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英国从1986年开始实行高校科研评估,四到五年进行一次,已经在1986、1989、1992、1996和2001年进行了5次,即将进行第6次评估。英国的高校科研评估从研究成果、研究环境、受同行尊重方面对高校的科研水平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与拨款直接挂钩。高校科研评估对英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通过对英国高校科研评估提出的背景、内容、过程、指标和标准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英国高校科研评估的优缺点,以及对我国开展高校科研评估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研卓越框架”是英国于2014年起面向全英高校实施的科研评估体系。新一轮评估“科研卓越框架2021”在参照“科研卓越框架2014”元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对评估制度进行了改革探索:在评估组织与管理方面,进一步优化了学科分类,提高了委任专家的代表性,完善了参评学者管理制度;在科研产出维度,改变了规模导向的评估方式;在科研影响维度,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涵盖范围;在科研环境维度,增设了院校级环境评估。英国“科研卓越框架”评估为适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所进行的制度改革,为我国科研评估体系改革提供了如下可资借鉴之处:建立跨学科研究的评估机制;关注科研成果的非学术影响;注重科研人员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高校营造良好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3.
英国自1986年开始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RAE科研评估,2008年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开展了最新一次的评估活动,此次评估分为67个评估单元,对159所大学的科研水平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直接影响2009-2013年经常性科研拨款的流向。RAE科研评估对于英国政府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整、促进英国高校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推动高校科研人员结构调整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如何推动高校科研内涵式发展是科研领域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始于1986年的英国高校科研水平评估活动对英国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英国通过六次大规模的科研水平评估,加强了高校科研管理,提升了高校科研质量和效率,推动了科研经费的优化配置,但与此同时,大规模科研水平评估也造成了高校在行政人员的管理、教师的科研取向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英国高校科研水平评估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高校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1986年英国首次开展科研绩效导向的评估活动以来,经历了科研选择性评估(RSE)、科研水平评估(RAE)以及科研卓越框架(REF)三个阶段。现行的科研卓越框架基于前几轮评估结果与经验,强调延用第三方评估机构、合并学科评估单元、调整评估指标权重、改进科研评估方法等推进高校科技创新。通过深入剖析英国REF2021,指出我国高校科研评估应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构建跨学科研究评估机制,探索科研影响力评估体系,完善量化评估方式。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研平台可以培养和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发展,从而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其建设水平决定了高校学科建设成效。我国现有的五种主要学科评估体系各有侧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某高校两个全国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为例,对比两次评估数据,揭示科研平台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以期更好地指导高校"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7.
荷兰高校科研评估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共财政对高校科研投入的增加,政府部门和公众越来越关注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这使得高校科研评估在近年来逐渐成为了一个非常快速发展的领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评估高校科研的水平及其发展策略,荷兰建立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高校科研评估制度,对我国开展高校科研评估产生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生产新模式下,基于协同作战的团队科研模式正在成为主流。高校科研团队作为重要的协同创新主体,面临破除“四唯”评价导向后如何立新标的问题。已有研究在多维度、多元化的分类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存在不足,也存在评价体系各维度之间因果逻辑关系不清晰的问题。本研究以涉农高校为例,基于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借助扎根理论范式,凝练了高校高水平科研团队的共性特质,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平衡计分卡理论,构建了高校科研团队评价的战略目标、创新能力和水平、管理机制、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维度,各维度之间存在层层递进、相互促进的因果逻辑关系。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PDCA循环的高校科研团队评价模型,提出高校科研团队评价体系的改革路向、关键步骤和重点举措,以期为建立导向正确、分类科学、多维度与多元化的科研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28所省属"211工程"高校2007-2011年的科研发展水平数据分析显示:5年来,28所省属"211工程"高校科研发展水平不平衡,存在一定的地域差距;28所省属"211工程"高校科研发展水平呈现不同变化趋势,西部地区高校之间的科研水平差距在逐步缩小,而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校之间的科研水平差距有扩大趋势;高校科研发展水平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呈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势;28所省属"211工程"高校在科研投入、科研产出、科研能力和科研效率四个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和学科差异。  相似文献   

10.
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关键事件访谈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大学生满意度的结构,先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5个维度,再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大学生满意度的结构.研究表明,大学生满意度由5个维度组成,即教学效果、教学课程管理、学生管理机制、对个体的关心、校园环境与社会声誉.为我国大学生满意度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测量工具.此外,分析了样本高校大学生满意度状况,并指出了今后需要改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状况包括职业道德、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组织认同四个维度。通过对湖北省三所高校353位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能力发展水平较好,而科研能力和组织认同较差。通过均值差异比较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职业态度、事业发展前景、职业成就感和发展状态满意度的认知水平对教师发展状况的四个维度产生显著影响,两者呈正比关系,认知水平越高教师发展状况越好。校龄和教学任务感是影响教师发展状况的显著因素,入职时间1-2年的教师在职业道德、教学能力、组织认同三个维度发展状况最好,两者呈反比关系,教学任务适中时教师发展状况各维度最好。  相似文献   

12.
确定科学课程设计中应当切实遵循的统整向度,是我国科学课程开发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文章顺由美国课程统整研究专家、著名学者比奈(James A.Beajle)提出的课程统整设计思路,对科学课程统整向度展开讨论,并重点对我国新世纪科学课程设计中的“知识统整”向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3.
确定科学课程设计中应当切实遵循的统整向度,是我国科学课程开发研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顺由美国课程统整研究专家、著名学者比奈(James.Beane)提出的课程统整设计思路,对科学课程统整向度展开了论述,并重点对我国新世纪科学课程设计中的“知识统整”向度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4.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向度与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管理是应时而需的一种管理方式,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研究这一课题需要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特点这两个基本面;深入探究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管理能否达到应有的水平,需要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把握好三个向度;而要真正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要从创新管理方式、研究主客体的现实需求、盘活工作载体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校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对教学与科研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中 ,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容易为大家理解 ,而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往往不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基于此 ,文章从对“教学”含义两个维度的四种理解入手 ,分析了教学促进科研的具体表现及相关条件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五所有代表性的高校691名教师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大学教师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处理及影响因素等问题。结果表明:教师持有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和客观主义的科研观;教学与科研在多个维度上存有性质上的差异;教师普遍认为教学与科研呈正相关,但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小于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影响教学与科研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学校与院系的政策与制度,而目前这种组织制度迫使教师不得不改变自身的信念,认可教学与科研的分离。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计算出了2015-2020年河北省及其他30个省域的成效得分,并结合其他数据从纵向时间和横向空间两个维度对河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评价指标各年度数据增速不均衡,投入阶段增速明显低于产出阶段和转化阶段;河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在全国的排名虽然稳定,但与排名靠前的省域相比,在经济发展水平、高教资源和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存在显著差距。因此,河北省应该采取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投入水平、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并利用区位优势扩大科技市场需求等措施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一所成人高校,科研工作是它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它提升竞争力、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南京电大科研管理工作当前还存在科研基础不坚实、科研成果的层次还有待于提升、学科研究薄弱、系统科研工作发展不平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强科研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建立科研激励机制、建立一支高水平科研队伍、关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提升科研学术水平、加强对外联系与合作、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等科研管理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Based on data from the “2014 Chinese University Faculty Surve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anifestation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from returnee faculty to Chinese colleges as well as their impacts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Compared to local teachers, returnee faculty members adjust their research output strategies to reach a higher level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y favor publishing paper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and publish fewer domestic papers and make fewer domestic patent applications. They focus 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and content in their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In terms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they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s and travel abroad more often for advanced studies. Their experiences studying overseas accumulate their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make them play larger roles in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Taiwan and China in terms of their scientific epistemological views.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age and gender on scientific epistemological views were also exam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tudents from these two localities, which signify two similar yet different cultures, are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in five out of the six dimensions. Age and gender were also found to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in some dimension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were discussed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