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要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在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课程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这就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需要"放";但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并非学生纯自主、自发的过程,教师的"导"又是有效开展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只有教师进行了有效指导,才能为综合实践活动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2.
建立并完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随课看课"制,是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客观要求。"随课看课"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的一种手段,其操作策略在于:看方案设计,"搭好架";看课前准备,"张好弓";看过程性指导,"唱好戏";看对"问题生成"的关注度,"支好点";看活动实施成效,"站好位"。从而"随课"不"随意"、"看课"有"看点"、"指导"有"方向",以此推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需要教师的指导,制定汁划、活动的操作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更应该是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发挥生活对儿童的教育价值,它向两端无限延伸:一方面是儿童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是学科知识。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表现自我与信任;产生精彩观念;团体成员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活动要素包括:"讨论"、"现场活动"、"反思"与"表现";教师的指导要素包括:"倾听"、"观察"与"引导"。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包括:确立研究主题、课题计划与启动、课题实施、课题展示与反思等环节,这些环节彼此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虽然要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位置,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应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教师对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高课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要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指导更加有效,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各类学校与教师的重视。如何定位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对切实保证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虽然教师的指导要贯穿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程之中,但在活动中教师不应该只起指导作用,更不能把活动变成"教"的过程,而应随着活动的推进,随时变化自己在活动的地位,改变自己在活动中的作用,使活动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并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徐友新 《辽宁教育》2014,(12):41-43
【导读】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有个"好问题"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将"好问题"转化成"好活动"。这其中,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类别、不同问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活动准备,开展好过程指导,组织好活动评价。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有个"好问题"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将"好问题"转化成"好活动"。打一个工业比方:前者只是教师的构思与创意,后者才是惠及学生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周道刚 《文教资料》2012,(24):174-177
综合实践活动以大自然和整个社会作为课堂,是给学生以实践和发展的广阔天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当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及经验的积累,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教师要意识到自己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更应该是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的指导过程应当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全过程的"导师"。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57):167-168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对指导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资历和能力要求,在活动中教师要扮演课程内容的开发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协调者、参与者和评价者等多种角色。  相似文献   

10.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不力.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诸如,活动指导缺失,活动指导方法欠科学,遵循学科课程教学习惯和方式指导学生从事综合实践活动.如此等等.直接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与学科课程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教师指导有着各自不同的规律和特点,一般而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的教师指导主要集中在活动定向、展开、总结三环节,具体策略与学生在各个活动阶段的具体任务和情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与其他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的指导要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对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并在总结反思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综合课程,其师资问题一直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在现有师资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许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都是由班主任兼任。班主任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利弊共存。班主任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主要师资力量,其优势在于建立了课程与生活联系的"纽带";有利于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征发展学生个性;提高了课程资源的利用价值。其影响因素在于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指导能力欠缺等。因此,班主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进一步明确课程权责,转换课程角色;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发课程资源;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资源智慧共享;努力提高自己的行动研究能力,变革课程观念等。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攻坚目标。新一轮课改更使"活动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与迫切。为此,由特级教师、国家级培训骨干教师肖家芸主持的"活动式"教学实验,作为国家级课题,在华中师大教学法研究主任陈菊先教授,安徽师大教学法研究室主任倪三好副教授的指导下,正在安徽师大附中语文学科进行。   "活动式"教学其基本理念是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化。前者是指:改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传递单一发展,为以学生为主体综合发展为目的的认知实践,变课堂为活动的"场";后者…  相似文献   

14.
《海南教育》2013,(6):122-122
<正>据笔者了解,对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展开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有的教师不知如何"下手";有的教师教学手段、方法等单一,活动也是"生硬"形式化,敷衍了事。没能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能够心随乐动,感受精彩。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展开实践活动呢?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一、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不仅仅要关注书本和过去,更要着眼当下与未来,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主动把目光投射于本土丰富的地域文化,开发和利用鲜活的课程资源,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设计探究活动,培育"看得见"的"家国情怀";引发认知冲突,培育"说得清"的"理性精神";举办模拟法庭,培育"记得住"的"法治意识";开展社会调查,培育"用得上"的"公共参与"。  相似文献   

16.
刘丽雅 《考试周刊》2012,(89):173-174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教师现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学校课程领域已经几年了。但因有的老师误解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过于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忽视活动主题或项目的具体化,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目标的随意性与模糊性、非连续性与非可持续性、表层化与经验化等局限。再加上综合实践活动目前所处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师资力量的不足,对课程理念的不明确。使许多教师面对这一课程,感觉茫然,对学生活动的指导策略无从下手。系统指导更无从谈起。所以,一些“放羊课”、变异的活动课、“脚踏西瓜皮”式的自由活动课的出现,是必然的。或者说活动容易组织,可课堂教学常态化难,系统指导更难。教师指导方法不当,学生活动难以有效。所以综合实践活动急需一套教师可以操作的、讲究实用的、切实注重学生发展的又受学生欢迎的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34):17-18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价?笔者结合平时的探索与实践,从课程管理及建设、教师指导及学生学习四个层面,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模式进行剖析,奏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和谐、丰满、高雅、富有表现力"的音符,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更有针对性,奏响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中的"乐章",焕发出学生生命的精彩。  相似文献   

18.
据笔者了解,对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展开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有的教师不知如何"下手";有的教师教学手段、方法等单一,活动也是"生硬"形式化,敷衍了事。没能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能够心随乐动,感受精彩。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展开实践活动呢?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一、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自主选择的实践体验为课程的基本方式。但在这几年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瓶颈”,存在着教师包办代替:轻过程、走形式、指导不到住等问题。本文从分析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的现状出发,提出了教师要指导学生从选题的适度性;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的有效性和成果呈现方法的多样性等几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指导真正有效,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和难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层面的落地生根需要一批有志有为的教师去探索和实践。常州经开区横山桥中心小学聚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团队建设,通过赋能教师,在双维促进中耕耘"真教育";通过赋权教师,在双向成全中建构"真课程";通过赋力师生,在双边砥砺中呈现育人新样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