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武术观视角下的学校武术教育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武术观是目前开展武术工作的最新理念。文章从大武术观的内涵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学校武术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环境、教育师资、教育设施等方面突出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文章提出了"文化具体"的新思路,并初步阐述了相关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武善锋 《精武》2014,(36):210-211
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教科司和教育部体卫艺司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武术工作已"大武术观"思想作为指导,依托全国青少年与学校武术指导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学校武术的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章从大武术观的内涵出发,运用文献资料发和逻辑分析法等分析了当前学校武术教学工作中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师资、教学环境等方面突出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旨在能对武术这一传统体育在学校中更好更全面的开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为实现学生"体质强做栋梁"的目标提供全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在2011年3月首次全国武术协会主席和秘书长联席会议上,高小军正式发出了树立大武术观的号召。大武术观对于推动武术发展,促进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样,大武术观对武术教育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依据武术教学的实践,本文引出小武术观的概念,认为在武术教学活动中只有切实践行小武术观的理念,大武术观所追求的教育效果才能实现,二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大武术观"和"武术标准化"的提出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武术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和多视角的窗口。文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对当代武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文化的武术与体育的武术;武术国际化与本土化这三大问题予以客观的思辨。认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是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要注重两者的共同发展;武术属于体育,却又高于体育,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武术的体育属性,更要强调武术的文化属性;武术的国际化是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武术的本土化则是武术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解释大武术观的内涵,界定学校武术和影视武术概念;分析了大武术观的视野下学校武术和影视武术的发展,以及学校武术教育和影视武术创新发展的对接;认为大武术观视野下,武术是有生命力的文化,武术的生命力是挖掘适合时代主体的武术价值和精神。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结合高校武术教育工作实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文化理念缺失、教学内容竞技性过强等进行了反思。基于以上反思,提出高校武术教育的"文化渗透"应以"文化理念"引领高校武术教育,以传统武术文化贯穿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以"从外到内、身心合一、悟练结合"为主要教学路径,重新定位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劲力研究是一个热点,而且是一个长时间的热点,目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研究现状呢,文章就目前的这些研究进行了归纳。"劲力"是武术永恒的话题,很多学者、武术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劲力进行了描述,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跟具体的武术形式是一个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前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武术劲力进行了分类并总结出"劲力"具有"整体性"、"集中性"、"和谐性"和"随机性"等特征,而"整体性"是它的本质特性。对武术劲力的产生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认为:武术中的劲力是在中国传统整体思维观的思想指导下,人们通过长期的系统武术训练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辩证地分析了"项目化"武术的优点与弊端,进而提出了"大武术观"的理念。认为所谓"大武术观",就是武术人在看待武术及其自身时,要从宏观上认识武术和要求自身,摒弃因袭的"项目"分隔,打破现代武术和传统武术的此起彼落状况,让武术的各个子系统能够各施所长、互补所短,共同承担起实现当今武术多种价值目标的重任。"大武术观"理念的确立无论是对于传承、传播武术的主体———武术人,还是对于制定武术发展战略的管理部门,都是一种时代要求下必须具有的"武术观",是实现武术多种价值目标在人的观念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大武术观"的提出,不仅为武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太极拳的进一步国内国际化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并通过太极拳的教学实践总结对太极拳的传播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太极拳十分重视"内外兼修",遵循"阴阳互济"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因此太极拳的传播要注重太极拳中所蕴涵的中国文化元素的传播;其次,太极拳的健身理念和机理符合当今社会和人类的需求,因此传播过程中要抓住太极拳的健康元素;第三,太极拳的技术规范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太极拳传播的载体,因此,适时有度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我们在不同的人群中传播太极拳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总之,在"大武术观"的指导下,从多维度的视角去实践太极拳的传播,以让太极拳运动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武术》的"本期话题"和"学术版"两大特色版块从内容和意义上作出详细解读,并以此比照武术杂志发展现状,多角度、多层面地为武术杂志之发展提出一系列建议,希望有助于武术杂志顺应时代潮流,从更深层面上传播武术,同时形成品牌,促进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众多武术教材中关于“武术”概念的综合分析、研究,结合有关武术产生、发展过程的理论文献,对武术概念进行了一些分析研究,以使武术的概念更科学、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12.
试论武术产业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采用文献资料法 ,从认识武术产业概念入手 ,主要阐述了充分挖掘发挥武术所具备的资源优势 ,积极培育武术产业市场 ,是我国武术事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并就新世纪发展武术产业须采取的措施和建议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说明了武德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武术在长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突出地强调了道德修养的作用,并以传统的崇德扬善的道德观来协调习武者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德”与“艺”(武技)的统一。文章以武德的概念,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为出发点,来分析武德在武术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价值。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注重对武德思想的关注,及学习。  相似文献   

14.
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杰出代表,武术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有关武术的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历史文献。对武术档案的深入研究是武术史研究的一个的新领域,对武术史研究在现阶段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突破目前武术史研究的范围,提高武术史研究的水准。进而为武术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考,推动武术运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代竞技武术发展趋势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以西方体育准则为发展趋向的竞技武术成为当代武术运动的主体。对武术的定义、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后,提出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是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战略选择。从文化的高度审视武术的价值,将大武术(传统武术、竞技武术)推向世界是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查阅资料和专家访谈,对武当武术的争议进行了梳理:从民国起,对是否有武当武术;有关武当武术概念的内涵;是否有张三丰其人(太极拳的发明者是谁)等问题的争议至今不休。我们认为在武当山地区存在着:民间武术;军事武术;宗教武术。武当武术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之分。  相似文献   

17.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文化管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文化的视角对传统武术及竞技武术的分途发展的文化成因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了两者所蕴涵的不同文化内涵,以为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高校武术套路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建立武术套路教学诉求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武术套路教学文化诉求可以改变武术套路教学单纯的教习技术的现象,转而诉求于武术的文化和精神元素,使枯燥的技术学习转变为丰富的内在的精神追求,利用高校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让武术的精神和文化占领学生的精神家园,使之从内心接受武术文化,并从一个新鲜的视角重新理解武术技术。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形式逻辑学角度,对武术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属概念进行讨论,从而得出武术新概念为:武术是以具有攻防技击特点的动作为主要内容,以体育形态、军警形态、艺术形态为主要存在形式,以保持和发展人的身心潜能、杀伤和制服敌手以及反映实战技击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