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新媒体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学术期刊办刊数字化转型升级,是目前学术期刊办刊、发展、提升的趋势,微信平台在现有多种新媒体平台中应用、发展得相对成熟。在编辑的实际工作中,编辑人员对新媒体平台建设的总体重视程度不足,综合编辑技能有待加强,微信平台的建设若要突破纸刊限制仍有一定难度。在学术期刊的微信平台建设过程中,编辑人员应在增强新媒体平台建设意识的基础上落脚于微信平台建设,加强出版信息管理能力,持续把控平台管理运营质量,并结合自身刊物特点,着力尝试突破传统办刊思维模式,合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优势,实现学术期刊办刊工作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快新媒体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学术期刊办刊数字化转型升级,是目前学术期刊办刊、发展、提升的趋势,微信平台在现有多种新媒体平台中应用、发展得相对成熟。在编辑的实际工作中,编辑人员对新媒体平台建设的总体重视程度不足,综合编辑技能有待加强,微信平台的建设若要突破纸刊限制仍有一定难度。在学术期刊的微信平台建设过程中,编辑人员应在增强新媒体平台建设意识的基础上落脚于微信平台建设,加强出版信息管理能力,持续把控平台管理运营质量,并结合自身刊物特点,着力尝试突破传统办刊思维模式,合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优势,实现学术期刊办刊工作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利用知识服务与知识传播提升学术期刊品牌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斐 《编辑学报》2016,28(3):253-255
学术期刊要重视知识服务与知识传播.引领学科发展,为行业服务,是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通过多种渠道,加大知识传播,是学术期刊的重要责任.文章以《航空学报》编辑部办刊为例,通过约、组综述稿件,策划出版专刊、专栏,引领学科发展;通过开展科技论文写作讲座,提供知识服务;通过开放存取(OA)、论文推送、搭建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渠道,加速知识传播,最终提升期刊的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新疆住村干部微信公众号“最后一公里”自2014年3月运营上线.该平台是专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中的20万下乡干部打造的新媒体平台.“最后一公里”的开通是将互联网平台技术与住村干部基层调研内容的一次融合,让最基层的声音通过最具时效的移动技术传播出来.“最后一公里”是政务微信运营的一种新尝试,通过互联网为新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是新疆社会管理的一次创新.本文通过对“最后一公里”从3月上线至11月之间的微信推送形式、内容、语言进行调研分析,探讨了微媒体环境下农村基层传播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效果,调研2015年9月份在微信公众平台有内容发布的10家教育类CSSCI学术期刊,通过对比发布内容的单篇日均阅读量,发现目前学术期刊微信平台高质量原创比率较低、周期内发文数量与传播效果不呈线性关系、微信平台对于推送传统编辑形式学术论文传播效果甚微、平台用户的阅读密集行为多发生在下午和晚上时间。学术期刊在具体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时应坚持推广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布学术热点评论,分享学术经验;同时应丰富编辑形式,增强与受众互动,注重数据分析,拓展推广渠道。  相似文献   

6.
王晨曦  李劭强 《传媒》2018,(11):82-84
在高校不断丰富新媒体传播平台的趋势下,如何实现运营创新,不断考验着高校宣传者的传播实战能力.本文以"南广人事"公众号为例、以"类人际传播"的视角审视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新闻宣传工作,探讨了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陈静 《出版广角》2021,(20):72-74
当前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存在内容粗加工化、活跃度低、粉丝规模小和功能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运用互联网思维能够有效应对这些问题.运营好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可以使学术期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能力,扩大学术传播影响力,拓展学术期刊的生存发展空间.本文在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移动阅读的行为特征,基于互联网思维探讨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实践.  相似文献   

8.
微信作为新一代自媒体传播平台,具有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在阅读方式、传播方式上,微信公众号与出版社需求高度契合,两者的结合使得传播更有效率.然而,由于出版社在使用微信平台运营时存在理解和观念上的偏差,使得这种传播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加上微信公众号在传播价值定位和后期维护等方面存在的困境,出版社亟须转变传播观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微信平台的良性运营.  相似文献   

9.
在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移动平台而生成的微信传播日渐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传播手段.作为媒介系统的一个新生子系统和分支,微信的传播探索与运用实践体现着媒介融合的种种特质,平台融合、政治融合与文化融合共同构筑了微信的传播特点.此外,在微信融合过程中出现了融合实效不强、信息传播失衡、符号污染严重等生态问题,不得不从政策引导、有机融合、媒介批评等三个方面来建构微信的生存路径.  相似文献   

10.
傅国  吕慧 《军事记者》2014,(10):21-22
近年来风靡世界的微信平台,有着不同于传统媒体和其他新兴媒体的传播特性,表现为传播方式更加私密化、传播路径更加不可控、传播对象更加多元化,给舆情监管带来了新的困难与挑战。提高微信平台舆情监管效能,探索微信平台舆情监管的方式方法,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选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学术期刊如何通过微信平台实现有效宣传,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基于对我国90余个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基本现状的调研,以及600余名科研人员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需求的调查,指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服务与用户期待的差距,提出学术期刊不同类型微信功能选择的建议,旨在为学术期刊构建优质微信公众平台以提升影响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谢卫红 《今传媒》2016,(8):73-74
随着智能手机等的普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功能进一步凸显。在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多元化及竞争趋向白热化的今天,高校品牌建设与推广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如何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品牌形象传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方面还存在若干问题,本文从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平台定位,加强团队建设,注重互动反馈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使平台在高校品牌形象传播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宁夏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开通运营情况以及微信服务的特点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发现微信公众号存在开通晚、关注度低、图文发布频率偏低、微信平台运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微信服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因而建设性地提出宁夏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提升策略,如:规范微信平台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打造本馆微信服务特色栏目;传播本校特色资源及宁夏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优化微信平台功能,嵌入电子资源和学科服务项目;全方位推广微信公众号等。为宁夏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微信服务水平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使得“学术”“阅读”“生活”以及“社交”等之间完美融合,部分新闻传播类学术公众号取得了较传统学术期刊更深刻的渗透力和更广泛的影响力,探讨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和发展困境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目前本学科内主要期刊公众号在功能定位、管理理念、运营方式以及内容来源等方面与微信公众号本身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其在问题来源、方法指导、内容建构、活动营造以及学术争鸣等方面并未起到理想效果.拓宽内容来源渠道,增强学术凝聚力,增加分享价值,进行媒介批评和媒介素养教育是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一个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15.
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社交工具,已逐渐成为宣传阵地和舆情发展、监控、管理、应对的主要平台。本文结合微信舆情特点,围绕微信舆论生态现状,探讨微信舆论管理新近成果,思考传媒、企业如何通过创新技术、更新观念,妥善地应对微信传播背景下的舆情事件。  相似文献   

16.
肖帅 《中国出版》2016,(3):29-31
诞生于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逐渐成为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新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学术期刊人际化传播的新模式。借助移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应及时洞察用户的体验与需求,充分发挥平台优势,适应新的传播语境,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和网络化传播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评价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营销和阅读推广的实际效果,综合反映高校图书馆微信营销与传播的影响力。[方法/过程]运用网络计量学中的微信传播指数WCI统计分析方法,选取国内有代表性的"双一流"A类36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构建高校图书馆新媒体运营绩效评价评估模型,根据综合影响力结果排名分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宣传推广、打造精品内容并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强互动功能与多元素融合等对策建议,为高校图书馆新媒体运营能力的综合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技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盈利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驰  李禾 《编辑学报》2019,31(2):204-208
科技学术期刊由于内容较为专业,阅读人群相对较小。在传统发行、广告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的大环境中,如何利用期刊的公众号将流量与资源变现,值得研究探索。作者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23种国内科技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样本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平均微信传播力指数(WCI)达584,样本中大部分期刊微信公众号根据平台定位与受众,采用了有针对性的盈利变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报纸微信平台探索了一条报业转型的新路径,是当前报业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从《大河报》微信平台的构建来看,它初步形成了报纸微信新媒体形态:平台栏目化构成,内容符号多样化传播,信息标题化推送。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报纸微信在传播模式、商业模式和专业运营方面还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福颖  沈丹  倪东鸿 《编辑学报》2019,31(5):542-544
基于2018年10—11月《大气科学学报》微信公众平台在促进用户数量增长方面的4次运营实践,探讨科技期刊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升刊物影响力的4种运营方法:微博微信联动传播交叉运营,借助学术会议集中推广,利用QQ群加力宣传,推送优质科普论文吸引关注。认为运营维护好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应注意4点:注重细节服务,完善平台功能,微信内容与纸刊内容互补,坚持内容为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