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是我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通过对福建和台湾两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闽台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发展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闽台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发展还处于创新要素结合的初级阶段,需要建立涵盖实施主体模块、结构模块、要素支撑模块于一体的协同创新系统,完善包括市场动力机制、区域协调机制、互动学习机制、约束保障机制在内的协同创新系统运行机制,提升闽台集成电路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比较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创新要素和创新环境,在此基础上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产业协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北京产业协同创新整体能力强,天津产业升级方面能力较强,河北总体效果较差。因此,三地应走"强点、集群、组链、结网成系统"的产业协同创新路径,加快三地协同创新的关键载体建设,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并行等以推进产业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2—2022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考察营商环境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首先,通过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和熵值法分别对区域协同创新和营商环境进行测度;其次,采用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营商环境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营商环境能显著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在更换解释变量的衡量方式、替换解释变量和增加控制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营商环境各要素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即创新环境、市场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对区域协同创新的提升效应相较于金融环境和人力环境更强。研究结论为依托制度环境推动区域创新合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国家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贯穿经济战略与政策始终,推动区域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组织的代表.区域产业集群产业要素的集聚、集约、创新与专业化,是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结果,要求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的高等职业院校资源也要走协同创新之路,集聚、集约,创新服务方式与组织模式.区域高职院校专业集群的建设是高职教育组织模式的战略创新,必须从专业集群建设的理念创新开始,全面推进区域高职专业集群贴近产业集群服务的体制机制与模式的战略创新.  相似文献   

5.
创新人才缺乏是我国协同创新的瓶颈性问题,为此我们要通过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中培养创新人才,并最终推进协同创新。创新人才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区域创新、国防创新、服务创新的主体,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应该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国家的创新体系。为此,要重视基础研究,大幅度地增加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投入;改革高校学科的结构、形态、组织方式,培养科研创新人才;改革体制,促进科研和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快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进行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探索,在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创造力方面取得了成绩.然而,从目前协同创新的范围、深度、有效性来看,部分高校协同创新工作暴露出动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就高校协同创新动力要素进行了分析.首先对高校协同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理论溯源,然后主要从协同创新系统的动力要素方面入手,对我国部分高校协同创新现状做出分析,并借鉴国外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提出了让学院协同创新工作保持活力的思路:一是资源整合,促进人才的跨学科培养和联合培养.二是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校协同创新是当下高等教育领域最为引人瞩目的改革之一。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协同创新是其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专业建设为依托开展协同创新工作是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结合实际进行了基于区域产业视阈的协同创新路径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区域产业分析明确了协同创新的目标,探索了校企合作育人新机制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8.
协同创新是区域提升竞争力、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构筑政产学研多方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协同创新机制,关系到区域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发展。因此,必须把协同创新的发展机制作为重点任务进行突破,在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对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发展机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欠发达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在深化校企合作、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创新环境不佳、协同意识不强、管理机制不畅、创新要素不足等问题,需要从平台构建、经费投入、集约管理、动力激励、风险分散等方面健全职业教育联盟功能和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探究协同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序参量、控制参量和自组织演化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高校协同创新系统是不同创新子系统和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为序参量的有序集合,其中,非线性作用是高校协同创新系统要素耦合的根本动力,随机涨落是高校协同创新系统的基本效应。  相似文献   

11.
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当前,国家正在高等学校大力推进旨在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2011协同创新计划”。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的协同创新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协同创新工作的成效。因此,深入剖析当前高校协同创新3-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的对策与途径已经成为推进该项工作深入开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社会创业因其低风险和高成功率,逐渐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首选。在协同创新的大背景引领下,高职院校构建社会创业教育体系,应贯彻创业教育主体多元化、打破壁垒并消除障碍、注重顶层设计与统筹和实践教学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在创建多元化教师队伍、构建社会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建设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创业经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总结了国内创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国际经验谈了几点思考,认为发展创业教育是发展创业经济的关键环节,全社会应重视创业教育,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营造适宜创业的社会氛围和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环境,加快体制改革的创新步伐,促进创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同心圆"的管理模式,发挥科技创新、临床转化的能力。医学遗传学是与医学有密切关系的一门学科,在临床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该文作者结合其所在学校医学遗传学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初步构建了医学遗传学理论与实践、临床、科研有机地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该文旨在论证,在国家日益重视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大背景下,实现全员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诉求。要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开展社会实践,需要守正创新,运用协同创新思维方法,达成在建构社会实践体系在学校统筹、三方联动、多管齐下等价值共识。同时,探索建构实现三方联动的"1+3+N"模式的协同创新体系,在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思政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需要树立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和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人施教的教学观。只有进行全方位配套改革,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在剖析彼得.葛鲁尔提出的协同创新网络五个维度基因密码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本身和适应性两个角度解析了"学习型网络"、"伦理准则"、"自组织"、"知识的可获得性"及"内部忠诚与透明"五个维度基因密码,最后基于五维基因密码逻辑关系的立体解析为我国现阶段建设协同创新网络提出了构造跨区域跨阶层的开放式学习型网络、营造高伦理低代价的社会环境、鼓励发挥自组织的内在功能、创造全向度的知识获得机制以及构建忠诚透明的个人与组织互动关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创新文化支撑。本文分析了创新文化的内涵、构成及其对自主创新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从培植创新基因、培育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性心理、更新创新观念、创建文化组织环境等方面来构建和完善创新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目前国内创新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入手,揭示创新思维培养面临的认识困境,从思维科学的高度指出减轻学生负担才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是近些年来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热门话语。然而,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创新"话语,有许多值得澄清的地方。在现实中人们对于创新教育的理解存在一些偏颇,而这主要与对创造性的理解存在片面和简单化倾向有关。关于教育创新、教育改革和教育革命,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不要人为的教育革命,少一些哗众取宠的教育改革,多一些踏踏实实的教育创新。在推进教育创新,开展创新教育时,以下三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别值得关注: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批判性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