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8 毫秒
1.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对科学技术的本质、作用、发展规律和发展途径等都有深刻论述,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科技思想的合理部分,并在许多方面有重要发挥和创新,其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毛泽东科技思想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品质。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他们总是紧跟历史潮流的推进,及时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等观点;列宁、毛泽东初步论证了科学技术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则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就这样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相似文献   

3.
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与科技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宁分析了第二次技术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强调社会主义要建筑在现代科学最新成就的基础上,批判了对待物理学革命的唯心主义。毛泽东分析了在落后的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建国后要求努力改变我国经济、科技落后的状况,就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哲学见解。邓小平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技学说。江泽民认为科技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先进生产力、科学技术放在了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且颇具特色的科技战略思想体系:1.从认识论角度界定科学活动的地位与作用。2.发展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反帝反霸斗争的需要。3.科技工作必须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4.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作为薪中国科技事业的开创者,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和属性、地位和作用、实践主体、发展道路、发展环境等有着深邃的思想。但他对科技的真知灼见并没有很好地付诸于实践,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诸多误区。我国落后的科技文化、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定位、对知识分子性质认识的摇摆不定、毛泽东的知识结构、法制精神的淡薄以及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轻视甚至忽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等,是造成毛泽东科技思想在实践上出现误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科技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囿于历史原因,毛泽东未能将其正确的科技思想全面坚持到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突破陈规,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建立了崭新的科技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特殊的历史环境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并实践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思想,这些思想充满了浓郁的革命年代的历史特征,是中国共产党人早期科学技术观的集中体现。毛泽东的科技思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而且也对中国共产党人以后科技思想和政策的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也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经济迅速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追赶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促进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形成一套完整且颇具特色的科技战略思想体系 :1.从认识论角度界定科学活动的地位与作用。 2 .发展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反帝反霸斗争的需要。 3.科技工作必须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4.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充分考察当代世界科技发展新态势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同时,他在科教兴国的总体战略下,提出了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开发并重、加强科技创新、弘扬科学精神、培养科技人才等一系列推进我国科技进步的具体方针。江泽民同志的这些科技思想是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实现我国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指针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钱学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结构,总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进一步深化了"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的观点。他建议建立科学技术业,并将其作为新产业革命带来的第四产业。同时,他坚持要开展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此外,根据我国科学技术与国防建设的经验,他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工程理论。他在社会主义国家学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钱学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运用矛盾论、实践论、系统论的观点,创造性地建立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它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情况,其内容几乎囊括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全部知识。钱学森实现了从科学认识论向科技认识论的跨越。他创建了交叉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此外,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学: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源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代以来,大学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中作出过重大贡献,通过对劳动力的再生产和再改造来实现对生产力要素的重新组合与转化;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为发展先进生产奠基;创造财富,直接促进生产力发展。构筑良好的内外环境,通过吸收、创新和转化科学技术才能解放和发展大学先进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科技期刊编辑普遍存在知识能力结构与期刊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研究分析了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知识能力,提出了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3个层面的知识能力结构,即:基本知识技能、科学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勇站学科前沿,引领学科发展是编辑具备上述知识能力结构对办出高水平科技期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延伸和细化的体现。纵观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及现状,我国大学科技园呈现出一个大分布、小聚集的发展格局,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良性互动,实现了以点及面的辐射式发展。并以宁波市大学科技园为例,分析了政府、企业与高校三方合作建设过程中仍存在政府主导为主的管理模式,造成了研究成果与实际需要脱节,无法发挥出大学科技园在集群创新方面的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科技园的商业化运行,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发挥产业链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发挥产业集群创新作用,从而实现大学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促进当代中国德育发展最为重要的动力之源。科技不但全面塑造着德育发展的社会背景,而且充当着影响德育走向的关键内生性变量。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基于科技理性的德育主体发展,基于科技价值的德育内容拓展,基于科技功能的德育环境变革。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科技英语的语言风格和句法特点,以及科技英语翻译的目的、特点和技巧.探讨了期刊英文编辑在审编修中应注意的7个问题,具体包括注意中英文差异、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的一致性、科技新词和科技名词英文注释形式、英文参考文献等.最后提出期刊英文编辑要长期不断的学习、积累与实践,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增强英语翻译、审校和修改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钱学森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强调哲学是科学技术部门的最高概括,它指导一切科学研究。科学技术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科学与哲学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通过桥梁(部门哲学)来实现。在科学发展初期,科学的认识由以归纳为主逐渐演变为以探索性的假说-演绎为主。机械论的认识论和还原论的方法论是经典科学研究中的主导观点与方法。经典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逐渐转变为科学技术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9.
The new paradigm for sci-tech innovation accordingly requires the evolution of knowledge valorization mode in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valorization and the literatur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to consider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for knowledge valorization mode as “Knowledge Synergy Innovation”. it argued that the conception and thought could be conducive to constructing synergy innovation mode in the changing times. Hence, it could also be useful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hutter Island” of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develop innovative capability of universities and state industries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20.
文革时期虽然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严格的科技法律秩序被破坏殆尽,但与这一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与科技生活的运作机制及实现科技生成和运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的,并呈现出特殊类型的科技法律秩序。在法律缺失的语境下,文革时期特殊类型的科技法律秩序已成为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历史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