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伟伟 《体育科技》2022,(2):119-121
文章对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毽球课程思政育人建设进行分析,探索“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毽球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课堂教学管理与实施、课堂学习评价等方面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路径,实现毽球课程与思政课程教育教学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2.
张克豹 《体育科技》2022,(1):142-143+146
分析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体育专修课程回归思政育人理念与育人路径改革,旨在进一步发挥体育专修课程思政育人优势,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研究发现:实施课程思政深化体育专修课育人理念优势在于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育人关系殊途同归,有利于发挥体育专修课程育人成效,符合新时代课程改革要求,助力课程自身回归育人初心。结论:深化课程本身重构对育人理念,努力构建一元教学育人课程体系,运用模块化方式融合专项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元素,重构教学目标与组织练习形式,深化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体育专项教师进行专项思政育人培训,发挥教师自身以身作则示范作用,深化教师业绩考核与评价体系;院校层次制定有利于体育专修课深化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有利政策,促进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以及自发参与培训学习,努力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3.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将体育课程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渗透到体育教育教学,达到知识育人、技能育人,同时注重思想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实践法等研究方法,阐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分析高校体育课实施课程思政现状,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进行梳理和探索,体育课程教学全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理念,高校体育课程中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内涵。积极提升体育教师素质素养,实施浸润式教育,营造融合多元思政元素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起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用,实施优质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使高校体育课程达到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完全人格塑造为育人导向,开展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分析。结果:在分析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进展的基础上,梳理完全人格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涵,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二三四”育人机制;通过设计和实施“四步循环”育人教学方案,在践行“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实现完全人格塑造在德、智、美、劳四方面的育人目标,帮助学生强身健体的同时修养完全人格。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材体系,已成为教育领域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审思高校体育专业教材设计,当前仍存在思政理念渗透不够深入、思政元素融合不够紧密、思政内涵挖掘不够全面、思政特色彰显不够鲜明等问题。未来体育专业教材建设应围绕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新使命新要求,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守教材育人初心,以坚持学生中心为前提提高教材育人自觉,以彰显专业特色为旨要提升教材育人品质;同时,要坚持思想性与学理性相结合、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结合、通识性与特色性相结合、专业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在设计理念中鲜明树立思政标准以提升教材政治高度,在教学目标中准确彰显思政价值以明确教材育人角度,在教学内容中多维融入思政元素以丰富教材育人维度,在教学思考中深入拓展思政内涵以保障教材育人效度。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实现德、识、能三位一体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具体途径。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长期而系统地进行。以网球文化构建网球课程教学目标;将“教会、勤练、常赛”的内涵融入网球课程教学内容中。在高校网球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体能,在高校教育中全面发挥网球教学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发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研究与探索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的课程思政教学,以健美操第三套一级教学内容为例,通过文献资料、教材解析、教学实践等研究方法,着力挖掘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并结合教学实践内容为教学案例,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这些方面进行分析,最终使大学生在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教学中获得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为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8.
陈立春 《体育科技》2023,(4):114-116
电影《夺冠》呈现了不同时期的中国女排,讲述了中国故事和集体记忆;以真人原型为基础,找寻国家、集体和个体的精神轨迹,挖掘“女排精神”“体育精神”的价值所求,为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路径创新探索提供了思路。通过对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基本内涵的探析,认为: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为中心,坚守体育课堂,明确体育教学目标价值导向,以体育知识、技术等为载体不断挖掘体育课程思政重要内容资源构建课程育人体系;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融入“思政元素”形成协同效应,聚焦体育项目教育、行业育人,深化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建设,引领人才培养、服务健康中国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互联网教学深度融合关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在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上具有显著成效。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分析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互联网教学深度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索并凝练其深度融合的目标导向,得出了其深度融合的内容构建:一是要推进隐性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进网络;二是要注重体育课程思政互联网平台选择;三是要积极建立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资料库;四是要构建起体育课程思政网络教育社区。本研究全方位、多层次地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互联网教学深度融合进行了全面考虑与系统分析,希望促进形成互联网+体育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合力,以此不断提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当前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访谈等方法,在分析了体育课程思政的探索实践与学界研究基础上,论述了体育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内涵、体育课程的思政来源与思政内容体系,并提出了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认为,体育课程思政旨在重新找回育人价值,开辟了“以体育德”新路径。在体育课程思政中,体育是“思政”之源,知识是“思政”之基,技能是“思政”之要,其思政内容体系可从政治认同、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健全人格五个维度进行构建。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可从思政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场景构建、话语体系创新、教师卓越发展五个方面采取路径和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1.
《体育师友》2021,(4):51-53
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的普遍实施,对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能完善高校体育专业课程,健全体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等价值意蕴,却面临着教师思政能力不足、思政元素和技能教学难以融合等问题,据此提出课程思政融入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应从教师队伍建设、挖掘思政元素、教学目标制定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同向育人策略。  相似文献   

12.
军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军队院校落实“立德树人、为战育人、以体育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军队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所做的重要举措和具体表现。文章对以军事体育课程思政内涵的“深度”、教员思政站位的“高度”、教学形式的“新度”和制度管理的“力度”四个方面为着重点的军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相关研究,旨在推动军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改革进程,全面提升课程建设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通过“课程承载思政”、将“思政寓于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实施“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文章以普通高校排舞课程为例,通过分析当前高校体育课在同向育人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构建排舞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新模式,探索高校排舞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路径,以期充分发挥排舞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翁优  黎文普 《体育科技》2022,(5):152-153+156
为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本身所蕴含的优势以及身体教育功能的特殊性等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利条件;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育人意识、课程考核体系欠完善,是影响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问题;未处理好思政教育显性、隐性课程的关系、育人大环境支持力度欠佳,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所面临的不利条件。建议:明确课程育人目标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指南;挖掘课程教学与评价中鲜明思政元素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保障;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培育学生良好体育习惯是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涵的丰富。  相似文献   

15.
该文就当前天津体育学院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充分剖析多维思政教学应用于游泳救生课程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教育成效后,着力探索该模式下的多维思政教学成效目标、教学原则以及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相关策略,以实现课程思政教学全员、全程和全课程参与的学科育人要求,并探讨高校游泳救生课程的思政协同效应实现途径,以改善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参与度、融合程度不高,教育成效不足等主要教学实施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程思政是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育强国战略和体育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然而,部分体育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是思政类专业课程的任务,与体育课程关系不大。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发现,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与体育课程思政的要求有着高度的逻辑关联性,都主张将教育和教学相结合,要求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以兴趣为导向。“教育性教学”理论可以为体育课程思政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在实践中,要求在体育课程思政中将育人理念贯穿于体育教学全过程;在体育教学目标上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要加大隐性课程的开发力度,将隐性的教育要素融入体育知识的学习和体育技能的训练中;要确立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思政的主体地位;要将培养学生高雅的体育兴趣爱好与体育课程思政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传统意义上的乒乓球课程教学受竞技体育观念的影响较大,过于偏重体育技能教学,德育方面的渗透不足,与全面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而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为高校乒乓球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途径。该文在对乒乓球课程思政的独特优势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运用人格结构理论对乒乓球课程思政的运行机理进行分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挖掘高校乒乓球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以教师为主体,进一步提出高校乒乓球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判断学生人格结构发展阶段;重构教学活动内容;提高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楠  陈红军 《当代体育科技》2024,(8):146-148+154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的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手段。该文以高校篮球课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对高校篮球课程的分析,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策略:建立篮球课思政教育的目标体系;设计篮球课思政教育的内容;创新篮球课思政教育的方法,并对课程实施的效果评价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实践困境与纾解路径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认为,加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践有助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高校体育课程结构以及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指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实践存在制度保障尚未健全、基本理念定位不准、教学目标设置模糊、教学资源整合不够、过程性评价缺失等方面问题。研究提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坚持文化润人,深挖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文化;坚守体育本色,明晰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把握主导力量,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关注育人过程,做实做常体育教学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重心不仅聚焦在体育学科所直面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层面,而且直击如何将思政教育元素适时融入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实施的全过程。文章以寓德于体理念为指导,剖析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路径抉择。研究认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学校三全育人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了资源挖掘不足、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教师教学能力有限、评价体系失衡等问题。提出:深挖体育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发挥价值引领功能;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体育课程德育共同体;提升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及素养;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激发教师课程思政育人动力等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