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康管理与国家思想政治内容密切相关。作为医学院校,政治合格在人才培养上占首要地位。分别从思政内容融入“健康管理学”课程的需求与特点、思政内容融入“健康管理学”课程的基本思路、“健康管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库的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与效果评价方法等方面,分析探讨“健康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旨在引导学生在健康管理实践过程中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其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校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为新时代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欠佳。基于此,文章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机制出发,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路径,以促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专业教育贯彻立德树人的重要表现,专业课程思政是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合的有力抓手。文章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数字化技术,探索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现实应用,旨在形成专业课程思政示范教学体系。课程教学设计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文章以“金融科技”课程教学为例,分析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活动以及评价等方面综合实践,希望可以提出新文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全人”不可或缺的环节。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抓手,可以将思政工作体系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课程作为一门理工科专业的大面积必修课程,受众广泛,课程思政需要因课施策、有的放矢。从教师坚定决心、深挖思政元素、身教言传等多个角度,将人格塑造、知识传递、能力培养的目标与课程知识点相结合,达到如盐入水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同时,课程思政的设计和计划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迭代更新,并将课程思政作为常态化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5.
大力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大思政”格局的实践探索。目标一致性、方向同向性、内容互补性体现了高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融通特性。在排除阻力、凝心聚力、精准发力“三力”驱动下理顺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创新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优化协同育人的内容和方法,可形成强大的协同育人合力,进一步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对高职学生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核心作用,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在专业课中加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是要将思政元素隐性融入专业课程内容中,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实现“三全育人”。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做了问卷调研,明确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从而以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旅行社计调实务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改革为基础,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职旅游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推进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变革的重大命题。从解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内涵入手,在讨论旅游课程思政实施条件的基础上,立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特色,契合学科内在规律,构建旅游课程思政“知识—技能—价值”三维课程目标,并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出发,深度挖掘旅游课程思政元素,建设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旅游课程思政平台,探索旅游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自上而下地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新文科建设宣言》为背景,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财务管理”课程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注重对学生应用财务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更应加强学生德行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文章以财务管理“理论知识、投资决策、融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四个部分为主线,有针对性地探索思政融入点。通过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度融合,利用课程组的有机联系分步实现思政教学,以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切入点,探索管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设计方案,推进财务管理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荣波 《成才之路》2023,(15):53-56
课程思政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以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统一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文章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从培养目标的制定体现价值引领、理论课教学实现知识传授、实践课教学注重能力培养三方面,对中职烹饪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以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正确“三观”、丰富知识、超强能力的中高级烹饪人才。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磁场理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导向性不足、思政内容融入不深、思政教学考核缺乏指标等问题,设计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与专业双闭环动态教学模式,建立了知识掌握、能力提高与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多维度考核与评价方式,构建了“电磁场理论”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教学实施结果表明,课程的教学满意度、教学达成度等评价指标实现了一定的提升,较好地实现了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1.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门专业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以挖掘专业学科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为重要抓手,使专业学科教学与育人育才实践交织交融、相辅相成,在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唯物辩证思维、生态文明意识和责任担当品格等方面体现课程思政作用,促进“三全育人”实践体系的构建,系统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协同”是在“课程思政”理念基础上提出的宏观性、“融入性”思政教育目标,可以促进专业、学科和跨学科之间的有序协同,实现课程、专业、学科间共同育人。因此,高校应构建全员协同、系统互通、协同互动的育人体系,遵循系统性与长期性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原则、适应性和超越性原则,贯通知识、能力、价值三维目标,最终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构建,以完成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  相似文献   

13.
梁俏 《亚太教育》2023,(5):112-115
针对中职卫校药学专业及学生特点,结合药剂专业的就业岗位及职业特点,挖掘药物学基础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研究院校结合模式在中职卫校药物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基本路径与方法。在药物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实践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相统一,通过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有机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药物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探索适合中职卫校药学专业的药物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现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同向同行,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14.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从课程的顶层设计、思政教学环节的切入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等方面入手,开展“电工电子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互联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按照“问题导入—目标设定—课前测试—课堂学习—课后评价—总结”的顺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各教学环节恰当地引入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智慧学习能力,使课程思政润物无声地融入课堂,达到对学生入眼、入脑和入心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在大学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羽毛球”作为深受大学生喜欢的体育课程,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大学“羽毛球”课程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从“羽毛球”课程思政元素多维融合矩阵、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和基于思想政治评价的全过程考核体系改革三个方面,探索了基于精神素质培养的“羽毛球”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是培养工程科技人才,提供建设工业强国的人才资源的重要专业。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从课程育人目标、课程育人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四个方面,构建专业课程“四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同时,着力提高、丰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建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且鲜明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7.
结合“测绘保障”专业课程特点,分析了课程思政的需求和意义,着手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并行,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同行,通过“以史思政、以人思政、以识思政、以践思政”四个渠道,充分挖掘课程思政潜在的内涵,将其生动有趣地融入课堂教学,铺设有效开展“测绘保障”课程思政之路,提出通过多方协作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凝聚团队力量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反馈机制,实现专业能力与德育培养的有机结合,达成“立德树人、德才兼备”的高等院校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测量与地图学》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地理科学专业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课程。高校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够充分发挥测量与地图学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助力高等院校实现“三全育人”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9.
安全管理学是安全工程专业基础必修课。为发挥安全管理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应积极推进安全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从安全管理学课程痛点出发,探索多维专思融合的课程建设路径,并在本校开展为期一学期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此次实践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同。  相似文献   

20.
结合新文科建设开展“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遵循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和注重实效的原则,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重新定位“财政学”课程的专业属性和培养目标,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改革优化“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