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与图书馆——从倡导阅读“传统经典”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传统经典"是传承中华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石,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备内涵.鉴于国人疏远阅读纸质图书的趋势,提出了图书馆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过程中应思考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国民阅读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乃至价值追求.我国1999年首次开展"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一组组数据,一次次结果已引起国家和有识之士的重视.媒体的多样化,阅读的功利性,内容的低俗化,快餐化,价格的走高等不同程度地对国人的阅读产生着影响.政府有作为的行为,作者、编者、出版者不辱使命的责任感和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会对编撰健康向上的文化食粮,消除和抵制庸俗淫秽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健康中国是实现我国国民健康长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发展战略,全民阅读是促进国人精神发育和提高民族精神境界的战略举措。文章将健康中国战略与全民阅读理念相结合,提出了健康阅读推广方案,将健康阅读推广分为生理健康推广、心理健康推广和行为健康推广,以期培养出具有理想信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阅读型健康中国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4.
莫言获奖了,大好事!国人纷纷抢购莫言,算是怪事!一者能获得诺奖的作家,往往都是影响大、国人阅读量大的作家.可是偏偏莫言的书,能一下子卖空,这至少说明此前人们没太搭理这个作家. 究其原因比较复杂.一者国人不爱文学,功利主义读书;二者热爱文学的青春期的人们,又太喜欢那些穿越和魔兽:三者莫言的所谓"魔幻现实主义"虽然号称土生土长,直接来自民间的语言,但是,却总是更多合乎现代主义文学的传统,跟国人的阅读习惯,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5.
孩子因阅读而成长.只有读书,才能使孩子广泛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走出局促阴暗的精神洞穴,迈向一个充满阳光的人生舞台.正因为如此,世界上各个民族都十分重视对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犹太人十分崇尚《圣经》中的一句名言"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正因为整个民族的血液中,流淌着崇尚阅读的基因,所以,不管身居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犹太人的阅读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平均每人每年阅读的书籍达6 4本.读书对人生大有裨益,犹太人坚持不懈学习的优良传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犹太民族不仅涌现出许多的科学家、思想家,而且拥有亿万家财的富贾巨商也居于世界各民族之首. 从犹太人的传统反观我国国人的阅读现状,国人现在的低阅读率与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极不相称,与高速经济增长率更是形成巨大的反差.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阅读抽样调查显示,中国人均读书、读报、读杂志的时间在减少,远远低于韩国、日本、法国、俄罗斯,与犹太人相比更是相去甚远.受这种阅读氛围影响,我国青少年的阅读状况更是令人担扰,在校的青少年学生功利性的阅读倾向十分明显,一旦阶段性的目的达到了,阅读的事便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相似文献   

6.
回望我国三十多年的流行阅读史,我们发现,国人的文化轨迹是通过流行阅读辐射出来的.流行阅读从一元走向多元,从整齐划一走向庞杂多向,从深层聚合走向表层发散.简言之,三十多年的阅读完成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精神”阅读,到20世纪90年代“物质”阅读,再到新世纪以来“个体”阅读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阅读改变人生 --"读吧!新加坡"活动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为培养国人阅读风气,2005年首次举办了“读吧!新加坡”活动,多方面鼓励国人多看书,享受阅读乐趣。这一活动在如何将阅读指导纳入图书馆的深层次服务范围。推动全民阅读、构建阅读社会方面。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鉴于阅读现状,社会上有一种呼声,强调读书要远离平庸,提倡阅读经典.其因有二 :一是图书品种繁多,良莠不齐,人生而有涯,学而无涯,要注意提高阅读质量 ;二则无论高层还是有识之士,无不忧心互联网时代的浅阅读、快餐化阅读带来的弊端.对此,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接受腾讯网采访时曾指出 :"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他呼吁青少年学生的阅读要从阅读经典开始,认为这关乎一个民族精神建设的大事.要通过对经典的原汁原味的阅读与理解,国人从中了解人类文明与智慧的优秀成果,体味人类文化与文学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鉴于阅读现状,社会上有一种呼声,强调读书要远离平庸,提倡阅读经典.其因有二 :一是图书品种繁多,良莠不齐,人生而有涯,学而无涯,要注意提高阅读质量 ;二则无论高层还是有识之士,无不忧心互联网时代的浅阅读、快餐化阅读带来的弊端.对此,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接受腾讯网采访时曾指出 :"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他呼吁青少年学生的阅读要从阅读经典开始,认为这关乎一个民族精神建设的大事.要通过对经典的原汁原味的阅读与理解,国人从中了解人类文明与智慧的优秀成果,体味人类文化与文学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0.
在2006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中国出版科研所的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相对两年前的同一内容调查,中国国民的阅读指数再次走低,而且有近半国人基本不读书.这对于一直强调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尴尬.  相似文献   

11.
主题1文化民生 今年的两会,对文化民生的关注成为一大亮点.来自新闻出版、教育、文艺等领域的代表委员就文化民生提交提案议案,献言建策. 关键词:全民阅读 阅读与人类文明紧密相连,事关积累、传播和创造;阅读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事关认同、传承与创新.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政府主导推动全民阅读战略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全民阅读应该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2.
文章有感于国人阅读率持续走低的现象,研究了图书馆如何致力于推广阅读工作,阐述了多种推广阅读的方法和措施,探讨了推广阅读更广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书业内外     
国庆长假懒读书,合理安排阅读时光据新华网报道:国庆长假懒读书,正在成为国人阅读现状的一个缩影。长假为何容不下阅读时光?社会学专家指出,随着社会  相似文献   

14.
贾登红 《编辑之友》2021,(7):106-112
旧书生意是图书出版产业的一种再造与延伸,不同于新书的出版、售卖与流通,旧书从销售者、购买者到交易网络自成体系、不绝如缕,是近代中国书籍出版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人填补知识、消闲阅读、收藏品鉴的重要媒介.立足于知识社会史视角可以发现,旧书的生意不仅催生与形成了旧书市场,推动了旧书的交易与流动,而且通过再流通与再阅读,塑造了近代中国的知识传播与书籍社会史.  相似文献   

15.
全民阅读活动的背景、特色与推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倡导和推进全民阅读是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我国全民阅读的兴起不仅受到国际阅读浪潮的影响,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客观现实需求.国家战略性、社会协作性、丰富多样性、群体关怀性、技术变革性是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特征.政府部门、专业机构、民间组织等都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全民阅读的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委婉小议     
有幸出了趟国,感受良多.其中一点至细至微可又挥之不去,那就是外国人在公共场合说话的嗓门,一般似乎要比国人细一些,声音轻一些.这又恰与平日阅读外电的感觉有相通之处,只是由声音转化为文字,那感觉不叫轻柔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终端设备的多样化,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逐渐从传统单一的纸质媒体阅读,向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等数字阅读方式转变.人们在电脑上看电子书,手持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在地铁、公交车上进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数字阅读以其存储海量、搜索便捷、传输快速、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环保低碳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然而,数字阅读真的能够让人们实现随时随地任何终端的阅读吗?@@数字阅读市场空间巨大 各类企业机构纷纷试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数字阅读在持续升温,数字阅读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得到国人的接受.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国家重视政府倡导、图书馆学会行动和科研人员关注三个层面对全民阅读与阅读推广热问题加以研究,分析了全民阅读与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和研究必然聚焦成为热点并持续升温,有其政府大力倡导与多举措推动的大背景,和来自中国图书馆学会与阅读推广委员会的直接推动,以及升温全民阅读与阅读推广不可或缺的学术理论研究.以此透视这一方面研究的新动向,为全民阅读与阅读推广活动的广泛开展与相关研究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些许参考.参考文献21.  相似文献   

19.
全民阅读与出版业密切相关,全民阅读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整体提升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正因为如此,2016年初,在社会各界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反复酝酿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起草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 (征求意见稿).这一条例在进一步修订完善后如果得以批准实施,必将对我国全民阅读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促进全民阅读的进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阅读推广理念,形成了许多深邃的社会文化共识,包括“全民阅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全民阅读要继承和弘扬优秀阅读文化”、“全民阅读要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要承担全民阅读的促进与保障责任”、“多元力量参与推进全民阅读”、“满足人们不同的阅读需求”、“构建全民阅读保障体系”、“全民阅读需要立法保障”等.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