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田径运动训练大都采用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运动员每天的训练负荷必然要超过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指标,其结果是机体机能以及工作能力都将随之降低,表现在肌肉作功时,能量供应或多或少总是赶不上消耗的速度和数量,因而不可避免地使机体工作发生暂时性下降,导致疲劳,进而影响运动员重新训练的能力。因此,研究田径运动训练后疲劳与恢复的生化问题,对运动后的恢复及提高成绩具有重要意义。田径运动训练后产生运动性疲劳,涉及到三磷酸腺苷(ATP)、磷酸(CP),肌糖元的消耗和乳酸的积累等方面的因素,成因是很复杂的,现在所知…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当训练和恢复达到最佳组合时,持续训练将会收到最好的效果。因此,一套理想的训练模式不仅要保证运动员足量的恢复,更应保护运动员机体功能系统不受过度疲劳的伤害。比如,当运动员能在更轻松的状态下完成训练提高水平时,恢复间期就应该缩短。以下是根据不同训练要求进行分类的恢复时间:·1-20s的较短恢复:这种恢复是为了在系列运动中,使运动员保持呼吸节律,达到紧张与放松的最佳结合。·30-120s的中等恢复:这种恢复是为了使运动员以较低心率和轻度肌肉疲劳进行重复训练。疲劳出现的标志通常是运动员无法完成具有速度性、力量性、灵…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状态,机体器官的机能水平不同程度的变化,以及运动能力下降和不同程度的训练能能力下降,较大的疲劳还会对本人的身体和生理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对运动员的疲劳和恢复以  相似文献   

4.
由于现代竞技运动的残酷性,击剑对训练运动员的要求正日益增高,运动员的训练量也越来越大,因而一些加速其机体运动能力恢复的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在下一次训练负荷时,机体工作能力还未恢复,那么新的训练负荷就会很大程度上妨碍机体的恢复进程。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过度紧张,过度训练,以致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呈较长时期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现代体育对运动员的机体提出很高的要求,为了提高运动成绩,需要利用提高运动员工作能力的各种手段,而运动按摩是恢复和提高运动能力以及伤后康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运动按摩可分为下列几种:一、训练按摩,二、预先按摩,三恢复按摩,四、运动伤后按摩。一、运动按摩:有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运动负荷很大,对心理和生理的准备要求也很高,容易导致运动员过度疲劳、过度紧张或运动损伤,训练按摩可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并能改善身体素质和保持高度的训练水平。它的主要目的是使运动员  相似文献   

6.
优秀运动员经过多年系统的训练和比赛后,机体会产生极大的疲劳,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厌倦。如果教练员不适时地进行训练调整而一味地对训练加码,运动员很可能会出现心理、生理、训练、比赛的障碍,严重影响运动员成绩的提高。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状况,聪明的教练员会及时作出决策,改变原来制定的训练计划,这种做法一般被称做“训练调整”。“训练调整”是有针对性的。积极的做法,是为了运动员更好地消除疲劳,克服紧张情绪,而不应视做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竞技运动的技术日趋复杂,竞赛也日益频繁和激烈,运动员在经过长期的大强度训练或参加紧张的重大比赛后,大多数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疲劳。长期以来,人们对运动员训练、比赛后出现的生理疲劳的定义、机制、表现、判断方法以及产生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对运动员由于心理紧张和精神负担而造成的心理疲劳现象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员训练的疲劳产生的机制,疲劳对机体的生理影响,以及训练中对运动员疲劳的判断,总结恢复的途径和主要恢复手段,对科学合理地制定训练计划和比赛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短跑运动员一个最主要的素质就是获得最大跑速的能力,而最大跑速又是在多年训练中逐渐提高的。训练中,人们常会发现当运动员达到一定水平后会出现速度稳定或停滞的现象(即速度障碍),这就意味着运动员的机体需要新的和更大强度的训练刺激突破速度停滞。长期使用相同的练习手段会使运动员在生理和心理上对相似刺激产生适应,而无法挖掘运动员体内的潜在的机能能力。速度停滞现象如果长期得不到克服,必然会影响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因此探索在人为的特定条件下有助于运动员打破速度障碍,提高运动成绩的新的练习手段是至关重要的。实践和研究表明,非传统练习方法可达到以下两个目的:1.强化训练;2.提高速度力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运动竞技能力的维持和改善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效的恢复措施。疲劳的累积会限制人体在训练和比赛时机能水平的充分发挥。许多项目的运动员每天都要进行较大强度的运动训练,而且新的训练负荷往往都是在身体疲劳还没得到消除时就又开始了。这样长期下去就会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那么如何尽快地使疲劳的机体恢复到正常呢?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笔者认为:按摩是一种简单易学、行之有效的消除疲劳的方法。一、运动前的按摩运动前按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或训练前的按摩,目的是为了促使运动员身体处于最佳赛前状态,通过按摩使柔韧性和…  相似文献   

11.
<正> 什么是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也称过度疲劳,是由于训练安排不当造成机体的慢性不适应所引起的综合症,是运动员于生理或精神上过度紧张及异常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结果。过度训练是当前竞技体育训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为目前的训练都要求有一定程度的“过度负荷”以刺激机体提高运动能力。但是什么程度的“过度负荷”为最佳,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教练员应对过度训练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运动员一  相似文献   

12.
范静  姜跃金 《冰雪运动》2010,32(1):46-49
越野滑雪是周期性耐力项目,运动时间多、距离长,能量消耗大,对运动员的心理和机体能力要求较高。越野滑雪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恢复是运动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能提高运动水平。结合越野滑雪运动训练实践,运用理论分析方法阐述越野滑雪运动疲劳产生的机理和检测方法,并提出恢复训练、营养补充和心理训练等方法,旨在为促进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疲劳的积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根据武术运动员运动训练、竞赛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恢复手段,包括武术运动员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以期为完善武术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及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当训练和恢复达到最佳组合时,持续训练将会收到最好的效果。因此,一套理想的训练模式不仅要保证运动员足量的恢复,更应保护运动员机体功能系统不受过度疲劳的伤害。比如,当运动员能在更轻松的状态下完成训练提高水平时,恢复间期就应该缩短一以下是根据不同训练要求进行分类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5.
选取18名省队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进行为期八周的心理训练,探索心理训练手段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训练效果的影响.研究采用运动心理疲劳、运动焦虑以及心境改善程度作为心理训练效果的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心理训练后,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降低,成就感明显提高,运动员的心境状态较训练前更加稳定,疲劳、紧张、TMD、愤怒和抑郁的消极症状显著降低,所有运动员的状态自信心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体操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研究、调查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根据体操运动员运动训练、竞赛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恢复手段,包括体操运动员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两方面,以期为完善体操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及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提高成绩是每一位运动员的目标,而训练无疑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训练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提高体能,体能是取得优秀成绩的基础和保障。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有两个关键因素。其一是合理的训练计划安排; 其二是适时适量的恢复。当考虑训练计划时,我们会关注训练方式、运动量、强度、频率和密度等参数。但是训练计划的最大难点足使运动员的机能保持在范围很狭窄的正常疲劳与病理性疲劳之问。达不到丑:常疲劳的训练足无效的,运动员出现了病理性疲劳会适得其反,会损害体能,甚至健康。在理想的情况下,良好设计和控制的训练计划将使运动员通过生理和心理的适应,由一个最初的体能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训练整体地给机体一个刺激,  相似文献   

18.
过度训练也称过度疲劳,是由于训练安排不当造成机体的慢性不适应所引起的综合征,是运动员于生理或精神上过度紧张及异常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结果。过度训练是当前竞技体育训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涸为目前的训练都要求有一定程度的“过度负荷”以刺激机体提高运动能力。但是什么程度的“过度训练”为最佳,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教练员应对过度训练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运动员一旦发生过度训练,轻则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重则可使运动员从此结束运动生涯,而且过度训练早期的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导致病情加重和增加治疗困难。什么是过…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根据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训练产生疲劳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恢复手段,包括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生理和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以期为完善竞技健美操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及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运动性疲劳及其消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祖宝  李昌颂 《体育科技》2000,(3):51-52,57
疲劳是人工作或运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下降的一种反应 ,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经过休息、调整疲劳就会消失 ,工作或运动能力将得到恢复或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