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3 毫秒
1.
网络写作特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特网的介入引发了写作形式和写作内容的变革,这种变革使得网络写作的特性与以往大不相同。写作形式的不同,导致了网络写作的写作元素、写作工具等方面的变化;传通过的判别,导致了网络写作的快餐化、国际化、共享性等特性的形成;传受角色的变化,则使得网络写作具有了全民化、匿名性、交互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2.
信息网络对青少年产生多种负面效应:信息超载引发“信息综合症”,信息垃圾引发道德问题,网络沉溺引发人格障碍,眷机情结引发认知惰怠。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教育干预策略:通过各种手段对泥沙俱下的信息流进行正本清源;正确认识和运用信息网络;加强对青少年的信息教育,提高他们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所谓网络异常是指网络运行偏离正常状态的情况。导致网络异常的原因很多,包括:1.网络攻击,如DDoS攻击、端口查看等;2.导致数据量模式改变的网络病毒,如蠕虫等;3.网络的使用问题,如大量的P2P应用模式对网络流量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由于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而引发的五个新问题、新矛盾;研究探讨了建立网络道德的指导思想、道德标准和法律规定;并对网络行为的监督机制、管理组织建立及国际合作提出了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社交安全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新的网络时空里,网络社交成为大学生日益喜爱的新型社交方式。网络是一柄锐利的双刃剑。一方面,它的发展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网络社交安全产生巨大冲击。由此,网络社交安全教育成为新世纪教育中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目前,网络社交常见的安全问题有:网络聊天引发的安全问题,沉迷上网导致的网络成癌综合症,交友轻率误入网恋陷阱。可见,网络社交安全问题严重地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秩序及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对此,本文提出了自律性和防范性相结合的网络社交安全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因网络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阐述,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社会问题包括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发心理障碍、失去自控而导致网络犯罪等方面.同时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成因从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心理学角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网络道德失范与网络伦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在为社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造成了某些负面和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了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网络道德失范主要基于弱化的"自律道德"和难以形成"他律道德".网民行为必须有所规范,必须遵循"网络道德原则".网络行为的特殊性及由此所引发的伦理问题,要求一种全新的网络伦理学加以甄别和解决.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但立法的滞后导致网络纠纷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本文试从网络虚拟财产引发的法律问题谈起,分析了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最后提出对建立虚拟财产和虚拟财产交易制度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但与此同时,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使得许多学生忽视网络文明从而导致网络道德失范,甚至引发犯罪。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如何切实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防止网络道德失范,已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经济的全球化引发对文化传统的反思,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是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网络的虚拟性背离了民族魂的核心——真、善、美、诚信;浮躁心理引发道德信仰的危机;追逐时尚使传统价值观变成商品而被贬值;数字化推进着传统技艺的匮竭。文化传统的缺失正在动摇着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1.
娜仁  杨成 《现代教育技术》2005,15(1):21-23,27
网络教学是一种时新的教学形式,发展势头迅猛。但由于其自身的特征,导致教学交互成为制约教学质量的瓶颈,因此引发了对网络教学交互的研究。本文基于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提出了网络教学的交互要素、交互形式、交互模式,旨在更好地研究网络教学,提高教学绩效。  相似文献   

12.
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得到普遍的运用,网络已成为大众生活的必需品。网络既能促进社会内部关系和谐与发展,又会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具有正负效应。网络身份的隐匿性有利于充分表达自我,网络交往的平等性有利于扩大民主交流,网络通联的便捷性有利于无障碍交往。然而,网络身份的隐匿性容易导致不健康情绪或行为泛滥,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可能造成失密或安全缺失,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容易导致不良思想的蔓延。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网上舆情,及时消除不和谐因素,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建立和谐专题网站,采取生动活泼方式,增强宣传和谐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新生对新环境感到陌生,彷徨甚至是无所适从,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从而更容易受到网络的诱惑而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最终导致退学等严重后果。本文就分析大学新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加强人学以适应教育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网络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健康人格的负面影响及过度迷恋网络易导致“因特网综合症”等现象,提出了加强网络法规教育和网络伦理教育,引导青少年确立正确的网络伦理和法律意识;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时代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树立积极、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引导青少年正确辨剐不良信息与合理利用网络等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既是大学生的自由地,又是大学生的成长地。但是,作为一种虚拟世界,网络遵循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基本规则,网络成了大学生的温柔陷阱;它引发了大学生的情感迷失症、道德失范症和安全淡漠感。因此,从混乱的网络世界中寻找新的秩序将是大学生新的发展起点。  相似文献   

16.
博事记     
首个计算机对联系统问世;王小丫身体透支比较严重;法国气象学家开飞机带黑雁孤儿学飞翔;换手刷牙、闭眼洗澡等运动可提高智商;《福娃奥运漫游记》举办创意高峰论坛;自然灾害引发安全事故导致学生伤亡学校领导要负责。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和用户的网络信息需求令人们思考网络信息资源编目问题。尽管网络信息不同于物理形态信息资源的特点导致其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难于著录,但运用MARC格式、DC元数据和CORC系统进行网络信息资源编目的成功实践证明了网络信息资源编目的可行性。现阶段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编目应从基于读者需求确定网络信息编目的对象;创建统一的元数据格式;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合作编目系统等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主要有 :弱化道德意识 ,引发对现实的信任危机 ,并易形成双重人格 ,网上异性交往产生情感问题 ,易导致对文化价值观的迷失。制定法规政法 ,创造良好网上环境 ,充分利用民族文化 ,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积极培养网络道德素质 ,是目前预防网络负面影响的良好对策。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由网络舆论引发的政府形象危机屡见不鲜,政府和政府官员的自利性对公共性的背离、信息技术沟通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电子政府系统的不健全、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的不足导致政府网络舆论调控失当。目前政府网络舆论调控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公开滞后、政府责任不明、媒体联动不足。政府坚持及时沟通、承担责任、系统运行的网络舆论调控原则才能不断提高网络舆论调控水平,有效化解政府形象危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网络热词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语音层面,以谐音法构成的网络热词影响英语发音;词义层面,以旧词新义法构成的网络热词干扰词汇的理解与记忆;句法层面,具有多重衍变含义的网络热词阻碍语法的掌握;语篇层面,网络热词的非正式性与口语化导致文章杂乱无章。针对网络热词的这些石化现象,本文从学习者主体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教师、学校、家庭)两个层面为英语教学提供可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