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纵观我国古代文学鉴赏史,其鉴赏观点与方法、鉴赏标准与途径,自成体系,一脉相承。横比西方的文学鉴赏史,显见我国传统文学鉴赏与之迥异的特点,究其原因,乃在于东西方传统的思维模式的差异。研究我国古代文学鉴赏的思维模式,将可透视历代的文学鉴赏论,明其内在规律和源流根本,从而掌握古代文学鉴赏的内在结构,并理解今天人们进行文学鉴赏种种观点与方法的渊源所自,并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变革思维方式,促进文学鉴赏的科学化、现代化。探讨我国古代文学鉴赏的思维模式,其目的在于从思维模式的根本方面阐释古代文学鉴赏论的总貌与内在脉络,从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现代思维方式进行文学鉴赏,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文学鉴赏学。  相似文献   

2.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学课通过加强审美鉴赏教学来培养专业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教学的必然。审美鉴赏教学可以通过强化审美思维训练,以作品为"体",以方法为"用"的教学方式,注重中外文学的审美比较等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古代文学的鉴赏审美心理机制的某些问题,特别是就渐悟、顿悟和思维、想象、结合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时代产生的,鉴赏作品就一定要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要鉴赏诗歌,首先要把握诗歌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本的创作背景。了解他生活的时代,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近年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分析鉴赏古文作品、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职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有必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依据,通过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职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各高校的新闻传播广告专业多开设《古代文学》这门课程,该专业开设《古代文学》课程,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古代文学》课程相比,其培养目标是不一样的。而现行教材多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编写,与新闻传播广告专业的学生知识需求有一定的差异。在没有新的合适教材的情况下,从事《古代文学》教学的教师应该从篇目选择、教学重点、教材引申等方面多下工夫,努力满足新闻传播学生的知识需求。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语文学习要求学生能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敢于探异求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认为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但现实状况下的文学作品教学却面临着教学参考书陈旧的不利条件,存在着因循守旧的文学鉴赏惯性思维。为此.新课程文学作品教学应大胆借鉴文学评论的新方法,开拓文学鉴赏新路径,尝试运用人性分析、以意逆志等现代与传统多元视角,审视作品深层次内蕴,发掘作品审美价值,提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品位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前言 (一)教学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是把“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有机地综合在一起的学科,是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依照历史的顺序,阐述中国古代文学的渊源、发展变化及其主流,分析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一些主要的作家、作品。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过程,提高阅读、鉴赏古代作品的能力,并能给予比较正确的评价,为今后能胜任中学古文教学打好基础。本大纲是根据游国恩等五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拟定的。 (二)教时安排:  相似文献   

9.
蒋丽华 《广西教育》2012,(19):106-107
古代文学作品对现代人格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应高度重视对古代文学的阅读与鉴赏,传授学生阅读及鉴赏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阅读及鉴赏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使学生自觉养成高尚、健全的人格,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王双 《教育教学论坛》2014,(43):123-125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专业必修课,由于本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后续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它涉及到与文学史及中学选文、文学史例文的诸多关系。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改革创新,我认为明确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强化的实践能力训练,多渠道的考评方式,是使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得以真正提高和上好这门课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朱志荣的中国文学观具有强烈的思辩色彩、自觉的理论意识和开放的研究视野。他从自己的文论观和美学观出发,使理论研究与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和批评良性互动,强调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他把意象视为中国文学的重要表征,认为中国文学从创作到欣赏都体现着基于感性而不滞于感性的领悟方式,从而超越了传统的表现说与再现说的对立;将古代文学研究的审美尺度具体概括为情、貌、言三个方面,指出古代文学中人、文同构的生命意识,论述了作家的个性与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他认为文学史研究要在史实的基础上重视史识,肯定文学史家发现规律的主导意识;认为古代文学研究应该体现当代性,优先阐释在当代能引起共鸣的作品,合理借鉴西方理论,体现当代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2.
儒、道两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中国古代文论在概念的应用乃至体系的建构方面紧密相关。追寻儒、道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渗透与影响,阐释其在塑造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审美心理结构和艺术审美理想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期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中国逻辑史研究时,学者大多从形式思维的角度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进行研究,这是必要的,但亦不能忽视辩证思维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影响。先秦诸子对"类"概念同异的辩证分析,为"推类"的进行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具体推理过程中,对"推类"前提的辩证考察更是彰显了先秦诸子辩证思维对逻辑思想的影响。因此,考察先秦诸子辩证思维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影响,不仅可以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推理思想,而且能全方位地展示古代先人的思维表达艺术。  相似文献   

14.
汉魏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是中国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翻译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佛教发源于印度,通过佛经翻译在中国发扬光大,成了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佛经文学的传播不仅给汉语言带来了新语汇、新文体,也极大地拓宽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想象力,在题材、内容、意境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应该在当代社会生活和文化思考的立场上来看待古代文论,会觉得古代文论大有升值的可能,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能够以真正的当代思维、当代视域看待古代文论。当代艺术许多种类都是以视觉的方式呈现,古代文论的底蕴是时时闪烁其中的。中国古代文论的体系流变性和贯通性,是当代文艺学吸纳古代文论以建构新框架的重要条件。古代文论的精髓,更多地内在于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之中。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的观念,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原型,潜移默化地在艺术家的头脑和艺术语言中存在并且不断地生发出来。古代文论并非与当代的文学艺术隔绝,确乎是活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之中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思维方式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辨证的直观整体把握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文化“基因”.它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范式”:直觉感悟、体味品评和以象喻方式类比的特征.具象与抽象统一、概括与体验统一的理论范畴,原始要终与执本驭末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审美描述与类比推理相结合的论述方式。  相似文献   

17.
结合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将比较文学观念引入大学语文教学之中,可达到拓展学生视野,提升文学审美水平,形成开放、比较的思维能力,改进现行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出。我国学校德育教育方法要立足于时代要求和国际视野,研究与借鉴西方学校德育方法的有益成份,以我国学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征为现实基础,走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把传统方法、借鉴方法、创新方法有机结合,促进我国学校德育向着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狂狷思想与人格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一直都在以或显或隐、或此或彼的姿势存在着,这样,人的生命就不会因为陷入某种死角而呈现出绝望的状态,东山再起就成为了不顺或受挫中的人们的普遍期待。通过对孔子一例的阐释,可以给解读中国文学现象提供一种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