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人—环境匹配理论和期望理论的视角,探讨过度胜任感对角色内绩效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采用167份员工自我报告和主管报告的配对数据,应用有中介的调节作用的检验方法,结果表明,过度胜任感不能显著负向影响角色内绩效,但能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地位与独立价值观在过度胜任感与创新绩效关系间发挥调节作用,地位与独立价值观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工作投入的中介实现。如果员工具有较高地位与独立价值观,过度胜任感直接正向和间接通过工作投入的中介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如果员工具有较低地位与独立价值观,过度胜任感直接负向和间接通过工作投入的中介负向影响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9—2019年创业板678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结合中国经济区域的分类,实证检验了总样本和分区域样本税收优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以及营商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投入在两者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营商环境在税收优惠影响创新绩效的直接路径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中介效应的前、后半路径中均起正向的调节作用;税收优惠对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企业与总样本企业的分析一致,而中部地区企业税收优惠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西部地区企业税收优惠对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均不显著。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和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发投入短时大幅的提高或者降低对组织绩效有何影响?学界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然而现有相关研究大多基于西方高度市场化的制度背景,没有深入考虑中国转型经济制度环境的特殊性。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本文分析并检验了市场化程度对组织研发投入跳跃与组织绩效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总体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组织研发投入跳跃正向影响组织绩效;而在总体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组织研发投入跳跃负向影响组织绩效。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素市场的发育,市场中介的发育程度与法制环境这三个方面的市场化指数正向调节研发投入跳跃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即当这些方面的市场化指数较高时,研发投入跳跃促进组织绩效,反之则为负向影响;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产品市场发育情况这两个维度对研发投入跳跃与组织绩效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根据家族企业发展过程的现实情形,基于家族企业治理的相关理论,引入冗余资源这一情境因素来进一步分析非家族高管涉入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通过对2008—2020年家族上市企业的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非家族高管的涉入增加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不同冗余资源对于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异质性的调节作用,未吸收冗余促进非家族高管涉入与企业的研发投入的正向关系,而已吸收冗余则会产生负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5.
王华  陈进 《技术与创新管理》2021,42(4):447-453,469
为了探究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市场化程度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以253家创业板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从市场化程度整体视角出发研究产品市场化程度与市场中介组织和法律制度环境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首先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不同市场化程度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投入正向作用企业市场绩效负向作用于企业财务绩效,适度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和法律制度环境会促进研发投入对市场绩效的正向作用,会加大研发投入对财务绩效的负向作用;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的适度提高会促进研发投入对企业市场绩效的提升,随着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抑制作用加强.据此,要研究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上市公司应结合其外部市场化进程,推行差异化的研发投入机制;政府在积极完善法律制度环境、培育市场中介组织、提高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的同时应加大对企业的科技创新补贴,减轻企业的财务压力,制定合理专利奖励政策,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19—202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营商环境、企业家冒险倾向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且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营商环境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企业家冒险倾向的回归系数在对创新投入以及创新绩效的作用中均显著为正,且验证企业家冒险倾向的中介作用以及调节作用时系数也显著为正。结果表明:企业家冒险倾向正向促进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创新投入促进创新绩效,并且创新投入在企业家冒险倾向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营商环境也在企业家冒险倾向对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并且营商环境也能正向调节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即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创新投入的转化率会更高。文中将外部经济环境纳入模型,丰富了创新前置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基于区域科研院所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关系,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中科研院所创新行为与区域创新绩效间直接和间接影响关系的理论假设。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改善结构方程路径分析,科研院所组织外部创新合作和员工创新行为对组织内部创新行为、科技中介合作和企业新产品绩效间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中介作用;市场绩效在企业新产品绩效和区域创新绩效间发挥了积极的中介作用;政府行为对科研院所组织外部创新合作、科技中介合作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而对员工的创新行为以及市场绩效存在负向调节影响。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9,(7):58-62
通过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57篇相互独立的文献进行综合,研究了研发模式与创新绩效的相关关系以及发展环境、行业因素、中介变量、绩效类型对于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内部研发、合作研发、技术购买与创新绩效均显著正相关,而且内部研发与创新绩效的相关强度最强,合作研发次之、技术购买最小;发展环境、行业因素、中介变量均起到调节两者关系作用,绩效测量类型对于内部研发、合作研发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而对于技术购买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2013—2017年我国新能源行业265家企业为样本,运用泊松回归和负二项回归估计方法研究政府补助促进新能源上市公司创新绩效影响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直接补助和税费返还均对新能源上市公司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团队创新意识在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研发投入在高管团队创新意识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用;同时政府补助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新能源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以纳米能源领域2001—2018年的专利数据构建知识网络和研发组织间的创新合作网络,检验研发组织的知识资源的两个维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网络知识异质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研发组织的知识组合能力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研发组织的知识多样性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创新网络中的知识异质性负向调节知识组合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正向调节知识多样性与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刘中燕  周泽将 《科研管理》2020,41(6):237-244
本文以2008-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技术独董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独董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女性独董削弱了技术独董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企业技术独董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强。研究表明,技术独董在企业研发活动中提供了专业的咨询、指导,但其咨询职能的发挥会受到独立董事性别以及地区环境的影响。据此,本文认为应当合理设置独立董事的专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平衡发展,以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咨询职能、缩小我国创新环境的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371家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数据,实证检验了自主研发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并考察地区制度差异对自主研发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自主研发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企业的创新绩效并非同等受益于其自主研发活动,企业所在地区的开放水平越高,知识产权保护越好,市场化程度越高,该企业的自主研发活动对其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就越强;(3)地区制度环境在自主研发和企业创新绩效间的调节作用还会因企业所有制类型、上市情况以及海外研发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本文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制度环境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以及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李飞  陈岩 《科研管理》2018,39(12):18-29
基于2001-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技术型海外并购样本数据,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海外并购中资源互补性对并购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与结果,考察海外子公司自主权的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海外并购中,资源互补性正向影响并购方技术创新;海外子公司自主权正向调节资源互补性与并购方技术创新的关系。进一步考察中国综合竞争优势的二次调节机制,发现利用中国市场规模优势增强子公司自主权的调节作用,且在国有控股子样本中更为显著,而寻求海外技术优势削弱了自主权的调节作用;传统制造和非国有企业寻求海外品牌优势增强了自主权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突破了基于传统发达国家所有权优势的研究范式,提出了不同类型企业利用母国综合竞争优势的技术创新兑现机制,为企业通过精准并购,优化海外互补性资源的整合,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11-2015年度的制造业和信息软件行业作为样本,讨论混合所有制企业控制权特征因素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本文利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混合所有制企业中非国有资本董监事分享控制权会抑制了企业研发创新。同时,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受到制度环境深刻的影响,与制度薄弱地区相比,制度完善地区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特征更有利于激发企业的研发创新,并抑制了堑壕效应。  相似文献   

15.
研发部门与市场部门间关系,包括:合作、竞争及竞合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研发部门与市场部门竞合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究了政治关联在该过程中的权变机制。研究发现:(1)研发部门与市场部门合作对创新绩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部门间竞争对创新绩效具有负向的减弱作用;(3)部门间的竞合关系正向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4)政治关联负向调节合作与竞合关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而政治关联在竞争与创新绩效间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采用我国34家科技型企业2014—2018年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知识获取、RD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所有权性质和内部治理结构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知识获取能力、RD资本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所有权性质在知识资源获取、RD资本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到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内部治理结构在知识资源获取、RD资本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到显著正向调节效应。企业应通过拓展外部知识获取渠道,提高国际科技合作能力,优化企业所有权控制和内部治理机制,提升技术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7.
现有文献认为CEO特征对企业创新发展有重要影响。那么,CEO特征如何与研发投资共同作用于企业绩效?本研究以世界银行在2012年对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样本,探究CEO特征、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实证检验了CEO经验与性别对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CEO经验对企业绩效具有非线性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CEO性别对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当CEO为女性时,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具有更强的提升作用。CEO经验对研发投资和企业绩效关系具有非线性调节作用,CEO初期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强化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但经验“超载”后,CEO经验的正向调节作用开始下降甚至可能为负。本研究结论对创新管理,经理人激励和性别化研究均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财务冗余、制度环境与中小企业研发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红  王艳  关勇军 《科学学研究》2012,30(10):1537-1545
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财务冗余与研发投资的关系以及制度环境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总体上来说,样本企业财务冗余是促进研发投资支出的;两者的关系受到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影响,企业家族成员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正向调节了财务冗余与研发投资的关系,外资持股比例、国有持股比例则不利于企业的财务冗余资源流向研发投资活动;另外环境的动态性正向调节了财务冗余与研发投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本文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出发,利用2008-2017年国有企业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改变并未对创新绩效产生明显影响,而非国有股东委派董监高明显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2)基于现金持有视角,非国有股东参股和委派代表均能提高国有企业现金持有对创新活动的投入意愿;(3)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创新绩效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影响。最后,本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时间压力已经成为研发团队最常见的一种压力方式,通过对186个有效团队的调查,以时间压力性质为视角,探讨了不同性质的时间压力对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挑战性时间压力对研发团队的团队反思、团队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相关,阻碍性时间压力对研发团队的团队反思、团队创新绩效均有显著负相关;(2)团队反思分别在挑战性时间压力与团队创新绩效、阻碍性时间压力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3)时间领导会正向调节挑战性时间压力与团队反思的关系,即较高水平的时间领导下,挑战性时间压力对团队反思的积极作用效果越好,时间领导也会负向调节阻碍性时间压力与团队反思之间的关系,即较高水平的时间领导下,阻碍性时间压力对团队反思的抑制作用会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