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果胶和壳聚糖在适当的体系下能复合成聚电介质复合物PEC,并采用Fe3O4修饰制备了一种吸附剂-Fe3O4-PEC复合磁性微球,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差热分析对其进行表征.探究了以下四种因素对Fe3O4-PEC复合磁性微球吸附溶液中Cu^2+量的影响: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Cu^2+的浓度和溶液的pH.结果表明,PEC复合磁性微球的有效吸附时间为1.5h;考虑到单位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响,PEC复合磁性微球的最佳用量为50mg;铜离子的最佳初始浓度为100μg/mL;溶液的pH在5.72左右时,吸附量最佳,达到20.33mg/g。  相似文献   

2.
通过驯化培养从受Pb2+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在含Pb2+浓度为300 mg.L-1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耐Pb2+细菌菌株(B19),对该菌株吸附Pb2+能力及影响吸附Pb2+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菌株对Pb2+的吸附速率较快,在5 min内,培养液中Pb2+去除率达到76.4%,在30 min达到吸附平衡.pH、培养基、菌量、Pb2+初始质量浓度对去除率有显著影响.在吸附时间为30 min,吸附温度为30℃,菌龄为3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pH5.5,Pb2+质量浓度85 mg.L-1,菌量6 g.L-1时,其对Pb2+去除率可达92.6%.  相似文献   

3.
竹炭-有机复合吸附剂对Cu~(2+)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竹炭及其改性体粒径、用量、吸附时间、温度及铜离子(Cu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u2+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及其改性体对Cu2+吸附率随粒径减小而增大,用量增加而增大;Cu2+初始浓度增大,吸附率减小;对Cu2+吸附平衡约2h;最佳吸附温度为20—40℃,pH为3—4。改性体2效果最佳,30—50目粒径时去除率达99%以上,当溶液浓度为1.26g/L时,其比吸附量最大,为95.8mg/g。  相似文献   

4.
《宜宾学院学报》2016,(12):103-107
用硝酸锌和氨水为原料,以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经四甲氧基硅烷表面改性后,加入1%壳聚糖溶液中,制得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复合膜(ZnO-CTF),采用XRD、SEM、FT-IR和TG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nO为六方晶体结构,平均粒度为34nm,表面积大,达到纳米级别;改性后的氧化锌晶型不变,衍射峰变窄,衍射强度变强,分散性良好.改性ZnO的最佳添加量为0.15 g时成膜性能好,对甲基橙的吸附率可达90.9%,与纯壳聚糖膜(CTF)吸附甲基橙相比较,ZnO-CTF的吸附性能更好,吸附率是CTF的3倍.ZnO与壳聚糖在ZnO-CTF对甲基橙的吸附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将壳聚糖作为功能载体,苯胺为模板分子,交联剂选用环氧氯丙烷,液体石蜡用作分散介质,吐温-80用作乳化剂,利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苯胺壳聚糖印迹微球.印迹微球粒径分布均匀,为50-80μm.采用正交试验对印迹微球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乙酸浓度为1%(v/v),环氧氯丙烷用量2.5ml,转速为1100r/min,模板分子苯胺用量为3ml的条件下合成的印迹微球对苯胺吸附量为8.87mmol/g,非印迹微球对苯胺的吸附量为2.13mmol/g.红外测试证实了环氧氯丙烷参与了交联反应且模板分子苯胺被印迹在微球上.考察了苯胺印迹微球的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Scatchard分析得到一线性方程,说明合成的印迹微球表面具有选择性的吸附位点,最大表观吸附量11.43mmol/g.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沧州地区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分公司附近的土壤中接种培养、驯化的细菌(简称优势菌)对Pb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50 min,pH=6.0,铅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25 mg/L,菌的质量浓度为2 g/L(湿重)时,铅离子的吸附率可达94.1%;当Pb2+的质量浓度为250 mg/L时,吸附量可达71.4 mg/g。其模型符合Langmuir和Freu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7.
以甲醛作为交联剂,通过悬浮交联法制备出单分散性壳聚糖微球。利用空壳状壳聚糖微球具有比表面大的特点,结合其表面氨基易于配位的特点,通过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其吸附Pb^2+的前后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吸附Pb^2+的初步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了Pb^2+初始浓度,pH值,壳聚糖用量,时间对饱和吸附量影响。实验发现在室温下,pH=4.8时,此时吸附容量约为283 mg(Pb^2+)/g(CS)。吸附达到平衡大约需要45min。结果表明:此微球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且平衡时间快,是一类很值得开发的新型吸附分离材料。  相似文献   

8.
以甲醛作为交联剂,通过悬浮交联法制备出单分散性壳聚糖微球。利用空壳状壳聚糖微球具有比表面大的特点,结合其表面氨基易于配位的特点,通过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其吸附Pb^2+的前后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吸附Pb^2+的初步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了Pb^2+初始浓度,pH值,壳聚糖用量,时间对饱和吸附量影响。实验发现在室温下,pH=4.8时,此时吸附容量约为283 mg(Pb^2+)/g(CS)。吸附达到平衡大约需要45min。结果表明:此微球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且平衡时间快,是一类很值得开发的新型吸附分离材料。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省清流县的天然软锰矿经草酸法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的改性锰矿对水中Zn2+离子的吸附能力.实验表明,改性条件为:革酸用量2.0 mmol·g-1(锰矿粉)、高锰酸钾用量1.5 mmol·g+1(锰矿粉)、硫酸浓度1 mol·L-1,室温反应45min后,改性的软锰矿在25℃,溶液pH=5.0,吸附时间40min,对Zn2+饱和吸附量迭63mg·g-1(锰矿粉).而天然软锰矿在相同条件下对Zn2+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只有12mg·g-1(锰矿粉).表明经本实验条件得到的改性锰矿对Zn2+离子的吸附能力比天然锰矿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农作物废料玉米芯为原材料,以磷酸改性,利用改性的玉米芯吸附水中重金属Pb2+和Cu2+,并利用SEM、XRD和FT-IR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碳材料表面含有—OH和-COOH官能团,碳材料中主要含有无定形碳.对重金属Pb2+和Cu2+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18.24 mg/g和9.06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