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宋广林  孙健 《体育学刊》2006,13(4):128-130
对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世界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在增大,尤其女子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增大更为明显;而与世界相比中国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要小4~5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田径运动训练和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要加强科学训练,挖掘运动员的潜力,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体育赛事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田径作为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其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程度,大龄运动员壮心不已,年轻运动员人才济济,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和运动寿命正在不断打破人们的极限,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连续而完整的过程,年龄特征始终贯彻这个全过程,竞技年龄同时是反映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研究当下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年龄特征,有助于提高田径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科学化,为我国教练员合理安排多年系统训练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影响我国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比我国与世界各国优秀运动员在竞技年龄上存在的差异,就影响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延长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认识与开发、利用现代篮球竞技理论,对当代篮球竞技具有重大意义与作用。所谓的现代篮球竞技理论,即是在传统篮球运动理论的基础上,得到了时代文化与理论空前再造和极大丰富的篮球竞技理论。纵观当代篮球竞技的实践与各家学说,我们不难看到,所谓的现代篮球竞技理论就是主要由:"篮球竞技哲学;篮球竞技兵法;篮球竞技技战术;篮球竞技科技;篮球竞技准则"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的系统理论,并且各自都对当代篮球竞技起作不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优秀游泳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法,对现阶段国内外优秀游泳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区比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保持短。我国优秀游泳动员最佳竞技年龄明显早于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世界优秀男女游泳运动员的平均最佳竞技年龄均为22岁;我国优秀男女游泳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分别为20岁和17.5岁。建议早期训练避免专项化过早;加强对运动员综合能力的培养;正视并且重视比赛和训练中运动成绩的短暂停滞。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的方法回顾总结国内外关于运动员参赛的相关研究,根据研究范畴和对象划分学科的基本方法,提出了构建竞技参赛学的基本设想。研究认为,凸显运动员竞技参赛在竞技体育领域中的核心地位并建立竞技参赛学是竞技体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竞技参赛学的研究对象是运动员、教练员及其团队。主要研究范畴是竞技参赛的行为与调适。主要研究内容是竞技参赛的人类学、组织行为学、组织文化理论与训练学原理,具体内容是竞技参赛的准备、应对与调适。其中,竞技行为表现与竞技状态转移及其调控是其内核。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理统计法,对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希腊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八名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男子竞技年龄要比女子更能表现出项群特征;速度力量性项群和耐力性项群竞技年龄的分布较为分散,趋于向两端延伸,中间高的特征;速度性项群竞技年龄表现出前高后低的分布,特别是在27岁达到最高峰;组合性项群竞技年龄表现出向X±S区间集中的特征;女子各项群竞技年龄都表现出没有差异的图形走势,都集中在X±S区间内,其中年龄大的运动员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向着大龄化延伸。  相似文献   

8.
竞技能力相关概念释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竞技能力是运动训练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根据运动训练学理论,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挖掘到竞技能力的获得,直至竞技能力的表现时间逻辑看,与之相关的概念主要有:竞技实力、竞技状态、竞技水平、竞技表现等。竞技能力和竞技实力通过竞技状态描述,竞技能力的提高是通过竞技表现水平的提高得到认定的。  相似文献   

9.
超越生存竞技的文化引领——《竞技教育学》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教育学>提出"夺标育人"的竞技思想,探索人文与科学融合的竞技原理,构建由运动竞赛、选材、教学、训练、恢复、评价和管理"七合一"的竞技教育过程.这是超越低层次的"生存竞技",向"发展竞技","享受竞技"的文化引领.  相似文献   

10.
对国内优秀中长距离自行车运动员竞技年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长距离自行车运动员的竞技年龄明显年轻化,不利于我国中长距离自行车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后奥运时代中华武术与大众体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后奥运时代的来临,体育发展战略必然从竞技体育向大众体育转变。武术被称为"国术",其文化积淀很深、群众基础雄厚,在后奥运时代发展中华武术有很大的优势,有助于我们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道路。文章从中华武术的特点入手,在探讨后奥运时代大众健身特点的基础上,从后奥运时代推广武术作为大众体育项目的意义、推广武术作为大众体育项目的策略两个方面分析了后奥运时代中华武术对大众体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特色的竞技体育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分析中、西方文化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竞技体育间的冲突和融合的全过程,讨论了中国近、现代竞技体育在精神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构筑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竞技体育的基本思路。指出中华民族特色竞技体育的形成,既要吸收和引进西方竞技体育的先进理论和枝术,又要认真地总结我国近、现代竞技体育的实践经验,更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综合提炼出符合中华民族特性、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式的竞技体育。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孰轻孰重一直是武术界争论的焦点。文章试图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各自的优势对比及相互之间的发展关系作一分析比较,在弘扬传统武术的同时保持竞技武术的特点,使两者在相互补充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让数字演绎体育无限精彩》中若干问题的质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璐 《体育学刊》2005,12(5):136-138
对现今电子竞技运动与网络游戏区别的主流认识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其根本区别是网络游戏的体育规范化,一种虚拟和现实的区别,及由此影响事物发展的不同效果.  相似文献   

15.
优秀游泳运动员年龄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谭政典  白慕炜 《体育学刊》2003,10(2):115-117
通过对悉尼奥动会、日本福冈世界锦标赛及全国九运会游泳比赛前8名游泳运动员年龄特征的分析,重点追踪典型运动员首次创造最佳运动成绩的年龄,并结合1980年以来历届奥运会,世界游泳锦标赛冠军年龄,对游泳运动员年龄进行全面,客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竞技武术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现在竞技武术关键症结就是缺乏武术的“真”。“真”是武术的生命线,是武术的本源。武术的“真”需要在技击中去追求,需要在实践当中去体现。由此,改变现在的武术竞赛模式,会使武术——最具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统体育项目再次焕发青春。  相似文献   

17.
竞技体育事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当前国际竞技体育的竞争愈演愈烈,运动员在竞技场上的竞争可以演化为国家或地区之间综合实力的较量。因此,如何来更好地把握竞技体育之间相互竞争的格局,培育、维护和提升竞技体育事业的竞争力,在国  相似文献   

18.
中外全国性体育社团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日本运动心理学会会长德永斡雄研制的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诊断量表(DIPCA-3),对高水平女足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检验表明,DIP-CA-3量表的适用性符合测试的有效目标,对高水平女足选手心理竞技能力的评价显著可靠。分析显示,高水平女足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有明显的年龄、运动年限、比赛经验及文化程度的差异;统计分析形成的多因子分层表达,为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的诊断评价提供了参照平台,也使不同年龄层次的选手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训练变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以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为宗旨的教学目的性研究。通过建立模型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良好的竞争意识,可以通过体育教育的方法手段来树立和提高;有针对性地实验群体与对照群体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大学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竞争意识形成与发展起着特殊作用,应在体育教学目的中确立培养竞争意识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王艳  刘刚义  喻毅  彭雨 《体育科技》2006,27(1):63-66
运用心理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湖南省8所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动机水平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动机水平总体情况较好,运动员求胜心较强,意志品质也较好,且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动机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