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楚雨含情皆有托──李商隐《无题》诗新解任克华李商隐一生写了六百多首诗,《无题》诗尤其受到人们的称赞,代表了他最高的艺术成就和风格。标目“无题”或用篇首二字标题的诗,如《锦瑟》、《碧城》等,也用无题诗一类。以上此类的诗凡七十余首。这些大都用博丽精妙的语...  相似文献   

2.
张冬香 《成才之路》2009,(17):39-40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他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堪称典型,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困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下面这首《无题》,大家就是把它视为抒写爱情的名作去欣赏的:  相似文献   

3.
诗歌命题的一种新创造─—论李商隐《无题》诗的产生及其历史价值李一飞李商隐的《无题》诗,包括以“无题”为题和取诗中二字作标题的,共约六十首,在其近六百诗中,不过十分之一。可是它们引起后人重视的程度,却远远超过了它在李诗中所占的份额,在我国诗歌史上成为一...  相似文献   

4.
<正>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历来诗评家众说纷坛。或说是政治寄托,或指为爱情抒怀,近年又有人建议以“泛论”研究无题诗。这些争论的产生,是因为无题诗多方面、多层次地反映了作者的心绪。本文拟对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的心绪描写作些初步探讨。 “心绪”,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自然、社会、个人生涯等因素的长期作用而产生的延续心境。是人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的信息在意识中的能动反映。“心绪”一词较早见于杜诗。杜甫的《前出塞》诗中:“磨刀鸣咽水,水赤刃伤手。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就是指的这个意义上的心绪。可以说,诗人们用诗歌抒情时,表达出的诗意就已包含自己的某种心绪。李商隐这首《无题》诗的心绪描写的主要特点,在于他把心绪描写作为诗的出发点,把表现心绪作为诗境的最高目标,一切都笼罩于心绪之下。诗歌言有尽意无穷的特点,使其成为心绪描写较好的表现方式。李商隐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他最大限度地运用诗歌的这一特点,写出了自己复杂的心绪。  相似文献   

5.
李商隐以《圣女祠》为题写过三首诗,有两首都叫《圣女祠》,一首叫《重过圣女祠》。这三首诗虽然都有题目,实际上也属于《无题》诗之类。对这三首诗的解释,同其他《无题》诗一样,向来也是聚讼纷纭的。张采田主张“全以圣女自慨已之见摈于令狐”,冯浩主张其中两首是自伤政治上的遭遇。时人解诗亦多因承其说。冯、张辈的解释是否妥当,似仍有论证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聊斋志异》中的爱情传奇故事,在体裁上继承了唐代爱情传奇的传记体特征;在情节创作方面达到了比唐传奇故事更加曲折离奇、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在诗笔的运用上更加灵活自如、恰到好处。不仅是艺术手法上的升华,在具体故事题材上,《聊斋志异》中的爱情传奇也多折射出唐传奇爱情故事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徐雷 《成才之路》2013,(29):69-69
多年前读唐人李商隐的《无题》,不觉心驰神伤。 李商隐作诗五百五十首,以爱情诗成就最高,其中尤以《无题》这首诗最为魅力四射,它描写的爱情深远绵长,风格绚丽,历代传诵不衰,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对爱情的向往和坚守的依据。其余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也一样都美不胜收。辛文房曾评日:“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瑰妍。”  相似文献   

8.
“唐传奇”之名 ,论者多以为由晚唐裴钅刑《传奇》而来。事实上 ,最先使用“传奇”之名者 ,应为中唐元稹。在整个唐代 ,“传奇”尚是指称具体作品的专名 ,不是唐人文言短篇小说的概称。用“传奇”作为小说体裁 ,始见于南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序》。用“传奇”概称唐代文言短篇小说 ,始见于元代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三十八《写韵轩记》。其后 ,经元代陶宗仪、明朝臧懋循、胡应鳞等人的敷演挥发 ,“传奇”之名乃大行于世。 2 0世纪 2 0年代 ,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认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 ,“论者每訾其卑下 ,贬之曰‘传奇’。”从此 ,“传奇”作为小说体裁的类名即成定论  相似文献   

9.
晚唐诗人韩握,八岁能诗。他的父亲韩瞻,与李商隐是同年进士,又是连襟。公元851年,李商隐赴梓州为节度书记时,韩握随其父前往送行。他即席作了一首诗送李商隐,这首诗写得不错,在坐的宾客都很吃惊。李商隐也很赏识这首诗,五年之后,还经常追吟诗中“连宵侍坐俳徊久”之句,认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文《鹦鹉传奇》渊源于印度《鹦鹉故事七十则》,其间虽然经过多次翻译、转译和编译,甚至经过多次改动和替换,已经同原作有了很大的区别,但依然保持了与原作的联系,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所谓“同”,有时只是母题相同,在具体故事里却有不同的情节发挥.  相似文献   

11.
李商隐悼亡诗叙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悼亡诗史的背景下,阐述李商隐悼亡诗的独特价值。李商隐的人生际遇、个人气质与其悼亡诗有密切关系,而“生为死祭”的凭吊与生言死事的语言确实是人生哲学和处世姿态的体现。本文试就李商隐际遇、气质与他悼亡诗的关系,以及诗中深沉的身世之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作为明代"后七子"派复古运动的领袖和文坛主盟,李攀龙身后毁誉参半,攻讦不休。其诗歌的突出弊端在于乐府诗的剿袭与剽窃,然而瑕不掩瑜,其七律七绝可谓高华矜贵,直接盛唐,呈现出雄浑峻洁,风神高迈、深远高华,风骨内含、语近情深,沉著意真、拟议变化,出神入化的鲜明特征,也带有格调辞意,不胜重复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在李商隐的作品中,最为人传诵、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爱情诗。这些诗和当时一些格调低下的艳情诗不同,写得形象美丽,蕴藉含蓄,富有朦胧美。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明代"弘正四杰"中,对边贡与徐祯卿地位的高低,颇存争议,但边贡律诗尤其是五言诗的成就,却是有目共睹的,实无愧于其他三家。边贡五律,呈现出飘逸俊秀、平淡和粹、感情真挚深婉的风格特征;其怀古七律精深沉稳,意蕴深含,于沉稳处见流利。不足之处则是"气格少让"、"边幅较狭"。  相似文献   

15.
元好问论诗推崇"中州英雄气",追慕韩诗雄健高古的风格。其五古、七古多追摹韩愈,并善于烹炼百家,能融汇李白、杜甫、苏轼等人的优长于一炉,形成他清雄顿挫、奇崛而不雕镂、巧缛而去绮靡的诗歌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繁花似锦的盛唐,王昌龄是一位相当有特色和成就的诗人,尤以其七言绝句艺术精湛而得名,与李白并称为“七绝圣手”。本文从王昌龄诗歌中爱国、闺怨、送别赠答三类题材作品,对其七绝的艺术特色进行解析。从一个特别的面来再次审视诗人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7.
蔡琰现存的五言体《悲愤诗》等诗作,学术界或认为其全部为伪,或认为其部分为伪,说法种种。文章着眼于文献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重新讨论与考察,认为持各种伪作说者的理由,都无法证实蔡琰五言体《悲愤诗》等为伪作。因而认为,现存的蔡琰诗歌,均非后人所作伪。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他的无题诗在文学史上影响很大。李商隐的无题诗具有独特的情感品质,此类诗中所流露的“温柔敦厚”的心性和“忠爱缠绵”的情感态度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赵翼在《陔馀丛考》中有关六言诗的评价可谓触及六言诗发展的实质问题。本文通过解读赵翼关于六言诗的一些观点。例如,赵翼认为六言诗的起源不始于谷永,偏爱王维的六言绝句,并认为六言诗没能兴盛是因为“其虽工但非天地自然之音节”,结合赵翼的诗学理论,客观分析上述观点。与此同时。试对六言诗的发展和最终没能繁荣的原因做一个粗浅探究。  相似文献   

20.
《华兹华斯诗选》收录了英国浪漫派湖畔诗人华兹华斯108首诗歌,其中无题诗有29首,达到总数的1/4以上。无题诗名曰"无题",实则较某些"有题"诗蕴含了更深刻的主题。华兹华斯"鸽舍时代"的经典无题诗《无题·虹》的主题由"讴歌童心"与"赞美自然"两条线索交织而成,可以概括为永生的信息存在于童心与自然之中。"讴歌童心"源自《致蝴蝶》、《麻雀窝》;"赞美自然"源自《廷腾寺》、《水仙》等诗作。从虹与童心、虹与自然以及虹与永生多维度解析《无题·虹》的主题,以期为华兹华斯系列无题诗的解析拓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