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从出场学视域探究当代中国武术是一种新的范式。研究认为,历史语境的重大变化必然导致武术的当代出场路径和出场形态的变化,武术的出场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一种超历史的武术形态;出场与差异是审视和把握武术在场性的“行动指南”,应该从武术的“当年”和“当代”两个不同出场语境框架去把握和理解它的出场路径、出场形态和在场性的差异性。新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是中国武术的当代出场语境;中华民族性、时代化和大众化是中国武术的当代出场路径;在这种语境和路径下,中国武术的当代出场形态和在场性功能必然不同于“当年”。  相似文献   

2.
中国武术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长期形成发展起来的,具备完整结构功能特征的独立文化系统。宏观意义上的武术应是中国传统格斗术的总称。近现代以来,中国武术也随社会文化变迁融入了近现代竞技、体育等文化的因子。但是,竞技武术不是中国武术传统的历史文化形态。作为中国武术源头与根基,民间武术文化研究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近现代大...  相似文献   

3.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历史透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绪言 多姿多彩的套路无疑是中国武术最为基本的场景建筑。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武术技术体系和价值主旨,使套路有着不同的表达形态和文化功能。上个世纪中叶开始,从蜿蜒的历史深处走来的武术开始谱写起自己的时代乐章,形成了包括训练体制、竞赛法规和技术体系等诸多内容的竞技武术。其中,套路运动是竞技武术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以致有人称云其“来源于技击,又高于技击,是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与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武术体育化“文化空巢”现象的解读,从近年来武术体育化时代视角下对中国武术历史留存的空间、标准化竞技武术的导向和武术教育薄弱所引起的武术“文化空巢”现象给予客观地分析;并从传统武术需要文化创新、竞技武术需要文化传承以及学校武术教育兴趣培养的需要中唤醒中国武术文化的理性发展与思考。由此得出,中国武术在体育化时代需要加强自身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使中国武术文化在现代传承中担负起自身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乐凌燕 《精武》2012,(24):80-80,82
武术运动起源于中国,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具有竞技和健身的价值,并特具东方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被称为中国四大国粹之一。本文试从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入手,纵览武术的历史发展和全球化进程,阐述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如何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术不是单纯的技击术.它本身是一个庞杂的系统。中国武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与文化中,具有不同于现代竞技运动的鲜明特征和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中国武术具有泛道德伦理的价值观;中国武术具有整体健康和养生观;中国武术具有多元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咏春拳的发展对竞技武术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竞技武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中国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但是,随着技击核心内涵的逐渐丢失,竞技武术的发展陷入一定的困境,受到诸多质疑.作为传统武术拳种之一的咏春拳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留技击特征,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传播.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咏春拳的技击特征,来探讨现代竞技武术发展面临的困惑,以期推动武术全面、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中国武术的发展也一直处于"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对立中。西方化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现代中国人不可磨灭的主体记忆的一部分。那么,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审视,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武术在传统和竞技之间的某种均衡发展,或是应该对武术文化精神底线的痛切反省和重新书写。  相似文献   

9.
论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初的今天,当中国武术向奥运会冲刺时,大家觉得武术套路运动特别是竞技武术套路越来越脱离武术的本质———对技击的演练;而与此同时,社会上对传统武术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大。故此,中国武术发展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要发展竞技武术,同时要大力弘扬传统武术。让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和谐、统一发展将创造中国武术的辉煌未来。  相似文献   

10.
技击是中国武术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要义,而它并非一成不变。中国武术技击的发展与转变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转变同步的,不同的历史背景中所呈现的技击形式不尽相同。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历史时期武术技击发展的碎片进行归整,借用中国古典戏曲中素面脸、阴阳脸、心灵化脸等三张脸谱的独特形式加以呈现,梳理了中国武术技击发展的历史脉络,从而把握中国武术技击发展的方向,为现代武术技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可靠的根基。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古代中、西方武文化的演变过程进行比较,探析中国特色武文化形成的因素,为中国武术民族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研究表明,产生于相同时代的中西方原始武文化,却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演变成为两种截然不同文化体系。从两者演变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先秦时期,中西方武文化在本质上没有差别;秦汉以后,两者特色的武文化开始形成,并一直影响着中西方体育发展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运用文献法,比较广东、湖南的体育发展轨迹,发现不同历史阶段,影响体育发展的主因不同:军事斗争是推动古代、近代体育特别是武艺发展的主因;近代“强国保种”的救亡思想加速了西方现代体育的中国化,也影响了传统体育特别是武术的正常发展;现代西方强势文化特别是体育文化的入侵使得我国传统体育被边缘化,武术等传统体育在活动样式、价值体系甚至文化内涵都深受西方文化的侵蚀。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文化特征、地理位置等也是体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和平年代犹显突出。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历来讲求“习武先习德”,德立而功夫深,从古至今不管是何门何派,其门规戒律都要求把德放在首位,习武之人对德性修养的要求很高,甚至是苛刻严明,但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武德精神,使得武术的精华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武德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社会主义新时期,要充分发挥武德精神的育人功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武术概念是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以武术概念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从历史学视角,沿着古代武术、近代武术、现代武术这一思路,对武术概念进行纵向的宏观梳理。  相似文献   

15.
道家思想是在人文对话与交融的历史背景下兴起的,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以《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文化思想。现代武术则力图开创当代武术发展的新局面,积极促进中国体育学的建构与发展。道家以“健身、“形神兼修”、“尊道而贵德”等思想滋养着现代武术的发展。以道教文化的角度去审视现代武术,进而客观地认识它,可以充分发挥其功能,使古老的东方文化之一——现代武术显示出更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武术套路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武舞。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哲学、美学、历史学、文化学、武术学等角度对先秦时期的武舞文化现象重新审视,以期揭示早期武舞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及其对武术套路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研究认为,先秦武舞所具有的"以舞通神、以舞习武、教化功能、中和适度"的特点深刻地影响了武术套路的形式、功能与审美特征,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中华武术套路审美意识的基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历史沿革中中国武术所承担的的民族使命,并对当代中国武术所承担的民族使命进行反思。研究认为:第一,中国武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担负了不同的民族使命:古代武术与军事的紧密联系使其承担了"保家卫国"的民族使命;近代武术的"国术"定位使其承担了"振奋国威"的民族使命;现代武术的"体育"和"文化"的双重定位使其承担了"文化复兴"的民族使命。第二,现今人们在一种民族意识的驱使下,过于强调武术的文化特殊性,赋予武术过多的民族使命,这源于国人对于武术的"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不自信"的双重心态;当前中国武术的发展应该淡化"使命意识",建立真正的"武术自信"。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武术是一个动态演化的概念,在古代中国其基本意蕴是军事冷兵器技术。宋代以后,随着火器逐渐配备部队,"武术"开始大面积地向民间转移。这种转移与武举制实施的共同作用,促使了民间习武热情的高涨。义和团运动爆发、武举制废除以及体育救国思潮兴起后,下移民间的军事冷兵器技术,即武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而随着武术运动、竞技武术等"新编武术"的出现以及对民间武术的强力挤压,武术界对"新编武术"的批判声音日趋强烈。在这一过程中,又出现了"传统武术"这一词汇。另外,需要提及的是通过对武术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还意外发现了中国武术发展的"二元互补结构"。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后,中国武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也开始了自身的现代化进程,在与世界体育接轨的过程中,武术向着"竞技化"的方向发展,呈现出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同源却不同流的发展局面。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此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武术的现代化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中国竞技武术的产生是中国武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中国武术的"竞技化"并非武术未来发展和走向世界的终极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