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测试、数据统计、分析比较等方法对影响上海、东京两地6~19岁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形态发育、体育锻炼以及学习、生活、习惯三项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认为,上海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长期加速趋势远较东京明显,这是上海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总体水平高于东京的重要因素;上海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多于东京,是上海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总体水平高于东京的主要因素;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是造成上海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在敏感年龄段较东京差的根本原因.建议以学校为中心,结合家庭、社区,建立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保障机制;扩大和延伸体育锻炼或身体活动的功能和作用;正确处理好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和体育训练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上海、东京成年人超重、肥胖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描述上海、东京20~74岁居民的超重肥胖现状,分析比较两城市肥胖人群的特征;方法:数据来源于"2004—2007年中日国民体质联合调查"。选取20~74岁成年人样本4508人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判断界值均采用中国(WGOC)标准;结果:上海20~74岁人群的超重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高于东京。东京男性33.4%,女性26.1%。东京男性肥胖的高峰年龄比上海男性提前20岁。两城市女性肥胖率的差异比男性显著。结论:超重肥胖是两个城市共同面临的健康问题,预防控制超重肥胖的工作将是中、日两国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中日学生身体五项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少年一代的生长发育状况,是国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中国《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和日本文部省体育局《平成10年度(1998年)体力、运动能力调查报告书》中,中日两国在测试项目、方法相同的五项,即:体重、身高、立定跳远、50m跑、握力,7~19岁共13个年龄段的形态、素质指标进行比较研究。比较发现,五项指标除个别年龄段中国优于日本外,总体水平均低于日本。指出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要实事求是,通过一个阶段的努力,缩小差距赶上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4.
澳门青少年体质测试结果及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测试与对比的方法,对澳门青少年的体质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澳门青少年的部分体质指标低于上海、东京等地的青少年。为此,就如何提高澳门青少年的体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具有特殊地位的两座城市,北京与澳门两地居民的体质状况一直为我国政府所高度关注.自澳门回归后,对京、澳两地3~69岁全年龄段居民的体质状况做首次对比分析研究.调查结果显示:1)北京居民身体形态总体水平高于澳门;2)北京居民的相对肺活量水平低于澳门;3)北京幼儿身体素质总体水平均高于澳门.但北京4~6岁男女幼儿由增龄引起的上肢力量、速度和灵敏素质的增长幅度小于澳门;4)北京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总体水平高于澳门,两地各指标均值的变化幅度基本保持一致;5)除反应能力、相对力量和老年期的平衡素质外,北京成、老年居民的绝对力量、柔韧素质在多数年龄组均高于澳门.但北京中老年居民因不同年代出生人群平衡能力的长期发育变化幅度及增龄引起的平衡能力退行性降幅程度均明显快于澳门.北京40岁以上成、老年居民腹部或内脏的脂肪堆积现象较澳门严重.  相似文献   

6.
中学体育教学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学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身体形态、机能发展有明显特征外,身体素质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着。我国79年对青少儿体质调查的结果表明,五项素质指标(速度腰腹肌力量、静力性力量耐力、弹跳和耐久力)男于19岁前,女子12—13岁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男子各项指标高峰出现在19—22岁,女子各项指标则出现两次高峰,11—14岁出现第一次高峰后下降停滞,18岁后又回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2010年澳门儿童青少年体质监测数据与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以期探讨两地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为政府及时了解澳门、内地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征,为促进两地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以及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澳门、内地儿童青少年体质监测对象为研究对象,年龄为7~22周岁在校学生,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原则抽取样本。严格遵守统一的测试细则对研究对象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指标进行测试,利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地学生的生长发育既有共性的规律,也有特征的差异。共性的规律主要表现为1)澳门、内地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生长发育水平均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中,体格指标尤为典型,身高、体重在整个生长期内表现为四个阶段,即匀速增长期、快速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和相对稳定期;2)两地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生长水平均呈现出"二次交叉"现象,女生快速增长期约比男生提前2~4年;3)两地学生生长水平的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特征,通常身体形态优先发展,机能居中,机能、素质的快速增长落后于形态的快速发展。两地的差异特征主要体现在:1)两地学生生长发育水平的非均衡性特质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澳门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最大高峰年龄均早于内地1年,同时最大速度高峰、最大年增长值也明显高于内地;2)澳门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素质的几乎所有指标的整体水平在全年龄段里低于内地,但澳门儿童青少年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生长发育速度和突增的幅度高于内地。  相似文献   

8.
根据近几年的国民体质检测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在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下发中发[2007]7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相比2005年监测数据,我国19~22岁大学生的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17,(11):945-949
目的为了解幼儿体质健康状况,提出科学有效的体质健康促进策略。方法依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测试方法,对2016年郑州市区3 023名3~6岁幼儿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8项指标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的各项指标与2014年全国测试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郑州市区女性幼儿体质达标合格率、良好率和优秀率高于男性但总体低于全国;身高、体重反映身体形态指标优于全国;平衡木、双脚连续跳、10m折返跑反映灵敏性和协调性指标优于全国;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反映肌肉爆发力、上肢与腰腹力量、柔韧性的指标均低于全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岛市3~6岁幼儿肥胖的发生率和肥胖幼儿的体质情况,为预防幼儿肥胖和提高肥胖幼儿体质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应用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120%作为肥胖判断标准,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随机抽取的青岛市3-6岁城乡男女幼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青岛市肥胖幼儿检出率为10.8%,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检出率分别为6.6%、3.9%和0.4%.除网球掷远外,肥胖幼儿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成绩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幼儿.结论:肥胖幼儿的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成绩从总体上低于正常体重组幼儿,提高肥胖幼儿的身体素质是幼儿健康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3-69岁居民体质现状综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合报告2000年江苏省国民体质和江苏省学生体质监测3-69岁各年龄段各人群组的体质基本概况,分析了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特征,并与全国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大样本测试结果精确反映了我省居民体质现状。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体质研究的进程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结合我国古代医学、现代医学、人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采用专家访谈、文献调研等方法,回顾我国体质学的由来、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并重点论述当前我国体质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体质学发展的思考。研究认为,中国"体质"一词最早来源于《黄帝内经》,"形神合一"是我国古代体质观的精华。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体质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充实。目前公认的观点是,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等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研究"。成熟于"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建立。2000年在我国开展了幼儿(3~6岁)、儿童青少年(7~19岁)、成年(20~59岁)和老年(60~69岁)人群的体质监测工作。标志着体质研究已上升为我国体育科学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我国的体质研究应该尽快提升体质测量与评价的多样性和多层次化,以便科学和便捷地指导国民进行体育健身。  相似文献   

14.
以BMI22标准体重改进模型为基本方法,以2005年辽宁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采集的辽宁省14个市地城乡38 861名7~18岁青少年儿童的身高、体重作为原始数据,对辽宁省青少年儿童的营养状况、肥胖与营养不足发生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肥胖发生率高于营养不足发生率,城市组肥胖和营养不足发生率均高于乡村组;肥胖与营养不足发生率高峰为青春发育期;男生肥胖发生率高于女生,女生营养不足发生率高于男生;沈阳肥胖发生率最高,鞍山营养不足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我国10~17岁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指标百分位数分布曲线及参考值。方法: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测试法对我国16个省份32个城市的288所中小学5 048名儿童青少年的各项体质健康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其中男性2 779名,女性2 269名。测试内容依次由反映身体形态、心肺耐力、肌肉力量、速度、灵敏、柔韧性的6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构成,运用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GAMLSS),在模型拟合中考虑年龄、性别等因素,建立青少年体质健康指标的参考百分位数曲线。结果表明,我国10~17岁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指标总体随年龄的增长显著提升,各相同年龄段男生的体质健康指标普遍优于女生,各项测试指标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波动性特征且与年龄显著相关(P<0.05)。研究尝试构建了我国10~17岁青少年体质健康指标P5-P95百分位分布曲线与参考值。结论:研究所构建的百分位数曲线与参考值对于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与常规模型参照体系的修订、体质健康数据库建立、学生身体素质的长期系统监测以及人才的选拔、培养与分流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佳木斯市城镇老年人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得出:佳木斯市城镇老年人总体体质较好,体质质量较高;在身体形态方面,60~64岁老年人群体中,BMI指数总体值偏高,男子老年人高出标准值上限约2.3;60~69岁老年人中女性群体肥胖和体重超重人数较多;身体素质方面,佳木斯市老年人整体身体素质较高,65~69岁老年人身体素质要好于60~64岁老年人。研究对全面提高老年人体质与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5~18岁学龄期儿童青少年的24 h活动研究进行系统综述,总结并归纳现有文献报道的研究特征、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通过系统检索,共有20篇文献纳入本综述,结果发现,平均30.84%、41.32%、45.04%的儿童青少年分别达到了身体活动、屏幕时间、睡眠时长3项指标推荐量,17.56%、46.16%、35.06%、6.85%的儿童青少年分别达到了0、1、2、3项24 h活动指标推荐量。男生的身体活动达标率优于女生,但男生屏幕时间指标达标率普遍低于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屏幕时间的达标率显著降低。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其子女的24 h达标条数越多。并且,纳入的研究一致发现24 h活动的指标多项达标可以改善儿童青少年不同的健康指标,包括体重状况、心血管健康、心理状况、认知发展、生活质量以及饮食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江苏省成年人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及分布变化趋势,为肥胖与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3次国民体质调查资料,分析高血压与肥胖的分布及关系;并建立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GIS数据库,采用空间局部内插分析方法构建江苏省成年人高血压与肥胖空间分布的数字高程模型。结果:共调查85 371人,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21.4%,高于女性的14.1%(P<0.01)。农村成年人发生高血压的比例为21.5%,高于城镇的15.7%(P<0.01);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和体重指数的增加而上升(P<0.01)。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且年龄越小,肥胖致高血压的风险越高。成年人肥胖导致高血压总的OR值为2.66(P<0.01),其中女性为2.42(P<0.01),男性为2.69(P<0.01)。高血压的空间分布图显示,2000年成年人高血压的高发地区主要聚集与江苏北部,在江苏南部同时存在着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高的区域。在随后的10年间,北部的高发区域已经逐步蔓延到江苏中部地区,而江苏南部高血压人群的范围虽然没有明显扩大,但是高血压患病率却有明显上升。肥胖的空间分布图显示,2000年江苏省成年人肥胖高发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从北部向南部肥胖率逐渐下降,从西部向东部肥胖率也呈现下降趋势。但在随后的10年间,北部与中部两个高发区域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且,有逐渐融合的趋势。结论:江苏省成年人肥胖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存在空间分布差异,且两者的高发区域都在逐渐扩大,提示肥胖与高血压的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5~18岁学龄期儿童青少年的24 h活动研究进行系统综述,总结并归纳现有文献报道的研究特征、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通过系统检索,共有20篇文献纳入本综述,结果发现,平均30.84%、41.32%、45.04%的儿童青少年分别达到了身体活动、屏幕时间、睡眠时长3项指标推荐量,17.56%、46.16%、35.06%、6.85%的儿童青少年分别达到了0、1、2、3项24 h活动指标推荐量。男生的身体活动达标率优于女生,但男生屏幕时间指标达标率普遍低于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屏幕时间的达标率显著降低。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其子女的24 h达标条数越多。并且,纳入的研究一致发现24 h活动的指标多项达标可以改善儿童青少年不同的健康指标,包括体重状况、心血管健康、心理状况、认知发展、生活质量以及饮食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2000年苏州市国民体质监测大样本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苏州市20-69岁1960名居民体育锻炼方面的情况调查,并就其对苏州市国民体质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提出相应的改善苏州市国民体质对策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