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中世纪大学的起源、教学及其功能特征,比较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的异同,并从大学的性质和内涵、结构与职能等方面,分析大学在其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异.  相似文献   

2.
大学从来都是社会建构的 ,社会塑造了大学。大学的理想、使命、功能、体制、课程与教学模式等无一不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社会的建构机制使大学的发展具有一种特定的“自然”界标 ,形成了明显的代际差异。简言之 ,自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 ,大学教育范式随着人类社会性质、形态的变更以及人类文化范式的变革 ,已明显地走过了两大历史发展阶段 ,从而形成了“界标”鲜明、与特定时代及社会相“对称”的两代大学 ,即传统的第一代大学、现代的第二代大学。第一代大学主要是指以中世纪大学为典范的传统大学。它主要是适应行会、教会、寺院的发…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大学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当代大学的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在中世纪大学发展中,权益和权力冲突对中世纪大学产生和发展的催化作用,女性开启了参与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宗教改革运动与中世纪大学的相互作用,这些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世纪大学产生、发展以及向现代大学转变的历史走向,对理解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4.
试论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征与历史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欧的中世纪被历史学家称为“黑暗时代”,然而,正是在这一封闭、落后的时期萌发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娇艳之花——大学。欧洲中世纪大学在教育理念和课程内容等许多方面,继承了古代东西方,特别是古代希腊、罗马及阿拉伯世界的教育遗产,形成了早期大学的特征。这对世界近现代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基本原型的构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试图通过对欧洲中世纪大学特征及其作用的阐述和分析,客观评价早期大学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西欧中世纪大学是现代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雏形,对现代西方国家高等教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西方现代大学的许多特征都源于中世纪大学,如学科分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位制度等都是直接从中世纪大学继承而来的。研究中世纪大学对我们了解西方现代大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把中世纪大学作为现代大学的“原点”,从文化的视角对中世纪大学及其运作进行了分析。基督教文化是贯穿整个中世纪的主线,基督教的影响也贯穿于中世纪大学组织运作的整个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7.
在学术界,中世纪大学及其自治往往被视为大学的典范,这主要源于中世纪大学拥有的社团法人身份、特许状以及特权。但中世纪大学只是中世纪社会环境的产物,社团是中世纪特有的法律形式,其实质是特许法人。中世纪大学的特许状不是近现代意义上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契约,而是身份的认同协议,其权利的实质是特许权。研究中世纪大学,其意义不在于回到中世纪大学,而是为了更加客观而清晰地认识中西方大学的传统,从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8.
西方大学的传统及其对我国大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意义的大学起源于欧洲,是中世纪留给后世最可 称赞的文化遗产,这一遗产历经文艺复兴之后英国大学传统、德国大学传统、美国大学传统和苏联大学传统。20 世纪初期,我国进步的改革家和教育家按照“上法三代、旁采泰西”的思路把西方的现代大学引进中国。在这里,我们简要回顾各种不同的大学传统和独具中国特色的书院传统,及其各自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影响。 中世纪大学传统:世界精神与超国界性 中世纪大学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2 世纪曾依附于寺院和教堂,此后才形成教师与学生组合的学术性的“基尔特”——一种类似于今天行业协…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现代大学是中世纪大学的直系后代,中世纪大学面临的许多问题同样是今日大学所回避不了的。研究中世纪大学的起源、教学及特征,比较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的异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术自由的概念经历过历史的衍变.中世纪大学中的“学术自由”主要是指大学和大学师生作为个体以及由其组成的社团整体所享有的特许权的总和,包括结社自治、罢课、迁徙、教会司法、通行执教资格等.博洛尼亚和巴黎是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策源地,它们获得的特许状(令)是中世纪大学之“学术自由”的例证;中世纪大学教师加兰的约翰留下的信札对理解与阐释中世纪的“学术自由”也有重要的辅助意义.本文通过对官方与私人两类史料进行考查与释读,厘清中世纪大学的“学术自由”与近现代学术自由的分野,剥离教研自由与大学在中世纪起源时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大学章程是表达大学本质的一种大学制度现象,制定和实施新的大学章程,实质上是一场大学制度的变迁过程。基于宏大历史叙事的视角,审视西方大学章程的制度变迁功能,溯源大学章程从中世纪到近现代的历史演变历程,可以把其分为学者组织法人制度的确立、校长权力(自治)制度的演变和大学委员会制度三个变革维度,这三者相互交叉融合,又各有侧重。中世纪早期的大学,学者组织法人制度具有习俗、契约、自洽的功能;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大学,大学校长权力(自治)制度起着法治、约束、强化的作用;现代大学委员会制度则带来了创新、适应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大学章程的源头可追溯到欧洲中世纪,除了学界公认的中世纪欧洲的教权与皇权所颁发的特许状、诏书及谕旨外,中世纪大学诞生前的学者行会章程,作为地方权力当局的自治市颁布的法令,以及大学诞生后其内部的学院、同乡会等组织的章程,都是大学章程的最初源头.从中世纪大学章程最初出现到逐渐实现制度化,这一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学术性因素的动因,即中世纪大学章程的生发逻辑反映了大学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的组织逻辑,即学术本位的逻辑.  相似文献   

13.
中世纪大学称谓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建林 《教育学报》2007,3(6):80-84
中世纪大学的称谓经过了从studium(学校)到studium generale(大学校),最终到universitas(大学)的变迁①。这种称谓的变迁,是中世纪大学机构自然演进的历程,同时也是大学师生积极争取学术自由探究权力的斗争历程。正是大学师生的努力,使得大学能够在中世纪的教会与世俗两大势力之间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真正体现出大学作为一种知识机制本身所蕴含的社会意义。用来泛指大学师生整体的universitas因此成为自由探究知识的大学的最后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制度变迁的视角,主要从大学组织内部运作、大学组织与外界的关系两个方面考察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转型的阶段与过程,对比分析了中世纪大学与现代大学的区别,并在结论部分指出了中世纪大学制度变迁的渐进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西方学术职业的变迁主要经历了中世纪的形成、近代的发展及其现代的转型三个时期。其演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学术职业价值理念,即“以学术为生”和“在学术上追求卓越”,已成为西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的灵魂和指导大学教师建构自身学术职业生涯的根本原则。西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规律性、经验及所面临的挑战,对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教师是大学精神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大学精神对大学教师具有凝聚、激励、导向作用,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大学精神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和困惑。应当将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大学精神构建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大学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教师精神特质是指大学教师群体的内在学术追求和外在社会需要的相互作用下,在大学教师群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应形成并体现出来的独特精神特质.独立、求知、创新和仁爱是大学教师精神特质的基本内核,这四种精神特质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本文对当前大学教师在这四种精神特质上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缺失问题进行了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养成大学教师精神特质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使命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使命就是大学在社会实践中所应担当的责任。大学使命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累积的过程。中世纪大学的使命是传递知识,19世纪大学的使命是科学研究,20世纪大学的使命是直接服务社会,21世纪大学的使命则应是塑造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