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喻坚 《中国学校体育》2014,(4):29-31,4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以"运动技术技能"为取向的体育教师专业性定位,难以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体育教育的"隔离",导致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错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忽视,制约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所培养的体育教师不能很好地指导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为此,提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应作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双师型足球师资需求的变革,探讨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梳理当前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足球专选课程改革的路径。研究表明足球专选课程存在以下问题:课程目标定位脱离中小学足球师资核心素养内涵;课程内容忽视“教的能力”“训练指导”和“裁判执法”等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实施偏重传统教学方法,忽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评价注重“理论记忆性考核”和“技战术技能考核”,轻视“教”“训练指导”和“裁判执法”等实践能力考核;课程思政功能弱化,忽视足球教育信念与伦理道德培养。针对足球专选课程存在问题提出改革建议:课程目标凸显师范性,破解培养导向与双师型足球师资核心素养需求的难题;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完善双师型足球师资培养体系;课程实施优化、搭建足球专选课程教学训练网络平台;课程评价内容和方式优化、构建并实施多元考核评价体系;课堂思政“教”与“育”并行、强化足球专选课程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教育类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吉 《浙江体育科学》2000,22(6):18-20,22
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表现为整个课程结构的专业性太强;教育类课程与国外同类专业相比,存在课程门类少,教学时数偏低,且教学内容陈旧等现象;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科专业知识,轻视教育理论和教师技能的训练,使得师范教育缺少师范特点,远不能适应未来教师专业训练的需要。因此,加强对课程体系中教育类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田径课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伟兰 《体育学刊》2001,8(4):111-113
根据21世纪我国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提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应在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和健身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以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培养新模式,为实现新型中小学体育师资的培养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5.
戴俊  刘跃  汪庆波 《体育学刊》2023,(1):112-117
术科课程反映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根本,但受传统培养模式影响术科教学存在诸多症结。结合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改革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经验:围绕“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实现理念突破;“实施术科课程校内外、课内外一体化”,优化教学模式;从“竞技体育传承”到“体育健康引领”,整合课程内容;从“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革新教学评价;从“技能提升为旨趣”到“教学能力生成为目标”,转变教师观念。最终形成以理念为引领,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教学评价为支撑的教学改革体系,能够有效保障育人成效、提升育人质量,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文件为理论依据,以参与师范类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为实践依据,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归纳法,在对师范类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蕴及价值取向进行解读的基础上,从师范类专业认证视角,探索性提出构建以重构专业培养方案为顶层设计、以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为突破口、以课程实施为主渠道,以课程评价为杠杆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旨在解决当前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充分发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育人铸魂之功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采用理论建构与自然实验的方法,对大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了“学会学习策略”的探索与实践。结果发现:学会学习策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了学生的体育专业能力,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结果表明:学会学习策略的效果是明显的,可能为目前大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体育教育人才已经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以我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理念变迁历史为鉴,以现代课程理念和时代发展的脉搏为依托,探求高职体育院校专业课程改革的理念,以此为我国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目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指出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此,必须大力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尤其要重视课程教学改革.把握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机遇,深入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注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各种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完全学分制,以利培养社会对新型体育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中介与载体,新的时期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体育专业人才,有必要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建议,美日两国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有较好借鉴意义。在借鉴美日两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发展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发展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新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计划的出台对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从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践;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社会体育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三个方面阐述了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项技能的必要性,并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可行性,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与逻辑推理法,以课程代价理论为指导,分析体育课程改革的患得患失,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重人文、教育,轻竞技,重娱乐、游戏,轻技能”之嫌实乃是一种必要的合理付出。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螺旋上升发展过程是体育课程价值遗失的理性补偿;体育课程改革实质上就是课程设置中课程代价与课程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是课程改革实践“创美”过程。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中淡化对技能掌握、竞技性,转向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和谐共生”为原则,增强对体育活动过程的体验和发现,创新娱乐课堂内容,彰显人文关怀,是体育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教师教育专业化为背景,分析专业、专业化、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及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及支撑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认为:构建并完善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化取向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王彤 《体育科学研究》2009,13(4):98-100
以山西省5所普通高校(忻州师范、晋中学院、太原师范、运城学院、山西师大)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课程设置现状、培养目标的分析、实践教学分析、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和科研活动分析、师生对教学计划的认同度、师生对课程改革的态度等6个方面对5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新规定存在差距,总学时偏少;课程设置重复现象严重,缺少创新型课程;学生科研能力较差,教学实习时间短;课时比例设置缺乏依据。建议:调整基础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突出教育特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中日体育教师专业化课程标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比较,试提出健全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法律内涵,构建具有“双专业”(教育学科和体育学科并重)特征的体育教师课程标准的共同框架(普通文化课程占总学分的20%;教育学科课程占40%;体育学科课程占40%),关注健康教育和技术技能等课程的建设,注重“标准化”和“多元化”的融合发展,回归体育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提高学生体育实践能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学校体育教育的最主要形式是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也是形成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在目前,作为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教学目标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与发展体育能力的关系,正确认识与处理两之间的关系,积极地发展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在当前的教育界学陶师陶,推进新教育实验的大好形势下,如何准确地运用、借鉴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进而推动体育课程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现已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高等教育内部机制陈旧、专业服务于社会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欠缺、人才培养的实效性较差等新问题也不断出现.高校各专业必须进行综合改革以应对挑战.在体育教育专业多年综合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对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改革措施进行了科学总结和归纳,以期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视角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跨学科整合式的教学改革,要实现“术道融合”育人的目标,并需专业教师、专业课程与课堂教学三方联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尚存课程思政目标达成性不足,思政育人价值彰显不充分;课堂教学思政融入生本性乏力,思政融入与育人方式亟待改善;专业教师思政育人支撑性不够,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有待提升;课程思政评价生成性缺失,思政效果评价机制尚待完善等现实困境。提出:遵循“产出导向”理念,构建可达成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目标体系;秉承“学生中心”理念,优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方法;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增强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思政育人意识与能力;倡导“持续改进”理念,不断完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评价环节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以教师教育专业化和反思性教师教育实践为背景,总结体育教师教育理论研究进展,探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化取向的理论进展与存在问题。主要结论: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取向总体上正确,而对体育教师教育特殊性问题的认知与处置是相关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体现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综合素养,评测PCK可以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发挥重要作用。以往较少有用PCK作为理论框架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开展研究,也没有专门的分析工具。为了发挥PCK在我国体育教育专业领域的作用,加强以PCK为核心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本研究在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PCK课程评测工具,并对其内部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PCK课程评测工具具备较强的内容效度和构想效度,可以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进行判定和分级。研究认为PCK课程评测工具产出的量化结果将有助于未来开展大规模的国内或国际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统计学对比分析研究;帮助学者了解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情况;从PCK出发探讨不同专业课程体系之间的差异;可以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