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椎间盘是两块脊椎骨间的衔接组织,起着“避震器”作用。而脊柱则由许多块脊椎骨与“避震器”连接而成。当脊柱承受压力过大时,就容易导致椎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2.
腰脊劳损的力学分析和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对人的运动和姿态维持都起着决定性作用。脊柱由椎骨、椎间盘(关节盘)及韧带等构成。椎骨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组成。椎体呈短园柱形,是椎骨中承受压力部分。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组成。纤维环为一种纤维软骨,坚韧而有弹性,包绕在髓核周围,上下与椎体相连结。髓核是白色而富弹性的胶状物质,受较大压力时要压扁要移位。  相似文献   

3.
椎间盘既是脊柱承重和缓冲的结构,又是脊柱运动的支点。椎间盘的正常功能需要满足两个力学要求:(一)足够的弹性,(二)把压力均匀地分散到上、下软骨板上去。达到这样两个力学要求不是依靠纤维环而是依靠胶体(髓核)所特有的弹性。椎间盘失去或重新获得液体将表现出变形和恢复它原来形状的能力,因此椎间盘的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的功能。N.G.C.Hendry曾研究了病态椎间盘和正常椎间盘在外压作用下髓核亲水程度与外部压力的关系。他发现病态椎间盘的亲水性比正常者起落幅度要大。我们  相似文献   

4.
利用CT扫描数据建立具有高度几何材料相似性的腰椎运动节段(L1-L2)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举重运动员抓举完全起立阶段脊柱腰椎节段生物力学特性,以便对举重运动员腰部损伤进行积极的预防,减少伤病的发生.结果表明:在举重运动员抓举完全起立姿态下,其椎体主要的应力分布在小关节和椎弓根处,椎间盘接触压力主要集中在纤维环中后部,位移主要集中在椎间盘的后外侧;此时,如果杠铃的重量过大,运动员腰部力量不足,引起腰椎关节失稳,会造成椎间盘过分挤压,且在重力的作用下峡部向前剪切力过大可引起峡部裂伤.本研究所建立的腰椎L1-L2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足重要的脊柱生物力学研究平台,可应用于众多相关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原因有多种情况,腰间盘突出也是引起腰痛的常见疾患。几年来通过一些病例证实了体育锻炼是予防以及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成年人有23个椎间盘,牢固的连结在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缓冲人体在直立行走、跑跳、劳动时所受的压力和震荡,并可以减少脑髓的震动。幼年时期血管分布比较丰富,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深层的血管逐渐变少而且口径也变小,到了成年可出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脊柱如果在负重的情况下,猛然屈转体位,或暴力撞击,过度劳损都可损伤椎间盘。有的人并没有外伤史,偶尔打个喷嚏或者弯腰系鞋  相似文献   

6.
利用CT扫描数据建立具有高度几何材料相似性的腰椎运动节段(L4-L5)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速滑运动员进行运动时脊柱腰椎节段受力特点,以便对速滑运动员腰部损伤进行积极的预防,减少伤病的发生.结果表明:速度滑冰运动员在进行运动时,其椎间盘所受应力主要集中在外层纤维的中前部,在前部更为明显;椎体应力集中在椎体前部,其值高于其下方髓核应力值,邻近椎体终板应力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此部位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运动员椎体所受应力分布在皮质骨椎弓周围及邻近终板的地方,椎体后部结构应力集中在小关节上下关节突与椎弓根等位置.  相似文献   

7.
脊柱骨折是体力劳动者和体育运动中易出现的一种重性骨折.它分为屈曲型和伸直型两大类.前者占脊柱骨折和脱位总数的90%以上,这种骨折强有力的前纵韧带往往保持完整,但发生皱缩,通过整复加大脊柱背伸,前纵韧带由皱缩变为紧张,附着于韧带的椎体前部及椎间盘有可能膨胀,恢复其压缩前的外形.  相似文献   

8.
运动医学     
G804.5 9902522屈髋屈膝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及其生物力学基础=Treatment of lumber di sc herniation bymanipulation of hipflex and genuflex andthe corresponding biomechanic basis[刊,中,I]/叶锐彬,周吉祥,沈通彦∥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25(2).-54-57参9(BJ)椎间盘∥髋关节∥膝关节∥生物力学∥治疗∥椎间盘突出∥腹肌本文报告了以脊柱屈曲为主的屈髋屈膝手法和进行腰腹肌力锻炼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7例,结果表明优良率分别为83.5%和9  相似文献   

9.
一、不能过早使用杠铃,特别是大重量的杠铃 由于少年女子椎间软骨较厚,牢固性差,而肌肉力量又较弱,过早使用杠铃训练,对脊柱尤其是腰部易产生不良影响,经常压迫脊柱,可导致椎间盘营养不良性变化。其次,杠铃限制了运动速度,容易把肌肉练僵而失去弹性,影响运动员灵敏性和协调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静力性柔软运动对脊柱腰段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两组对象的X线拍片、测量,得到受试者脊拄腰段椎间盘前后缘厚度等多项指标,以此探讨、分析了静力性柔软运动对脊柱腰段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下腰痛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1990年以来,我们使用间歇牵引法治疗下腰痛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年龄18~50岁。男21例,女9例。 2.下腰痛类型:椎间盘突出症5例,骨质增生12例,非急性期腰扭伤13例。其中椎间盘突出症5例,持有CT检查报告,骨质增生12例,持有腰、骶椎正、侧位x片检查报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都知道缺乏运动对身体不利。事实上,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亦对健康不利,更长时间保持坐姿更是有害。人体解剖学知识告诉我们,脊柱有26块骨头,4个正常的生理弯曲,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期的广大青少年学生,如果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都保持坐姿,就必须重视自己肌肉的僵硬和酸痛,因为脖颈、后背、大腿后侧肌肉、小腿的肌肉长期持续不动,会引起肌肉萎缩,严重时引起颈椎功能障碍、椎间盘劳损、脊柱的侧弯等病症,不仅身体自我感觉越来越缺乏活力,体形也会变得越来越难看。所谓伸展练习就是针对肌肉的疲劳做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工作的需要,体育教师的授课地点大多为室外,采取的姿势大多是以站立为主的运动。每当授课结束,回到办公室就久坐不起。这就为体育教师腰伤的产生埋下了伏笔。那么,腰伤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什么好的方法来预防呢?一、脊柱稳定性的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主要由骨关节结构、韧带、肌力和神经系统来维持。一般来说,骨关节、椎间盘、韧带和关节囊  相似文献   

14.
学校学生的脊柱弯曲的问题,很久以来就是学校迫切要解决的课题,也是家长们的一个精神负担。经了解,有关气功治疗脊柱弯曲疗效方面的研究是很少的。我将气功的导引与实验用于健康的诊断法已达数万人,然而矫正脊柱的弯曲还是初步尝试。由于每个人的腰椎的高度与腰角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而且差异还很大。每当患者其肩的高度处于右左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少年,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亦可在周围关节先发病,病因未明,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韧带、肌腱点钙化和骨性强直。实际上,脊柱强直仅见于晚期严重病例,轻型病例一般不致于此。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临床生物力学相关资料,选择人体腰骶关节中心为研究重点建立力学模型,改变人体身体姿态,结果表明:正常人体处于直立放松平衡位时,脊柱前、后壁肌的向下等长收缩,均不能对L5/S1椎间盘中心起到肌力“软支柱”的作用;前、后壁肌力及L5/S1关节中心应力大小除受到前、后壁肌拉力角的影响外,更受前壁肌的力臂影响,当力臂较小(小于5.0 cm)时,壁肌拉力角增加,前、后壁肌力及L5/S1关节应力均呈下降趋势,且存在某一最佳状态,使前、后壁肌收缩所产生的效果在L5/S1关节处完全起到肌力“软支柱”的作用;适当地利用胸、腹腔内压,亦可确保脊柱前、后壁肌群只需用较小的力就能确保躯体平衡,同时亦可起到“软支柱”的作用;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人体屈位状态下脊柱前、后壁肌力及L5/S1处的应力比直立位要大得多,这提示人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尽量避免前屈弯腰,特别是前屈搬物时更应尽可能地减小重力矩.  相似文献   

17.
脊柱功能是衡量人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人体保持高质量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状态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何运用有效的训练改善和提高人体脊柱功能,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以黑龙江省30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进行为期3个月的运动干预实验,分5个阶段进行训练监控及训练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全体受试对象脊柱直背趋势最为显著,脊柱姿势、柔韧性、稳定性整体较差,脊柱疾病风险较高;通过动态拉伸、颈肩及腰等功能性训练对改善女大学生脊柱功能效果显著;实施训练方案后,在第30天改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脊柱形态的测量,找出长期冲击应力对蹦床运动员脊柱的影响。方法:通过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对8名高水平蹦床运动员和20名正常大学生进行脊柱测量,并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差异之处。结果:运动员和大学生脊柱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角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通过对测得的脊柱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长期的冲击应力使得蹦床运动员直立时腰椎的生理弯曲变小,骨盆前倾减小,但是对胸椎的生理弯曲影响不大。在脊柱动态活动时,蹦床运动员胸椎的活动度变小,腰椎的活动度没有变化,骨盆活动度变大,脊柱总活动度变大。  相似文献   

19.
下腰痛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1990年以来,我们使用间歇牵引法治疗下腰痛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年龄18~50岁。男21例,女9例。 2.下腰痛类型:椎间盘突出症5例,骨质增生12例,非急性期腰扭伤13例。其中椎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X线摄片法对照研究了跑跳运动员和普通大、中学生脊柱腰段的椎体形态和生理曲度。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椎体高度的变化幅度大于普通学生。第五腰椎的垂直指数小于普通学生。脊柱腰段长度占身高的比例小于普通学生,显示出下肢长、躯干短的身材特点。用腰曲指数作为评价脊柱腰段生理曲度的指标,运动员和普通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