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传统化学课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初中设置了综合性的科学课(或物理、化学、生物),高中设置了化学必修课及选修课。探究性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将被广泛地用于教学过程中。微型化学实验的发展要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时俱进。研制适合初中科学课程的“便携式微型科学实验箱”以及适合高中化学课程探究性学习的“便携式高中微型化学实验箱”,是当前化学实验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
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普遍薄弱、重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强的人才"特点提出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阶梯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使得必修课学时平均缩减达40%。必修课为专业课服务,提供"必需、够用"的数学基础;选修课为考研和培养创新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的文学课程设置既存在相似之处,又存在不同之处。国内本科阶段的文学课程以大量的必修课为主,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在国家规定下的选修课、公共课和通识教育课。课程数量多,必修课占比大。相比于国内,美国的通识教育明显占据上风,而且着重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学生可选科目较多,与必修课的比重不相上下。韩国文学教育在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摸索出了适合国情的道路,其通识选修课的分量仅次于专业课。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江苏省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公共基础课程结构及设置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比较研究。研究认为:江苏省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是由政治思想品德类、教育科学类、方法工具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四大类课程组成,全省七所普通高校的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平均学分为48.4学分,平均学时为812.1学时,其中公共必修课平均学分与学时分别为39.4学分和669.8学时。七所普通高校的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共开设70门必修课程,平均每校开设10门。平均学分与学时与《规范》中学分要求相符,但课程结构及课程设置总体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让孩子们未来生活更丰富多彩美国的中小学生在小学和初中的音乐、美术课上,学了许多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艺术欣赏和表演能力,但进了高中,音乐、艺术课程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加强。9~12年级,各校的艺术课程一般开设十几门,有的甚至二、三十门。课程要求都很高。中小学艺术课程被视为人生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西场高中是新泽西州名牌学校。他们的音乐、艺术课程分三大类:  相似文献   

6.
高校开设传统体育选修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社会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对高校体育提出了挑战 ,提倡素质教育的新思想促使了高校体育教育观念的大转变。“全民健身”在呼唤高校体育在时限上和空间上突破旧的局限 ,不能只靠体育必修课的教学来完成 ,必须采用形式多样的选修课和课外活动来丰富高校体育教育 ;同时 ,高校体育教学也在朝着新方向改革 ,既注重眼前利益 ,更注重长远目标 ,在全面锻炼身体、掌握技能与知识的基础上 ,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并使学生终身受益于体育。本着这一目标 ,我校在三年级开设了传统体育选修课 ,本文即对该课程进行初探。1 高校体育课教学…  相似文献   

7.
自然辩证法概论是硕士研究生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自《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公布,该课程由54学时变为18学时,课程性质由必修课变为选修课,不讲或少讲有关自然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成为顺理成章之事.然而,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中,经典文献作为知识层次性的隐性要求、人文素养提升的助推动力、思想导向性的显性表达,不可不讲也不得不讲,全面、合理、适当地将经典文献融入课程教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高等师范大学公共课课程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师范大学公共课课程新体系由原来的政治、教育理论、工具、体育类课程变为素质教育、方法论、工具、公共选修类课程。使公共课由原12门减少为9门,学时由990减少到672,突出了方法的传授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中渗透现代化的“血液”,拓宽公共选修课种类,更突出高等师范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课程结构改革呈现出钟摆现象,以选修与必修课程的设置为例,主要表现为课程比例上在必修课比重上升选修课比重下降、选修课比重上升必修课比重下降两种取向间摆动;课程科目上在重学术性科目与重实用性科目间摆动.这一现象的产生与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社会科学理论发展有关,也是课程改革内部矛盾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及课程结构设计等问题 .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转变旧的教育思想 ,更新传统教育观念 ,要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突出师范性的原则 ,调整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结构 ,精简必修课 ,压缩课堂讲授时间 ,调整和整合课程及课程内容 ,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学科观是指学习者对待各门学科的学习态度,它是学习观的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的学科观应该做理性选择,并具体落实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专业课和非专业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等关系的处理,以及对所学课程的认真程度。理清“科学和学科”的关系,确立良好的学科观,对高校学生完成学业、成长成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美国学校特别重视《英语》,即他们的语文课。从小学到高中,整整12年,学生读书的首要任务是学英语。比起中国学生上“语文”课,他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近几十年来,美国各界对教育改革有很多批评,提出加强数学和科学学科的改革方案,各执一端。但从来只有加强英语教学的意见,没有任何削弱英语教学的建议。社会舆论几乎一致认“英语”(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是中小学最基本的课程。年轻人把英语学好了,再学其他知识,学做什么事都容易,有利于他的生存和发展。美国各年级会考——官方评价学校工作的手段,主要是检查学生的英语水平。11年级的会考,英语和数学虽然各占总分的一半。但是数学考核内容简单的知识,略深一点的课程不考,学生可以不学;  相似文献   

13.
英美文学的教育价值及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重要必修课,是学生学习和研究英语语言文化的必要途径.同时它又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既不是单纯的历史课,也非纯粹的文学欣赏课,它需要授课教师个人的智慧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本文以英美文学的教育价值分析为基础,结合目前美芙文学教学中的问题,对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12所和美国14所大学的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及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在研究广度上较美国窄,对研究的实用价值和服务社会的功能考虑较少;在课程设置上,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相对美国表现为课程学习年限较短、所学课程学分少、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不协调、授课形式单一、可供博士生选择的课程数量少等不足.据此提出了扩大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与改革课程设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一、选修课开设背景浙江省《关于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选修课程建设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加强选修课程建设,构建各具特色的选修课程体系,是转变育人模式,实现学生自主选课、推进高中多样化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育学校特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学校应通过加快选修课程开设,转变育人模式,将选修课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类;并将课程的开发权交给老师,将课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在我国单独设立的时间较短,体育课程的教学与普通高等学校基本雷同,高职特色的体育课程还没有形成。该研究以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岗位实践操作性目标和体育教育的身体活动性为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引入职业身体能力锻炼必修课。在高职体育课程整体设计时,把高职体育课程设置为体育运动专项技能课、体育运动专项技能选修课和职业实用身体能力必修课三大类。在职业实用身体能力体育必修课程设置中,综合高职院校专业的特点和职业岗位对操作技能、身体体能素质和身体形态素养的要求,将各类似岗位群高职学生的职业实用身体能力进行分类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锻炼。  相似文献   

17.
“教师口语”课,新近在全国各地师范院校全面实施。关于实施的方法国家教委在《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中指出:中等师范不得少于100学时,师范专科不得少于72学时,师范本科不得少于56学时;至于开课的年级、具体课时安排,各地可根据培养目标和方言区的特点自行决定。《标准》保证了该门课程在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地位,改变了过去有些师范院校把“口语训练”、“普通话训练”作为可开可不开或者闲时开忙时不开的课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爱劳动、会劳动,而且要懂技术、会创新。新时代要基于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开展劳动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科学DV制作”是一种极具思维含量和挑战性的创造性劳动,是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劳动教育载体。本文以武汉六中高中劳动教育“科学DV制作”课程的探索为例,从课程设置、目标确定及实施反思三个维度阐释了学校在高中劳动教育新途径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分为公共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一般由学校根据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条件自主确定。各学校有很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因此我们把研究通识教育课程的重点自然就放在通识教育选修课上,以期通过探讨提高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质量的途径,保证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针对目前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也应当探讨提高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质量的途径.以期使通识教育选修课为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物理专业“高数”与“普物”的矛盾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物理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大学一年级“高等数学”总是落在后头.物理上要用了.数学还没上到,学生看书.做思考题习题方面都存在问题.有些内容不得不放弃.讲授力学.电磁学,普通物理实验的教师对此深有体会,常常是在讲物理的同时要插点数学,分散了“教”,“学”双方的注意力.教师的讲授,学生的理解都不能到位.无法达到教学应有的深度.这个“高数”与“普物”的矛盾始终没能很好的解决.例如力学一开始就要讲速度.加速度概念需要极限和导数的知识.这时的数学还没讲到,当力学讲到功的概念时就需要用到定积分知识了.这时数学肯定是在后头.再看第二学期电磁学,很快要上静电场的高斯定理,这要用到数学上的曲面积分.“奥高定理”,数学还是跟不上.这个问题一直要持继到二年级.物理专业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同是专业基础课,一定意义来说,这里的数学主要是为物理的应用而开设的,在课程安排上要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虽是两类课,也要有一些系统性,要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结构.符合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认识过程.根据上面的想法.这里设计了几个方案,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