。  相似文献   

4.
从目前发行的情况看。党报的主要读者群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而对党报忠诚度高的自费订阅读者.则多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就像留恋他们年轻的时候的流行歌曲一样,对这些历史悠久的党报情有独钟。而年轻人.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一些对他们更有吸引力的新锐媒体上。实际上,对大多党报而言.读者定位并没有仅仅局限于老年。  相似文献   

5.
党报特别是地方性党报时政报道程式化、新闻性差、读起来令人乏味,成为读者和报纸的共同负担,这是许多地方性党报长期以来面临的共同困惑和尴尬。在当前传播手段不断创新、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新形势下,如果不对时政报道进行有效的改革,将极大地抑制党报的活力,大大降低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水平。  相似文献   

6.
党报过去、现在、将来无疑都是我国的主流媒体。但党报不会因为是机关报而自然成为主流媒体,而必须通过自己的权威性报道来显示自己是主流媒体,并受到受众认同。这里面,重要途径之一就是经营好评论。 评论观察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前沿,表达的是思想、是观点,厘清的是社会问题,因而能够成为主流人群学习、工作  相似文献   

7.
党报与其他纸质媒介和新兴媒介的本质差异非常明显,具有其他媒介不可替代的“喉舌功能”,拥有稳定的“主体读者”。即各级党政干部与党员、从事科教文卫工作的知识分子、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与职工、投资者、经营者、研究者等,他们是社会生活的主流人群,迫切需要党报提供高质量的主流新闻。因而,党报需要以其政治优势,树立公信的高度,以党报的视点,关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报道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追求、贴近、开放中,不断挖掘、策划、组织主题新闻与典型报道,提升党报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众日报按照“做山东第一权威、主流、高端、强势大报,引领经济、政治、化走向,影响最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群”的目标和市场定位,坚持“新闻强报,特色立报”,面向读,面向市场,做大做强党报的舆论引导力、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明确的思路、有效的探索和成功的实践,使大众日报的一些做法在全国具有领先和示范意义,赢得领导机关、广大读的称赞和业内同行的广泛好评。[编按]  相似文献   

9.
在新兴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深度融合是方向,党媒时政报道如何守正创新,成为党报转型顺势而为的重要引擎。多年新闻实践表明,党报要有"大时政"视野,以思想高度为根本,深耕内容是王道,保持强大政治定力,充分挖掘隐性新闻,扛起党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1]的使命和责任,让党报发出更加铿锵有力的"主流声音",让时政报道更具影响力、传播力,更"吸粉"。  相似文献   

10.
相比国家、省级党报,地市级党报的报道范围多受地域限制,稿件题材常现同质化,报道手法公式化、套路化,有损权威性的树立;相比地方都市报,地市级党报内容单调、"文山会海"云集,过于严肃呆板的面孔使党报与普通群众渐行渐远。要想让地市级党报重新"活"起来、拥有更多读者的关注,就必须深入基层"找源头"、"抓活鱼",创新报道手段,保  相似文献   

11.
党报的主流报道长期担纲党报主流舆论主力,如何在新形势下不断实现创新?如何让主流报道特别是科技类报道在思想、内容、形式、呈现方式等方面实现新的提升?容易陷入生硬艰涩窠臼的科技报道,如何使之有高度、深度、亮度和温度?本文从多个维度纵深分析,以实例说话,给予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2.
向湘龙 《新闻战线》2022,(14):101-103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地方党报在宣传报道上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媒体融合已成为地方党报抢占舆论制高点的必然之举。地方党报在推进媒体融合过程中,要在坚守自身权威性、严谨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产品内容和形式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实现主流媒体价值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各类新媒体的催化作用下,新闻传播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分众化时代,各级党报的地位正在受到来自广播电视、都市报等媒体的冲击。那么,在全媒体环境下的党报该怎么样发展?该如何化优势为胜势,牢牢占领主流媒体中的主导地位?本文以《安徽日报》创新报道为例,试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党报内容创新之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批以党报为龙头的报业集团相继建立,进一步突出了党报的主导地位,如何借机推进党报新闻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乃是当务之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党报新闻改革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而找准切入点,则是其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做大主流新闻对于主流新闻的认识,我们可以用纵横两种视角予以考察。纵向来看,主流新闻既要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报道和反映社会的整体发展,扣紧每个历史时代的主题;又要着眼当前,把握具体的时代脉搏,密切关注当前的社会重心,保证权威资讯的畅通传播。党的十六大…  相似文献   

15.
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广告收入的萎缩,使党报的影响力在下降。党报面对挑战,要突围成功。就必须跳出传统思维,进行战略转型,做现代的主流媒体、强势媒体和高端媒体。针对主流人群,党报必须提供有思想、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党报的非主流化与都市报的主流化,已成为报纸推进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武汉地区的报纸为例,《长江日报》把多年前确立的“主流媒体,权威报道”的方针,改为“影响有影响的人”,其市场定位显然由党政机关干部扩大为社会中端群体。《楚天都市报》在秉持百姓情怀的同时,“高扬主流化旗帜,报道时政大事”,以此“打造责任媒体”,其市场定位显然由市民群体向社会中端或高端群体转变。  相似文献   

17.
解庆锋 《东南传播》2011,(9):145-147
天气灾害报道是以党报为中心的主流媒体新闻实践的重要领域,在天气灾害突发事件报道中党报往往在环境监测、社会协调、舆论引导等方面扮演起主导性角色与作用,同时在和谐民族关系建设方面扮演着重要性的角色。本文运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疆日报》有关天气灾害的部分报道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报道的特点与规律,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党报是党的喉舌,其主要阵地用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但是,随着社会格局的变化调整,民生新闻被推入主流传播范畴,成为地方党报版面的新主角;关注民生也就成了地方党报自身发展的需要,成了地市级党报参与新闻竞争、保持和强化主流媒体地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国,一直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主流媒体舆论场",以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为主要力量;另一个是"民间舆论场",以基于互联网之上的博客、QQ、微博、微信等为主要力量。"主流媒体舆论场"如何让自己的"磁场"变得更强大?这是在互联网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党报需要研究的课题。地方党报作为地方主流舆论的引导者,如何在办报过程中传递主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党报的读者定位不应以行业、部门和工作来划分,而应以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人为核心读者,同时尽可能把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流人群吸引到党报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