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超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11):73-75
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要素,有利于传统制造业实现智慧化,从而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互联网发展水平和传统制造业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创新能力,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建立协作共享的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9,(5)
在分析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机制基础上,运用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依然稳健。通过门槛模型分析发现,当融入GVC程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可能存在不利影响,从互联网视角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存在"低端锁定"现象。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为探究"互联网+"创新如何驱动制造业发展,从"互联网+"创新驱动制造业发展的运行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途径等方面,提出"创新互联网平台"和"智慧创新元"的概念,深入研究"互联网+"创新驱动制造业的演化发展。"互联网+"创新是一种全新的创新模式,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的创新模式,变革制造业的组织模式,驱动制造业关键技术跨越发展,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期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浪潮下,基于互联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驱动传统制造业变革的主导力量,制造业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国际趋势。博世"慧联制造"和谷歌"Google for work"作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典型案例是以制造业、互联网企业主导的"双中心"结构。文中通过对案例的描述性分析和差异对比,旨在总结出制造业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特点与路径。结果表明:以制造业企业为核心的融合方案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连接各个智能装备,逐步形成柔性制造、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并形成内部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以互联网企业为核心的融合方案是制造业企业向互联网企业寻求帮助,在制造业的管理和生产流程中嵌入智能系统,以形成内部信息共享。此外,文中结合我国制造业企业实际情况,针对我国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提出了企业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效率提升、提高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人才培养以及优惠政策利用方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幅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的发展要求,主要研究并分析制造业信息化促进工作的现状,总结出现有工作模式的不足,通过对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信息化促进工作融合前景的分析,提出基于互联网+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构建,从而加快制造业促进工作模式的转型,加强企业对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了解,促进平台的应用和推广,带动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为我国制造业的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同时它对传统制造业的冲击和带动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以汽车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为切入点,从宏观角度探究了"互联网+"时代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变革,规划了未来汽车产业将沿着数据信息整合挖掘和系统平台综合搭建的方向深度发展的蓝图。  相似文献   

7.
沈运红  黄桁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7):188-196
本文使用EG指数测算浙江省制造业分行业集聚程度,发现集聚产业集中在低端技术制造业和高端技术制造业。随后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创新科研三个维度,构建产业互联网测度指标体系,研究产业互联网对不同产业结构制造业集聚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产业互联网对低端技术制造业的集聚起到弱化作用,而对高端技术制造业的集聚起到促进作用。信息产业发展显著弱化低端技术制造业集聚,而促进高端技术制造业集聚;信息技术创新科研会促进高端制造业集聚。  相似文献   

8.
基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背景,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CRITIC-熵值法组合权重与TOPSIS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2013-2018年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指标体系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企业的数字水平与智能程度的提升,创新能力和绿色发展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高技术制造业等高端制造业引领发挥作用不够,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有待强化;从发展趋势上,整体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分地区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正态分布,呈现"东强西弱"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基于此,提出推进"新基建"建设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完善数字转型治理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中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基础,物联网和车联网也在信息化时代中迅速发展起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许多传统行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行业若想在信息化时代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针对信息化这一发展特点,传统制造业行业在现阶段所要面临的不仅仅是提升制造业效率、实现自主技术研发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应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这样的新时代去进行变革、接受挑战。因此,本文针对新时代传统制造业行业的创新发展问题,对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传统制照业行业的车联网技术进行简要的研究与讨论。其目的在于为我国传统制造业行业车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熵权法,从价值链高度和价值链结构优度两维度构建区域制造业高级化水平评价模型,通过实证方法,对中国典型区域制造业高级化发展水平做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高级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价值链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优度较低和区域间差异明显等问题.根据研究结果,从加大创新投入、扩大开放程度和拉动内需等方面设计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提出基于工业工程的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绿色智造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的趋势.以湖州绿色智造产业园为例,探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从发展规划、集群创新性、开放性、集群效应、产业链布局等方面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加强整体规划,做好集群顶层设计;完善体系建设,构建集群创新体系;夯实技术基础,推进集群技术创新;提高开放水平,扩大集群开放合作;...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中具有战略性作用,但制造业资源错配却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掣肘。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发展纠正制造业资源错配的理论机制,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发展对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明显纠正了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制造业资源错配,并且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区域异质性的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制造业资源错配存在明显的纠正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影响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互联网发展对周边地区的制造业资源错配仍存在显著的纠正作用;中介效应的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可以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升级来纠正制造业的资源错配程度,但互联网发展却不利于出口扩张,并且出口扩张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剧了制造业资源错配程度。研究结论进一步佐证了“互联网+”发展战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尤其为利用互联网来纠正制造业资源错配提供了可行思路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运用DEA模型测算2008—2017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绿色创新绩效,从在线化、定制化、智能化和服务化4个维度刻画工业互联网,通过建立Tobit回归模型,分析工业互联网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引入吸收能力考察其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绩效水平偏低,且行业异质性特征明显;工业互联网对绿色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吸收能力对工业互联网的在线化、智能化和服务化与绿色创新绩效之间有正向调节作用,对定制化与绿色创新绩效之间负向调节。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制造企业实现绿色创新发展,推进工业互联网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关联性,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将传统农业面源污染模型作为基准组,与引入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农业面源污染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互联网发展水平是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显著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改善农业环境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现代信息技术对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基于新经济地理模型,以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线性回归、工具变量以及门槛非线性回归等计量方法,研究互联网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方向与路径。研究发现:互联网除了对制造业具有直接的吸引作用外,还通过提高知识溢出效应与市场潜力间接促进制造业集聚;互联网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受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本水平的调节和制约;此外,互联网对制造业会由于地理区位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6.
潘毛毛  赵玉林 《科学学研究》2020,38(12):2171-2182
互联网融合正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是实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2009-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互联网融合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与互联网在技术层面和业务层面的融合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是通过优化企业内部资本要素配置实现的;互联网融合与人力资本结构存在互补效应,高技能人才占比增加强化了互联网融合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内部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的作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在市场层面的融合程度低、质量差和高技能人才占比低、增速慢是当前中国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结论从微观层面提供了互联网融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证据,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制造业27个行业为研究对象,从绿色发展效率和出口技术结构两个方面综合测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从内部要素供给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角度分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样本期内年均提升3.17%.从影响因素来看,前期积累的发展质量存在良性循环和示范作用,继而形成持续不断的"高质量提...  相似文献   

18.
戴翔 《科研管理》2014,35(6):108-114
本文采用最新测度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方法,并据此实证研究其对中国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影响。计量检验结果表明:(1)从总体层面来看,提高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效率水平提升;(2)从服务贸易分部门来看,新兴服务贸易领域进口技术复杂度变化对我国制造业效率水平的影响,要强于传统服务贸易领域进口技术复杂度变化所产生的影响;(3)从制造业分部门来看,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效率水平的影响,要甚于对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提升制造业效率水平,作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不能脱离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格局和全球分工体系。因此,进一步利用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产业优势,抓住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契机,努力提升我国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在对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相关机理阐释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对东部地区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效果则没有体现出来。基于此,在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上,在不同地区可实施差异性政策,从而更好地实现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20.
国家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重视"互联网+"智慧工业等产业创新发展,从而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而安全问题是传统工业企业能否在数字经济时代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并顺利全面实施工业互联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