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概念模糊,变形不同解这类错误主要有:(1)对不等式的性质“a>b,且c>0,则ac>bc”“a>b,且c<0,则ac相似文献   

2.
在证明一类分式不小于整式的不等式时,可以在不等式左边加上适当的式子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化去分母,把证明分式不等式转化为证明不含分母的不等式,从而达到简化证明过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文[1]以鲜明的观点阐述了化分式不等式为整式不等式是证明分式不等式的一条重要途径,并举出了若干例子加以说明.同时,文中绝大部分例子证明得都很简洁,但其中的两例用化为整式不等式的方法来处理给人以繁冗之感,本文给出这两例的几个简证.  相似文献   

4.
戴志祥 《数学教学研究》2004,(11):42-42,F003,F004
国内外数学竞赛及各大期刊的“数学问题”中,频繁出现的分式不等式证明问题,可谓千姿百态、精彩纷呈.证明这些分式不等式,虽然证法灵活多变、因题而异,但总以一定的变形为基础,通过变形,沟通与已知不等式之间的联系,使问题获解.可以说,恰到好处的变形是证明分式不等式的关键.为此,本文归纳分式不等式证明的变形策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中介绍了利用“穿针引线”法求一类整式不等式(包括可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的分式不等式)的解集.下面就此方法的来源以及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认识.利用“穿针引线”法解整式不等式非常直观、简捷,它避开了分区间研究的繁琐运算,给学生的学习带  相似文献   

6.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中介绍了利用“穿针引线”法求一类整式不等式(包括可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的分式不等式)的解集。下面就此方法的来源以及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7.
有关分式型的一些问题,如果将分子倒到分母去,化为繁分式后,分子为常数,变动的只是分母了.分式的这种“化繁变形”(化为繁分式)在证明分式不等式中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初中代数第八章“分式”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式的运算工具(有理数和整式的四则运算、因式分解)及一元、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之后展开的。应该说这是巩固、拓展整式运算工具的应用范畴(在分式中的应用)、发展方程与不等式解的一个重要后继站,也是今后学好函数、三角、几何度量等内容的必经之路。为此,在分式的教学中让学生透彻地了解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扎实地掌握有关运  相似文献   

9.
在证明分式不等式的过程中,无论使用什么方法,都是以一定的变形为基础,通过变形,沟通待证不等式与已知不等式之间的联系,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成为证明分式不等式的关键.鉴于此,本文归纳出证明分式不等式的若干变形技巧,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假分式A/B(其中A、B是整式),即A的次数≥B的次数时,我们可用整式除法得到A=BP Q,其中Q的次数低于B的次数或Q=0(此时称A被B整除),所以A/B=BP Q/B=P Q/B(※),即把一个假分式变形为一个整式与真分式的和,变形虽小,但作用蛮大,下面举例说明(※)式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如果一个分式的分子的次数高于或等于分母的次数,那么可以像假分数化为带分数那样,将这个分式化成整式部分与分式部分的和.分式的这种变形,在处理分式的有关问题时,能给问题的解决带来很大的力便.下面具体谈谈这种变形的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解不等式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 解不等式通常是根据不等式的同解原理或函数单调性进行同解变形,例如,把超越不等式同解变形为代数不等式(组),把代数不等式中的无理不等式同解变形为有理不等式,对有理不等式中的分式不等式同解变形为整式不等式,对整式不等式中的高次不等式化成一元一次(二次)不等式(组),对于绝对值不等式变成不含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等等。这些同解变形体现了转化变换的数学思想,并且通过分类讨论、换元、利用单调性等基本数学方法来实现;另外,解不等式也常通过图形背景,利用数形结合实现等价变形。我们可以这样建立解不等式的思想方法系统:解不等式体现了转化变换的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换元、数形结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在求解不等式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个等价变形的问题.而事实上,求解不等式的过程就是一个把不等式由高次等价转化为低次,由带分式、根式、绝对值符号等形式的不等式渐渐等价变形为整式不等式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对变形等价性问题关注太少,所以在具体解决问题时会出现许多漏洞.笔者结合平时教学中的几个案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分式     
学数学总是先学“数”后学“式”,先学“整”后学“分”,先学“正”后学“负”,… .想想 ,这么说还真有点道理 .先易后难 ,螺旋上升嘛 .以前学过分数 ,现在学分式 ;前面研究了整式运算 ,现在来学习分式运算 .只不过层次提高了 ,难度也相应有所增加 .分式学什么 ?怎么学 ?不比不知道 ,但只要与过去学分数与整式运算一类比 ,就会明白了 .要学分式的概念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四则运算 ,以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虽然有这么多新的东西 ,但它是在已学过整式的四则运算 ,多项式因式分解 ,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基础上进行的 …  相似文献   

15.
由基本不等式a~2 b~2≥2ab,得 a~2≥2ab-b~2, 当b>0时,有 a~2/b≥2a-b (*) 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不等式(*)的特点是左边为分式,右边为整式,因此在处理一类分式不等式问题时用途较大,举例如下: 例1 设a,b,c∈R~ ,求证 证明 由不等式(*)可得  相似文献   

16.
用一个新不等式证明一类分式不等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不等式是 :若A∈R ,B、λ∈R ,则A2B ≥ 2λA -λ2 B . ( )证明 因A∈R ,B、λ∈R ,依基本不等式得A2(B) 2 (λB) 2 ≥ 2· AB·λB =2λA ,∴  A2B ≥ 2λA -λ2 B .可以看出 ,新不等式的结构简单、特证明显 .它的左边是一个分式模型 ,右边则是与之相关的一个整式 ,这就是说 ,不等式有把分式转换为整式的功能 ,因而不等式 ( )是证明一类分式不等式的锐利武器 .现举几例说明之 .例 1 设x1 ,x2 ,… ,xn 是正实数 ,求证 :x21 x2 x22x3 … x2 nx1≥x1 x2 … xn.( 1984年全国高中联赛题…  相似文献   

17.
一、怎样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基本性质是分式恒等变形的依据,灵活应用分式基本性质是学好《分式》一章的关键.分式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相类似,即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AAxMAA+M””“BBxM’BB,M这里的字母都表示整式,L中含有字母且B不等于零;M是不等于零的整式.由于M是一个含有字母的整式,而字母的取值是任意的,所以M就有等于零的可能.我们在应用分式基本性质时,重点要考查MU值是否为零,要养成随时注意是在什么条件下应用分贫基本性质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把一个分式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的代数和的变形,通常称为“拆分变形”。拆分变形不仅是解决分式问题的有效方法,而且用来解决某些与整数有关的问题也常能凑效.下面仅以若干数学竞赛题为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材初中数学简介(续二)代数第十章数的开方饶汉昌代数第十章是“数的开方”,在这一章之前,我们是在有理数范围内研究问题;式的运算涉及的是整式和分式,方程和不等式涉及的是方程和一次不等式。而从本章开始,我们将在实数范围内来考虑问题,要研究根式运算、一...  相似文献   

20.
不等式的解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知识,也是每年高考的热点,其核心问题是不等式的同解变形,而不等式同解变形的理论依据是不等式的性质.在不等式的等价转化过程中需要用到诸多的数学思想,适时地渗透这些思想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一、渗透转化、化归思想在分式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无理不等式、指数对数不等式化为同解整式不等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