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展课堂对话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也是进行知识建构的有效途径,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关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对课堂对话的过程性规律进行解析,文章创设了面向知识建构的课堂对话编码体系,借助人工编码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对255节中小学课堂进行话语分析,采用关联规则挖掘等方法对课堂对话的演进序列进行分析,发现:第一,中小学课堂形成了"以基础知识类对话为基础、多元对话组合推进"的对话模式;第二,不同科目的对话演进规律区分明显,数学和科学科目体现了问题探究的特征;第三,高质量的课堂对话多经历知识习得—观点表达—阐释分析—综合提炼—迁移创新五个阶段,以螺旋式结构延展上升,发挥了知识建构的作用.研究对增强对话的有效性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评价体系",因此,注重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评价的数学课堂评价备受广大数学教师的关注.为此,本文将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提高数学课堂评价.  相似文献   

3.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机制,也是真正创设有效课堂的教学手段之一。本文基于"文本对话"的层面从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数学阅读能力的强弱快慢;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运用;数学表征能力的准确流畅。这三方面分别是课堂评价思维能力的起点、内核与外显。通过适时的课堂评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用心灵与数学"对话"。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话教学已经受到教育界普遍的重视,甚至成为中国教育的最新理念。而对话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开放多元的对话过程。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数学课堂如何正确领会对话精神,提高数学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创设数学情境,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快乐天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沃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使数学课堂成为师生对话交流、数学思想撞击的平台;完善教学评价,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品尝成功喜悦的场所。  相似文献   

6.
对话是课堂教学的轴心,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灵魂.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少不了对话,它是教材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的碰撞,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学生之间的分享与互动,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本文将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教学展开,并尝试以问题导入的方式,激起课堂教学的千层浪,让对话碰撞出星星火花,点燃课堂,促进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对话”作为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展开形式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等,这种教学方式的存在,有效缓解了课堂教学的紧张氛围,为数学课堂注入了生命力和活力,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对话”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三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国在审视其数学/科学课程改革诸多经验的基础上,建构了中小学教师效能的各种评价方法。课堂观察方案是美国教育管理者评价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流方法。在设计与实施、内容、课堂文化、教学效果等维度设定了关键指标,以反映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典型特征。美国数学和科学课堂观察方案在高效课堂情境、师生角色上呈现的特征为我国理科课堂教学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分析美国数学和科学课堂观察方案在高效课堂学习情境,师生角色上呈现的特征与内涵,为我国数学和科学授课质量评价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美 《成才之路》2012,(24):89-90
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建立全面发展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在教师的评价体系下塑造全面的自我。一、厘清理念: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回归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中行走的方式、教师设计的教案与实施的途径,然而教师的教学思想同样影响着课堂教学评价。现代课程理论指出,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所以无论各种教学手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理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近年来,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无论是在理论构建还是在具体实施中都存在着突出的问题:重公开课评价的甄别与筛选功能,轻常态课评价的发展与改进功能;评价主体单一,过分重视教学表现,忽视数学教学活动主体自身的评价与反思;评价指标与权重难以统一,评价量表难以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特色;评价标准灵活性不够,且缺乏与质性评价的有效结合.总结和反思以上问题,可以为后继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collaborative research study between three secondary teachers and two university researchers, initiated by the teachers, into the practice and impacts of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in science, geography and history classes. The research provides insights into how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can collaborate to develop a research and practice agenda. The study illustrates the need for a dynamic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personal, micro or school-related level and the macro or policy level factors.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external support, shared teacher knowledge and beliefs, professional experimentation, and shared reflection on student responses to classroom innovations.  相似文献   

12.
呼唤善的教育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教育评价做为教育过程的反馈环节,对整个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它不仅引导着学生的发展,而且对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水平、教育的后果及人才类型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有必要对教育现状和教育评价进行深刻的反思。目前,这种反思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育伦理的关注,其主要表现为对教育中社会公正和个体的主体价值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对教育异化的批判,即是从教育的本质和人性本质的高度进行反思。对教育伦理的关注和对教育异化的批判是从不同的理…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对人的社会属性有着特别的要求,而全纳教育能有效地对人的这些社会属性进行培养。构建和谐社会呼唤民主平等的教育、参与合作式的教育、多样化的教育,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全纳教育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高强 《巢湖学院学报》2003,5(4):7-10,16
我党80多年的光辉历程正是中国文化伴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从毛泽东同志的“双百”、“二为”方针,到邓小平同志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论述,再到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中的“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党的三代领导人对文化建设的论述,恰恰反映了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调了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5.
16.
对摄像机固定进行目标定位,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模型.利用仿射变换,通过简单的几何关系为定位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创作<史记>之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司马迁又尤其彰显人的历史主体性及其独特价值.司马迁对于"人"的独特认识不仅表现在他为刺客、游侠、医生、商人等小人物立传,还表现在他对女性人物的刻画之中.司马迁笔下的女性不以柔弱、温婉取胜,而以坚强、睿智流芳.司马迁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尊重了女性,以其"不虚美,不隐恶"的史笔,真实记录了这些女性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杨启亮 《教育研究》2012,(7):98-103
从选拔与淘汰意义上说的教学评价是为评价的教学,它关注的重心是评价,这样的教学可能会失落教学的价值,这不是教学论意义上的教学评价。教学论中所说的教学评价是为教学的评价,它关注的重心是教学,是为调节、激励、促进教学而评价。为教学的评价不是教学的"指挥棒",而是教学的"服务器",它生成并守护教学的价值。为教学的评价旨在创造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价值,教学应该从这里觉悟到良心的拷问与责任的鞭挞,评价应该从这里检省到自己是否漠视、异化、失落了教学的价值。基础教育生死攸关的使命就在于它必须百倍地关怀那些被放逐、被贬抑、被薄弱的学生所拥有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提升"成人性":成人教育学肩负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成人教育学的现实困境在于成人教育合法性的让渡,抑制了成人教育学的发展需求。西方成人教育学科的发展路向、教育学科的争论与反思以及当今中国成人教育的深刻转型为成人教育学提升“成人性”奠定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对比了两种教育,即为了经济富裕的教育和为了人的发展的教育。作者指出,因为迫切追求利润,对民主未来非常重要的价值正面临丧失之虞。如果教育真的要促进人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增长和个人财富增加的话,批判性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就绝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